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研室课程教材
2.尿急——有尿意即迫不及待要排尿而难以自控,但尿量却很少。
3.尿痛——排尿时感到尿道疼痛,疼痛呈烧灼感,与膀胱、尿道或前列腺感染有关。
4.排尿困难包含排尿踌躇、费力、尿线无力、变细、滴沥等。由膀胱以下尿路梗阻引起。
5.尿失禁尿不能控制而自主流出。包括四种类型:①真性尿失禁:又称完全性尿失禁,指尿液连续从膀胱中流出,膀胱呈空虚状态。②假性尿失禁:又称充盈性尿失禁③压力性尿失禁:④急迫性尿失禁
1.需长期卧床的严重肾损伤病人,应适时翻身和改变体位,预防压疮;并进行肌肉锻炼。
2.说明保留各引流管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3.绝对卧床休息有利于预防肾再度出血。伤后2~3个月内不宜参加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4.严重损伤致肾脏切除后,病人应注意保护对侧肾脏,尽量不服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二、膀胱损伤
【病因和病理】
2.脓尿离心尿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3个以上为脓尿。提示感染。
3.乳糜尿尿呈乳白色。尿液中含有乳糜。也可混有大量蛋白和血液。
4.晶体尿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尿中有机或无机物质沉淀、结晶,形成晶体尿。
5.少尿或无尿每日尿量<400ml为少尿;<lOOml为无尿;由急性肾功能衰竭所致。
(三)尿道分泌物血性分泌物提示尿道癌。黄色、粘稠脓性分泌物多系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引起。少量无色或白色稀薄分泌物多系支原体、衣原体所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
(2)预防感染:定时观察体温,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损伤局部的护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
(4)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②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和气味。③引流管一般于术后3~4日拔除,若发生感染或尿瘘,则应延长拔管时间。
(三)健康教育
6.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尿潴留见于膀胱出口以下尿路严重,突然不能排尿,使尿液滞留于膀胱内。慢性尿潴留是见于膀胱颈部以下尿路不完全性梗阻或神经源性膀胱。
(二)尿液异常
1.血尿——尿液中含有血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1)肉眼血尿:为肉眼能见到血色的尿,称为肉眼血尿。
(2)镜下血尿:为借助显微镜见到尿液中含红细胞。
3.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导尿管,观察尿液引流情况,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②记录24小时引流尿液的量、颜色及性状。③每天清拭尿道口及尿管周围2次,预防泌尿系感染。④10~20天拔除导尿管,拔管前应夹管。⑤观察拔管后排尿情况。⑥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内冲洗作用。
4.健康教育向病人说明:①膀胱损伤的情况,注意护理的配合;②留置导尿管、防脱落及保持通畅的意义;③多饮水和拔除留置导尿管前闭管训练排尿的意义。
(2)排泄性尿路造影:显示尿路形态,有无扩张、外形不规则、推移、压迫和充盈缺损等。
(3)逆行肾盂造影:适用于禁忌作排泄性尿路造影或显影不清晰时;亦可注入气体作为阴性比衬。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时,输尿管插管注入造影剂以帮助输尿管结石定位和碎石。
(4)顺行肾盂造影:情于上述造影方法失败或有禁忌而疑为上尿路梗阻性病变时。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见肾阴影增大,提示肾被膜下血肿。
2.B超有助于了解肾损害的程度及对侧肾情况。
3.CT可显示肾皮质裂伤、尿外渗和血肿范围。
4.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评价肾损伤的范围、程度和对侧肾功能。
【处理原则】
根据肾损伤的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
1.紧急处理有休克的病人予抗休克治疗,明确有无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作好手术探查的准备。
(2)尿三杯试验:以排尿最初10ml为第一杯,排尿最后10ml为第三杯,中间部分为第二杯。
(3)尿细菌学检查:①Gram染色尿沉渣涂片检查。②尿结核菌检查。③尿培养及菌落计数。
(4)尿细胞学检查取新鲜尿沉渣涂片检查,用作肿瘤的筛选手段或肿瘤术后的随访。
2.前列腺液检查涂片镜检见多量磷脂小体,白细胞<10个/HP。白细胞>10个/HP,提示炎症。
三、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多见于男性。球部和膜部的损伤多见。
(5)膀胱造影:经导尿管注入造影剂150~200ml。显示膀胱形态及其病变如损伤、畸形等。
(6)肾动脉造影:适用于肾血管疾病、肾实质肿瘤,来自肾脏的血尿而其他检查未能确诊时。
(7)淋巴造影:用于显示泌尿、男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系统梗阻。
(8)CT:能鉴别肾实质性和囊性疾病,确定肾损伤范围和程度。
1.一般护理绝对卧床休息2~4周,即使血尿消失,仍需继续卧床休息至预定时间。过早、过多离床活动,均有可能再度发生出血。
2.病情观察①动态观察血尿颜色的变化,每2~4小时留取1份尿液于试管内②准确测测体温和血常规
3.维持水、电解质及血容量的平衡
