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处理、喷漆、烘干工艺标准及检验标准》诸城市五环机械有限公司2012-03-01《前处理、喷漆、烘干工艺标准及检验标准》前处理工艺要求:一、脱脂1、工艺条件温度:55℃-65℃时间:3 min—5min游离碱:15点-40点配槽浓度;3%-5%2、操作要求2.1将工件全浸入液面下,不超过30㎝。
2.2自行葫芦式挂具,出现异常时应通知班长,维修好后再使用。
3、调整要求3.1检查槽体、泵、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及时修理好。
3.2上班后二十分钟内测量完槽液的温度及液面高度。
3.3控制槽液温度在工艺范围内,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
3.4控制药液位在距槽体上边缘50cm左右,脱脂Ⅰ液位由脱脂Ⅱ中溶液补充。
3.5每班不定时打捞槽中的各类漂浮物及油污,保持槽液清洁。
3.6定期撇油,每周一次,撇油时,液位到溢流口。
3.7加料,按照《药品加料单》中开的数量,按工艺要求准确地加入每班所需填加的药品,调整好工作液的浓度。
3.8投料前需将水温升至45℃-50℃以后,打开循环,开始投入脱脂剂。
3.9倒槽3.9.1清除淤渣,打捞沉件,清洗干净槽体四周及底部,检查喷管。
体积的水,待温度升至50℃时,在循环下加入投槽所需的药品,最3.9.2加入2/3后补水到规定液位。
3.9.3及时清理槽体上及地面上的残余药品、药品袋。
3.9.4升温至工艺温度,然后保温。
3.10作好各项运行记录,要求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字迹清楚,签名齐全。
3.11保持槽体,四周地面的清洁。
4、自检要求目视,检查除油效果,方法如下:水膜连续法;工件脱脂后,经水洗完毕,水膜连续分布,证明除油好;反之,为不彻底,应重新去油。
5、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二、酸洗1、工艺条件温度:50℃—60℃时间:5 min —10 min酸洗浓度10点—45点配槽浓度硫酸浓度10%—15%2、调整要求2.1检查槽体,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及时修理好。
2.2上班后二十分钟内测量完槽液的温度及液面高度。
2.3控制槽液在工艺范围内,每隔两小时测量一次。
2.4控制液位在距槽沿50㎝左右2.5每班不定时打捞槽中的各类漂浮物及油污,保持槽液清洁。
2.6定期撇油,每周一次。
2.7加料,按照《前泳线药品填加单》中开具的数量准确地加入需补加的药品,调整好工作液的浓度。
2.8控制槽液中Fe3+含量不超过60g/L,否则应予换槽。
注意:加酸时,小心操作,防止飞溅而伤害身体及时清理槽体上及地面上的残酸。
3、倒槽3.1.1检查槽体内表面玻璃钢、加热器,有无破损;若有应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及时修好。
体积的水,然后加入投槽所需的除锈剂,最后补水至距槽体上缘50CM 3.2加入1/3左右。
3.3及时清理槽体及地面上的残酸。
3.4升温至工艺温度,然后保温。
3.5过工件前应初步搅拌槽液,混合均匀。
4、记录4.1作好各项运行记录,要求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字迹清楚,签名齐全。
4.2保持槽体,四周地面的清洁。
5、自检要求5.1目视检查除锈效果,要求除锈彻底露出金属原色,允许出现因材质不同而引起的色泽不均。
5.2工件表面允许留有浮着的锈斑,但经水洗应能彻底地冲洗掉。
5.3无锈工件可不经此工序,直接进入表调工序。
6、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三、中和1、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1minPH值≥10(PH试纸测)配槽浓度:0.5%(纯碱)2、调整要求2.1检查槽体、泵,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及时修好。
2.1.1 检查槽上喷淋喷头,若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2.2上班二十分钟内测量完液面高度,控制在离槽缘50㎝。
