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化学方程式习题

热化学方程式习题

第一编专题二第6讲课时作业1.(2014·海南高考改编)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解析:根据图示,a曲线为没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A说法不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说法不正确;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为E1和E2中的较大值而不是二者之和,D说法不正确。

答案:C2.(2015·上海高考)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H2O+12O2+Q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应不变,错误。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而且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存在平衡转化率的提高与否,错误。

C.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也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而且要注明反应的物质相对应的能量和物质的存在状态,错误。

D.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答案:D3.(2015·海南高考)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kJ·m oI-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 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A.55 kJ B.220 kJC.550 kJ D.1 108 kJ解析:丙烷分子式是C3H8,1 mol 丙烷完全燃烧会产生 4 mol水,则丙烷完全燃烧产生1.8 g水,所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18×4×2 215=55.375(kJ)。

答案:A4.(2015·佛山质检)已知:101 kPa时1 mol辛烷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 5 518 kJ;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 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为57.3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①2C8H18(l)+25O2(g)===16CO2(g)+18H2O(g)ΔH=-11 036 kJ·mol-1②2C8H18(l)+25O2(g)===16CO2(g)+18H2O(l)ΔH=-11 036 kJ·mol-1③H++OH-===H2OΔH=-57.3 kJ·mol-1④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ΔH=-114.6 kg·mol-1 A.①③B.②③C.②④D.只有②解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要注意状态、ΔH单位、符号以及数值是否与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①错在水的状态,应为液态;③错在没有标出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及水的状态,正确的为H+(aq)+OH-(aq)===H2O(l)ΔH=-57.3 kJ·mol-1答案:C5.(2015·正定中学一模)下列化学用语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有()A.H+(aq)+OH-(aq)===H2O(l)ΔH=-a kJ·mol-1,故1 mol Na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为 a kJB.因CuSO4·5H2O(s)===CuSO4(s)+5H2O(l)ΔH=+bkJ·mol-1,故 1 mol CuSO4(s)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b kJC.因氢气的燃烧热为 c kJ·mol-1,故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c kJ·mol-1D.因N2(g)+3H2(g)2NH3(g)ΔH=-d kJ·m ol-1,故在某容器中通入 1 mol N2与3 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小于 d kJ解析:H+(aq)+OH-(aq)===H2O(l)ΔH=-a kJ·mol-1,表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为a kJ·m ol-1,但由于NaOH固体溶解于水时放热,所以 1 mol NaOH固体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大于 a kJ,A错误;因CuSO4·5H2O(s)===CuSO4+5H2O(l)ΔH=+b kJ·mol-1,故1 mol CuSO4(s)与水反应生成CuSO4·5H2O放出热量 b kJ生成的CuSO4·5H2O溶于水吸热,B错误;氢气的燃烧热为ckJ·mol-1,故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ΔH=+2c kJ·m ol-1,C错误;反应N2(g)+3H2(g)2NH3(g)ΔH=-dkJ·mol-1,表示每摩尔的该反应生成,放出热量为 d kJ,由于该反应可是逆反应,故在某容器中通入 1 mol N2与3 mol H2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放出热量小于 d kJ,D正确。

答案:D6.(2016·襄阳二模)下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298 K 时的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Mg与F2反应的ΔS<0B.MgF2(s)+Br2(l)===MgBr2(s)+F2(g)ΔH=+600 kJ·mol-1C.MgBr2与Cl2反应的ΔH<0D.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MgI2>MgBr2>MgCl2>MgF2解析:Mg与F2反应是熵减的反应,A正确;MgF2(s)+Br2(l)===MgBr2(s)+F2(g)的ΔHmol-1)=+600 kJ·=-524 kJ·m ol-1-(-1 124 kJ·mol-1,B正确;MgBr2与Cl2反应的ΔH =-641.3 kJ·mol-1-(-524 kJ·m ol-1)=-117.3 kJ·mol-1<0,C正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MgI2<MgBr2<MgCl2<MgF2,D错误。

答案:D7.(2016·西安一模)下列关于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下图中a、b曲线可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已知2C s+2O2g===2CO2gΔH1,2C s+O2g===2CO gΔH2,则ΔH1>ΔH2C.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 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mol-1,20 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D.已知H+aq+OH-aq===H2O lΔH=-57.4 kJ·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解析:CH2==CH2(g)+H2(g)―→CH3CH3(g)ΔH<0,反应放热,故反应物总能量应大于生成物总能量,A项错误;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1、2C(s)+O2(g)===2CO(g)ΔH2,C充分燃烧生成CO2放热多,C不充分燃烧生成CO放热少,故ΔH1<ΔH2,B项错误;根据盖期定律反应热只与物质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条件、过程无关,故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C项错误;已知H+(aq)+OH-(aq)===H2O(l)ΔH=-57.4 kJ·mol-1,20 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时,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故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D项正确。

答案:D8.(2014·江苏高考)已知:C(s)+O2(g)===CO2(g)ΔH1CO2(g)+C(s)===2CO(g)ΔH22CO(g)+O2(g)===2CO2(g)ΔH34Fe(s)+3O2(g)===2Fe2O3(s)ΔH43CO(g)+Fe2O3(s)===3CO2(g)+2Fe(s)ΔH5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A.ΔH1>0,ΔH3<0 B.ΔH2>0,ΔH4>0C.ΔH1=ΔH2+ΔH3D.ΔH3=ΔH4+ΔH5解析::C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1<0,CO2与C生成C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ΔH2>0,CO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3<0,铁与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ΔH4<0,A、B项错误;前两个方程式相减得:2CO(g)+O2(g)===2CO2(g)ΔH3=ΔH1-ΔH2,即ΔH1=ΔH2+ΔH3,C项正确;由4Fe(s)+3O2(g)===2Fe2O3(s)ΔH4和6CO(g)+2Fe2O3(s)===6CO2(g)+4Fe(s)2ΔH5相加,得2CO(g)+O2(g)===2CO2(g)ΔH3=ΔH4+2ΔH53,D项错误。

答案:C9.(2016·乌鲁木齐模拟)已知:常温下,0.01 mol·L-1MOH溶液的pH为10,MOH(aq)与H2SO4(aq)反应生成 1 mol 正盐的ΔH=-24.2 kJ·mol-1强酸与强碱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ΔH=-57.3 kJ·mol-1,则MOH的水溶液中电离的ΔH为()A.-69.4 kJ·mol-1B.-45.2 kJ·mol-1C.+69.4 kJ·mol-1D.+45.2 kJ·mol-1解析:常温下,0.01 mol·L-1MOH溶液的pH为10,说明MOH是弱碱:MOH(aq)+H+(aq)===M+(aq)+H2O(l)ΔH1=-12.1 kJ·mol-1①,H+(aq)+OH-(aq)===H2O(l)ΔH2=-57.3 kJ·mol-1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MOH(aq)M+(aq)+OH-(aq)ΔH=(-12.1+57.3) kJ·mol-1=+45.2 kJ·mol-1。

答案:D10.(2016·河南豫南九校联考)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ⅰ)I2(g)+H2(g)2HI(g)+9.48 kJ(ⅱ)I2(s)+H2(g)2HI(g)-26.48 kJ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54 g I2(g)中通入 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1 mol 固态碘与 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反应(ⅱ)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总能量低解析:A项中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不完全,放热小于9.48 kJ;B项中能量相差35.96 kJ;C项中产物的状态相同,稳定性相同;同一物质,固态时能量最低,所以D项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