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
第一章 对虾生物学特点(一稿)
分类地位
1、对虾属: 中国对虾:中国、日本、朝鲜; 日本对虾:日本、中国、朝鲜; 斑节对虾:中国、菲律宾、泰国、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分类地位
墨吉对虾:中国、泰国、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宽沟对虾:泰国、澳大利亚、日本; 印度对虾:印度、菲律宾、南非、 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
分类地位
寺尾对虾:中国; 桃红对虾:美国、墨西哥; 白对虾:美国、墨西哥、厄瓜多尔; 褐对虾:美国、墨西哥、法属波利尼西亚。
行器官,内肢发达;腹部附肢的功能在于游泳, 其内外肢均发达。
头部附肢
1、头部附肢(5对) :
①第一触角。为身体前端的嗅觉器官,由柄
部及两条触角鞭组成。柄部三节,第一节背部凹
分类地位
2、新对虾属: 独角新对虾:中国、东南亚各国; 近缘新对虾:中国、菲律宾;
刀额新对虾:马来西亚、中国、印度、
印度尼西亚;
周氏新对虾:中国;
绿尾新对虾:澳大利亚。
分类地位
3、沼虾属:
罗氏沼虾:中国、美国、东南亚各国;
日本沼虾:中国;
分类地位
4、爬行虾类:
(1)龙虾:
日本龙虾:日本、中国、朝鲜;
欧洲龙虾:法国、荷兰;
美洲龙虾:产量最大
中国5种:脊龙虾、中国龙虾、锦绣龙虾、波纹
龙虾、日本龙虾。
分类地位
4、爬行虾类:
(2)螯虾:
淡水螯虾:300多种,塔斯马尼亚大螯虾(最
大个体3-4kg);中国有四种:东北螯虾、朝鲜螯
虾、许郎螯虾、克氏原螯虾; 海螯虾:美洲龙螯虾、欧洲龙螯虾、挪威海 螯虾等。
3、墨吉对虾: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重要
特征是额角明显隆起,呈三角形。
(二)日本对虾组
包括日本对虾和宽沟对虾,其共性是头胸甲背 面具中央沟,但额角侧沟长达头胸甲后缘。 1.日本对虾:色泽鲜艳,甲壳上布满着棕篮相 间的横条纹,腹肢黄色,尾肢末端呈鲜蓝色和黄色, 十分美丽。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且额角侧沟长达 头胸甲后缘,但额角侧沟略小于额角后脊,雌性个 体纳精囊方形,两侧对称,开口在前端。 2.宽沟对虾: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额角侧沟 伸达头胸甲后缘,然而,额角侧沟较为宽大,等于 或大于额角后脊,雌性个体纳精囊呈椭圆形,中央 纵向开口。
第二节 对虾的形态结构
一、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的形态结构是与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及生
活方式相适应的,不同种类的对虾在形态上略有
差异,这些细微的差异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现
以中国对虾为例加以说明。
一、 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属大型虾类,体长而侧扁,略呈梭状, 腹部发达,适于游泳。成体雌虾大于雄虾,体色 也有所不同,雌虾体长约18-23.5cm,体色灰青;
(1)虾形动物:体修长,腹部发达,分为;
①游泳虾类;②爬行虾类 (2)蟹形动物:多扁平,腹部不发达或退化。
分类地位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 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 目前已发现有28种。
分类地位
养殖 虾类
对虾属
新对虾属
沼虾属
爬行虾类
分类地位
对虾属:额角上、下缘都有齿。 新对虾属:额角上缘有齿、下缘无齿
有感觉和保护功能。
几种对虾的形态区别
(一)中国对虾组 (二)日本对虾组 (三)斑节对虾组
(一)中国对虾组
包括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其共 同的特点是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
1、中国对虾: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额角
后缘消失于头胸甲中部。 2、长毛对虾:头胸甲背面不具中央沟,但额 角未隆起,后缘伸达中部以后才消失,雄性个体 第三额足的指节长于掌节,为它的1.5-2倍。
对虾躯体
2、腹部:
对虾身体的后部为腹部,约为头胸甲长度的 2.5倍,由7节构成,分节很明显,长而发达,最末 一节称尾节,尾节腹面有肛门开口处,除尾节每节 都有一对附肢,为游泳足,第六对腹肢与尾节组成 尾扇。 腹部各体节的背面及两侧均包被一比较坚硬的 甲壳,前一片的后缘均覆盖于后一片之上,相连处 的甲壳薄而软,前后折叠,以便于体节的活动。
对虾躯体
3、附肢:
对虾的附肢共有19对,除最前端体节具一对
复眼,末端尾节无附肢外,每节上有一对附肢:
头部5对、胸部8对、腹部6对。
对虾躯体
各部的附肢均由基肢、内肢和外肢构成,
即基本上为双肢型。
由于各对附肢的着生部位和功能不同,其
形状和构造各异。如口器附肢主要用于抱持和
咀嚼食物,其基肢发达;胸部附肢为捕食及爬
雄虾体长约13-17cm,体色发黄。
对虾的躯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由21
节体节构成,头部6节、胸部8节、腹部7节。
对虾的外部形态
体长:从眼柄基部到尾节末端的长度; 全长:从额角顶端到尾节末端的长度。
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的外部形态
对虾的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 壳),具有保护功能。最外面是一层很薄的蜡质 层,可以防止外界水分的渗入和体内水分的蒸发。 外骨骼向外突出形成体表的棘、刺和刚毛等,具
(三)斑节对虾组
共性是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但额角侧沟未及 头胸甲后缘。 1、斑节对虾: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额角侧沟
在胃上刺下方消失,第五步足不具外肢。
2、短沟对虾:头胸甲背面具中央沟,但额角侧 沟到胃上刺后方才消失,第五步足节、胸部8节,分节不明显,愈合而成
头胸甲 → 额角上、下缘具齿,头胸甲表面又有 若干锐利突起的刺、隆起的脊和凹下的沟等结构, 按其所在的部位而定名,如胃上刺、触角刺、心 肝刺、额角后脊、额胃脊、眼眶触角沟、颈沟和 肝沟等,这些都是对虾重要的分类特征。
对虾躯体
对虾躯体
头胸甲的前端、额角的下方两侧有一对复 眼,半球形,由数个小眼组成,眼柄能自由活 动,有视觉功能,单眼水平视野200度。
对虾躯体
口位于头部腹面的一对大颚之间,前方有 一片中圆形的上唇,后方有两片并列的下唇, 大颚被上、下唇所覆盖。胸部两侧有鳃,着生 于胸部附肢基部及附近的体壁上,由头胸甲两 侧包被而形成鳃腔。
第一章
对虾的生物学特点
内容目录
第一节、对虾的分类地位
第二节、对虾的形态结构
第三节、我国对虾主要养殖种类、分布及特点 第四节、对虾的生活习性
第一节 对虾的分类地位
虾蟹类均为甲壳动物。蟹类是十足目中短尾类 的种类,虾类为多种甲壳动物类群的总称,对人类 经济价值较高的甲壳类大多属于十足目。 十足目从形体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