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性质用词:能、是、有、可以、会等。

性质决定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变化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体现了物质有何性质】
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生锈,轮胎爆炸
B.灯泡发光,食物腐烂
C.烧制陶瓷,红磷燃烧
D.玻璃碎裂,工业制氧气
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木炭的可燃性
B.汽油的挥发性
C.氧气的氧化性
D.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若反应后立即松开止水夹,对测定结果
(3)化学方程式
(4)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氮气约占
H2O + CO2 === H2CO3 (CO2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用石灰水检验CO2)
CO2用途:
人工降雨、制碳酸饮料、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双氧水、二氧化锰(黑色固体)
反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H2O2 === 2H2O + O2 ↑
发生
装置酒精灯、试管、铁架台
长颈漏斗或分
液漏斗、锥形瓶
收集装置集气瓶、水槽
法向上排空气法
操作查气
密性导管放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导
管口有气泡,不漏气
关闭止水夹,向长颈漏斗加水,水不持续流
下,不漏气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用于化学方程式配平)
练习:1.比较下列变化前后质量的大小,用“<”“>”“=”填空
(1)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固体质量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2)铁丝完全燃烧后生成固体质量参加反应的铁丝质量
(3)冰溶化后得到水的质量冰的质量
(4)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质量总和
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有:
2.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X Y Q Z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微观: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个数
质量关系:化学式前的数字乘以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练习:1.化学小组同学对某炼铁厂的生铁(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 数据
称取生铁样品
16g 加入足量15%的稀盐酸 200g 称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215.5g 求:(1)产生氢气的质量 (2)生
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
式计算所用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
净物的质量,若题中给出的是混合物的
质量,需 转化为纯
净物的质量 1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中共含有多少吨氧化铁?
100吨含杂质为3%的生铁中共含有多少吨铁?
(3)生产100吨这种生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

4 32 = 例1:4克氢气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
①解:设 的质量为X ………… 解: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②写出题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H 2 + O 2 2H 2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