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19 俄国十月革命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 4.军事: 通过1918—1920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巩固政权) 人民当家作主
掌握政权(最核心)
政治
⑴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
(政权建立) 告新政权的建立。(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⑵选举成立新的政府—人民委员会。
无产阶级的 社会主义革
命
推翻资产 阶级临时
政府
建立人民 委员会
比较:两种政权的不同
领导者不同
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
苏维埃政权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采取的措施不同
所代表的利益不 同
反动反人民 资产阶级
符合人民利益 广大工农群众
思考:从这种比较中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客 观 2、落后,社会矛盾尖锐
3、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革 必然 命
主 观 4、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知识体系
二月革命倒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月革命倒沙皇
1917、3 (俄历2、23)
才能获得了胜利(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课堂 总结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的 胜 利
革命前的 沙皇俄国
1、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背 景
2、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3、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四月纲领 七月流血事件
伟大的开 端
十月革命 巩固政权的措施
意义与影响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 400多万人伤残。
列宁说“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 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 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条件三: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材料四: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
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俄 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 导。还有,俄国的农民深受压迫,较容易结 成工农联盟。
主力: 工人、士兵
对象: 封建的罗曼诺夫王朝
二 月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推翻沙皇专制
革结
命果
工兵代表苏维埃
B、两个
政权并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占主导地位)1源自 末代沙皇全家福尼古拉二世对外推行扩张政策,1896年攫取 了中东铁路建筑权,1898年强占旅顺、大连,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并乘机侵占 中国东北。在1918年7月16日终于被人民处决。
1、(2019海南单科,22)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 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 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 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
、 2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②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是指什么?“第一阶段” 是如何完成的?这一文献提出的革命任务是什么?准备 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完成这一任务?
《四月提纲》
背景
人民要求和平、土 地、面包,但临时
政府继续推行战争
内容 1、革命任务:将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 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2月,布尔什维克党有党员1万人, 到十月革命时达20万人,年底则高达30万人! 列宁是俄国无产阶级公认的革命领袖。
条件四: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布尔什维克党
布尔什维克为俄文多 数派之意,原为俄国社会 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
1905年该党发生分裂。以 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将 少数派孟什维克开除,成 为俄国独立的马克思主义 政党。
实现人民民主
经济 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
(政权巩固) 颁布《土地法令》(封建——国有)
消灭剥削
外交 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
(政权巩固) 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2019·天津,8) 1918年初,德军逼近彼得格勒。苏俄被迫接受德国 提出的割地赔款条件,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赢得了 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时间。有历史学家借“布列斯特和约”的寓意, 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说明苏维埃政权( ) A . 已把农民视为当前最危险的敌人 B . 确定武装对抗是处理内政的方针 C . 通过妥协让步维护革命根本利益 D . 开辟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 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为把俄国改造成为 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对世界的影响: (1)冲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政治大格局; (2)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 了方向
•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 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 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十月革命现曙光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24)
“临阿起时芙义政指乐府挥尔机部”关:号被斯占巡莫领尔洋尼。舰宫1。9。1171、911717、1、、1117、1、6 7
四月提纲指方向
1917、4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 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 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 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 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 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俄 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对 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图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 部分书刊
中国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的成 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受惠 于十月革命的鼓舞和推动。
注意: (1918年 )年,苏俄首都 从( 彼得格勒 )迁到( 莫斯科 )
谁 俄国十月革命
红
沉
旗
谁
一
浮
展
后
天
人
下
说
定
,
,
花
春
开
秋
花
几
落
度
九
风
十
雨
年
变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 命会首先发生在俄国?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经济状 况及世界地位
•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 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 •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革命的道路看 走: 的是由城市扩展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2、从革命的阶段性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3、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革命夺权
不同道路: 俄国 “城市中心论”;中国“农村包围城市”。 原因: 具体国情不同 启示: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措施:
1.政治 :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经济: ①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 业的监督;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②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 农民耕种;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3.外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3. 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 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 . 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 . 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 . 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D . 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中、俄革命道路有何不同? 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1917年11月7日列宁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土 地 法 令 》 的 公 布
《 和 平 法 令 》 的 公 布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定了布列斯特 和约退出一战,苏俄由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困境: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条件一: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上流社会豪华酒宴
条件二: 俄国发展落后,社会矛盾尖锐
穷人在施粥棚勉强果一腹战中的俄国士兵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 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 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3、革命方式:和平夺权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作用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七月事件抛幻想
1917、7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7月17日,临时政府镇压示威群众
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革命的 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
• (2017年江苏单科,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 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 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 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 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 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俄国(1918年之前)—苏俄(1918-1922)—苏联(1922-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