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附答案和分数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 考试 附答案和分数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71分)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

(A) 语言和学习
(B) 思考与学习
(C) 思维和语言
(D) 思维和学习
2.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
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A) 交换
(B) 共享
(C) 咨询
(D) 解答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

(A) 科学观
(B) 学生观
(C) 人生观
(D) 世界观
4. ()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
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A) 素质教育
(B) 科学教育
(C) 培训教育
(D) 应试教育
5. ()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
要体现。

(A) 个人道德素质
(B) 思想道德素质
(C) 法纪责任素质
(D) 科学文化素质
6. “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
始教育,其本性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A) 异化教育
(B) 本源教育
(C) 本真教育
(D) 复归教育
7. 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
上“素质教育”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

(A) 专一性
(B) 多样性
(C) 统一性
(D) 独特性
8. 在知识深刻内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始终是影响该进程的关键
之一,也是制约对知识深刻内化程度的重要因素。

(A) 科学思维
(B) 科学知识
(C) 科学文化
(D) 科学教育
9. ()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
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 活动课程
(B) 教学课程
(C) 教育课程
(D) 学科课程
10.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

(A) 根本法则
(B) 基本路径
(C) 重要经历
(D) 唯一方法
11. ()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
之中,于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 文化素养教育
(B) 心理健康教育
(C) 素质教育
(D) 思想道德教育
12. ()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
启,人类教育会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 应试教育
(B) 素质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初等教育
13. ()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 思维
(B) 思想
(C) 学习
(D) 创新
14. ()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A) 个性教育
(B) 社会教育
(C) 素质教育
(D) 学校教育
15. 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
路。

(A) 教案
(B) 经验
(C) 成果
(D) 内容
16.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
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心设计教学。

(A) 个别教学
(B) 个别化教学
(C) 单一教学
(D) 针对性教学
17. ()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
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

(A) 思想道德品质
(B) 历史思维
(C) 社会风气
(D) 思想道德素质
18.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的所谓“功利性目标”,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A) 生产力发展
(B) 经济建设
(C) 社会主义建设
(D) 物质文化建设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

(A) 教学经验
(B) 教学内容
(C) 教学质量
(D) 教学方法
20. 促进学生自主健康成长,始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追求和根本出发点
之一。

要达到这种效果,就必须依靠成功的()。

(A) 教育
(B) 课改
(C) 经验
(D) 方法
21. 适当精简教育内容,主要是精简以学科课程为载体的教育内容。


首先是一个()问题。

(A) 教育成果
(B) 教育观念
(C) 教育方法
(D) 教育经验
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

(A) 历史底蕴
(B) 文化底蕴
(C) 文化修养
(D) 社会积淀
23. ()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

(A) 教育方式
(B) 教学方法
(C) 教学模式
(D) 教育模式
24.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
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

(A) 教学经验
(B) 素质教育
(C) 教育内容
(D) 教学方法
25. ()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
生命线。

(A) 学生成绩
(B) 素质教育
(C) 升学率
(D) 教育质量
26. ()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
的进一步提升。

(A) 深爱学生
(B) 忠诚职位
(C) 严于律己
(D) 铸造忠诚
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 社会地位
(B) 出身贵贱
(C) 文化高低
(D) 文化底蕴
28.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
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

(A) 经络通畅
(B) 脉络贯通
(C) 全线贯通
(D) 厚积薄发
29. ()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
心理、人格素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A) 义务教育
(B) 高等教育
(C) 素质教育
(D) 科学教育
30. ()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A) 深厚积累
(B) 宏约深美
(C) 厚积薄发
(D) 博纳厚积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

(A) 让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
(B) 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C)
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
师生互相尊重
2. 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

(A)
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
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C)
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D) 把握变化的思维客体,不断对确立的思维目标、程序和
方法、手段等进行自我修正与整合
3.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 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4. 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