2.3每班不定时打捞槽中的各类漂浮物,保持槽液清洁。
3、倒槽3.2加入2/体积的水,打开循环,然后将中和剂(纯碱)慢慢加入槽中,最后3补水至液位,化验PH值。
3.3保持槽体四周清洁。
3.4作好各项运行记录,要求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字迹清楚,签名齐全。
3.5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4、自检要求目视检查工件表面应无返锈,不允许出现两处及两处以上的发蓝、发绿、砝黄等花纹缺陷,不合格件,再返回酸洗工序,重新处理。
四、表调1、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1 min总碱度0.7点—1.5点配槽浓度 0.2%—0.3%表调剂2、调整要求2.1检查槽体,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及时修好。
2.1.1 检查喷淋喷头,若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2.2上班二十分钟内测量完液面高度,控制在离槽缘50㎝。
2.3每班不定时打捞槽中的各类漂浮物,保持槽液清洁。
2.4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3、倒槽3.1清除淤渣,打捞沉件,清洗干净槽体体积的水,打开循环然后将表调剂慢慢加入槽中,最后补水至液位。
3.2加入2/3化验参数。
3.3保持槽体四周清洁。
3.4作好各项运行记录,要求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字迹清楚,签名齐全。
五、中和1、工艺条件温度:(35±3)℃时间:3 min —5 min游离酸:0.9点—1.1点总酸:20点—22点促进剂含量:3点—4点2、调整要求2.1检查槽体、泵,阀门有无泄漏,若有应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及时修好。
2.2上班二十分钟内测量完液面高度及温度。
2.3控制槽液温度在工艺范围内,每两小时测量一次。
2.4控制液位溢流槽上5㎝—10㎝处。
2.5每班不定时打捞槽中的各类漂浮物,保持槽液清洁。
2.6加料2.6.1上班后一个半小时内按《药品填加单》中开具的数量按工艺要求准确的将药品加入,调整好工作液的工艺参数。
2.6.2磷化液的加入必须在循环搅拌下进行,B.C组分需从加药桶中沿循环口缓慢加入,加完B后再加C。
2.6.3加B.C时应先用试纸确认后方可使用。
2.6.4每天不定时除去沉渣器中的沉渣。
2.6.5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3、倒槽除渣3.1将上层清液泵输入备用槽(事先清洗干净)中。
3.2用污水泵清除磷化沉渣,槽体四周的沉渣需用高压水枪冲掉,必要时用工具辅助铲除,清理小件、铁丝等杂物。
3.3在干净的槽体中先加水,盖住两个漏斗后,将磷化液再打入主槽。
3.4根据液位差,计算好药品补加量,补加药品应在循环下进行,先加完A组分,再加B组分最后补水至液位,打开循环一小时后,取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进行微调,直至工艺参数调整到位。
3.5升温;升至工艺温度,然后保温4、记录4.1作好各项运行记录,要求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字迹清楚,签名齐全。
4.2保持槽体,四周地面的清洁。
5、自检要求5.1目视检查磷化膜外观质量,要求磷化膜无返黄。
5.2遇到磷化膜发黄工件,不允许过电泳,再重复酸洗后工序。
电泳工艺要求:1、工艺条件:温度:(25±5)℃时间:3 min —4min电压;120 V —250V电流:0.1 kA —1.5kA槽液:固体份NV :(12±0.5)%PH值: 7.8—8.3电导率: 1500 uS/cm —1800uS/cm颜基比P/B 1∶2—3.5溶剂含量3%-4% @阴极液电导率: 400 uS/cm —800uS/cm阴极液PH值 10.5—13.5超滤液电导率: K≤1500uS/cm超滤液PH值 7.8—8.2滴水电导率: K≤50uS/cm滴水PH值 6.0-8.02、调整要求2.1检查循环、超滤、阴极、制水、冷却系统,所有泵、管道、阀门是否正常进行。
2.2检查槽体有无泄漏。
2.3检查槽液温度。
2.4检查各系统压力表的压力值是否正常。
2.5检查电泳槽液及液面状况。
2.6检查每根阴极管的出水情况。
2.7检查超滤液储槽的进、出水是否正常。
2.8检查超滤器流量及超率是否正常。
2.9检查阴极箱中极液的液位高度及浑浊情况,若出现极液起泡、泄漏,应查出破损的极管,将其循环关闭,待修复好后再使用。
2.10检查电源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冷冻机组是否正常。
2.11检查工作每两小时进行一次,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重大问题报车间。
2.12控制液位在溢溜槽上5㎝—10㎝处。
2.13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3、清洁3.1每班清洁地面卫生一次,每周将泵、管路阀门、整流柜上灰尘擦一遍,保持作业现场干净整洁。
3.2换过滤袋,加漆后应及时将设备及地面上飞溅的漆迹、溶剂等擦干净不许留有油漆污点。
4、调漆每日需补加的电泳漆,溶剂等采用从调漆罐中搅拌均匀后加入,而非直接加入电泳槽中。
4.1开动加漆泵,将电泳槽中槽液打入调漆罐中,液面浸没搅拌叶轮即可。
(若主槽液位低则补充纯水)开动搅拌器。
4.2打开油漆桶盖,将原漆加入调漆罐中,所需溶剂、中和剂也一并加入,与原漆一同搅匀(一般至少搅拌2小时)。
4.3根据加漆量的多少,分批加入工作槽中。
5、阴极液和UF液的排放,及更换过滤袋。
5.1定量排放阴极液,每班化验两次,先测后排,补水到位。
5.2阴极液排放标准为≥800 uS/cm,每次排放1/3 -1 /2。
5.3按工艺要求排放UF液,补水到位,控制主槽液位。
5.4定期更换循环过滤器的过滤袋(压差ΔP≥0.1MPa)。
5.5当超滤器的进口压力由0.4MPa降至0.2MPa,应更换过滤器的过滤袋。
6、UF膜清洗正常情况下,每月清洗一次,清洗用新鲜纯水循环清洗3小时—4小时,膜衰减时,采用UF液加2%,中和剂循环清洗,3小时—4小时,停电时,必须将UF膜清洗出来用纯水浸泡。
7、设备设备操作及维护、保养按《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指导书》进行8、记录8.1作好各项运行记录,要求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字迹清楚,签名齐全8.2保持槽体,四周地面的清洁。
9、倒槽一般应在3-6个月倒一次电泳槽。
9.1用泵将电泳漆倒入已清洗干净的纯水槽中,用泵保持电泳漆24小时循环。
9.2清理槽底沉淀物,及时清洗干净阴极管上的电泳漆,并使阴极管在检修中一直保持湿润。
9.3检查槽体玻璃钢有无破损,有则修之。
9.4拆卸循环管路阀门,检查管道,阀门堵塞情况,并疏通更换密封圈,重新安装好。
9.5检查阴极系统管路及阀门密封情况。
9.6检查泄漏的阴极管。
9.7清理干净阴极系统管上的漆迹与锈迹。
9.8清理干净接线柱,导线上的电泳漆。
9.9更换过滤袋,清洗超滤膜。
9.10拆洗换热器。
9.11各系统设备检修一遍。
9.12所有管路、阀门检修,安装完毕后,进行洗槽,分别用自来水,备用纯水,新鲜纯水,各循环清洗直至清洗槽电导率不大于20 uS/cm为止,同时检查循环系统的运行状况。
9.13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电泳漆的固体份,PH值及电导率在工艺参数内。
9.14清洗纯水槽,注满新鲜合格纯水。
9.15调整工必须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10、技术要求10.1循环过滤器出口压力0.1 MPa —0.4MPa10.2主付槽液位差(0-10)㎝10.3超滤过滤器压力P入。
P出 =2 MPa —3.6 MPa10.4超滤器的进口压力P进=0.2 MPa —0.4MPa出口压力P出=0.1 MPa —0.2MPa10.5注封泵压力 P注=0.3 MPa —0.36 MPa10.6超滤器透过量:4.5L/分—6L/分10.7阴极流量:1500 L/min —1900L/min11、自检要求11.1外观:电泳漆膜光滑平整、无发花、针孔等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