4.对症护理给予高热者物理或药物降温;可给予止痛、镇静剂,避免躁动而加重出血。
1.开放性损伤多由锐器或枪弹贯通所致。
2.闭合性损伤膀胱充盈时,下腹部遭撞击、挤压,可致膀胱损伤。膀胱闭合性损伤有以下两种类型:(1)膀胱挫伤(2)膀胱破裂
【临床表现】
1.休克骨盆骨折引起剧痛、大出血,尿外渗、腹膜炎或合并其他损伤,常发生休克。
2.腹痛膀胱壁轻度挫伤时仅有下腹部疼痛,腹膜外破裂时,尿外渗及血肿引起下腹部疼痛,压痛及肌紧张。腹膜内破裂时,尿液流人腹腔而引起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有移动性浊音。
1.了解泌尿系统损伤和的病因、病理。
2.熟悉泌尿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3.掌握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和
检查及其护理。
4.掌握泌尿外科的一般护理和不同疾病的
特殊护理。
教学方法
1.联系临床实例讲授泌尿系统损伤诊断、治疗方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
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泌尿系统损伤的诊断、治疗方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泌尿外科各种引流导管护理措施有哪些?
3.膀胱冲洗时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第十五章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泌尿及男生殖系疾病的主要症状和检查
一、主要症状
(一)排尿异常
1.尿频——病人感到有尿意的次数严重时几分钟排尿一次,每次尿量仅几毫升。常由泌尿、生殖道炎症、膀胱结石、肿瘤、前列增生等原因引起。
【处理原则】
1.紧急处理防治休克,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非手术治疗膀胱挫伤症状轻微,可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7~10日,并预防感染。
3.手术治疗病情严重,应尽早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判断有无再出血发生。
2.预防感染①观测体温②遵医嘱予补液,应用抗生素。③加强营养,鼓励病人多饮水。
2.非手术治疗绝对卧床休息2~4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尿颜色变化,及时对症支持治疗。
3.手术治疗严重肾裂伤、肾碎裂、肾蒂损伤及肾开放性损伤,应尽早施行手术。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受伤的时间、地点、暴力性质、强度和作用部位。
2.身体状况病人生命体征和重要脏器功能,有无休克及休克的程度。
(二)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注意病人全身症状。
(2)防治休克:保证休克病人输血、输液的通畅,补充血容量。
(3)术前准备:在抗休克同时,积极进行各项术前准备。危重病人尽量少搬动,以免加重损。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麻醉作用消失后血压平稳者,为利于引流和呼吸,可取半卧位。肾损伤修补、肾周引流术后病人需卧床休息2~4周。禁食2~3日,待肠蠕动恢复后开始进食。
3.MRI 4.放射性核素检查肾图能测定肾小管分泌功能和显示上尿路有无梗阻
第二节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肾损伤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肾损伤按暴力方式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病理生理】
闭合性肾损伤在临床上最为多见,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以下类型(图15-1):
1.肾挫伤损伤仅限于部分肾实质,
2.肾部分裂伤肾实质部分裂伤伴肾包膜破裂或肾盂粘膜破裂,可形成肾周血肿或明显的血尿。
3.疼痛肾包膜下血肿、肾周围软组织损伤、出血尿外渗至肾周围均可引起患侧腰、腹部疼痛。4.腰腹部肿块血液、尿液渗入肾周围组织可使局部肿胀,形成肿块,有明显触痛和肌强直。
5.发热血肿、尿外渗继发感染,可出现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尿中含多量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持续降低提示有活动性出血。
(二)术后评估了解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质、量,是否合并感染。
【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1.疼痛2.组织灌注量改变3.有感染的危险4.恐惧/焦虑与担心预后不良有关
【护理目标】
1.病人的疼痛减轻。2.循环血量得到有效的补充和维持。3.感染的危险性降低。4.恐惧/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课程教案
授课教师
职称
授课日期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授课类型
教学手段
外科护理学
理论
讲授
授课内容
1.泌尿疾病的主要症状
2.泌尿系统损伤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时数
2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和讲授提纲)
时间安排
1.泌尿疾病的主要症状
2.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3.小结
35分钟
45分钟
5分钟
教学目的
3.肾全层裂伤肾实质深度裂伤,包括肾包膜和肾盂肾盏粘膜,广泛的肾周血肿、血尿尿外渗。
4.肾蒂损伤肾蒂血管损伤比较少见。可引起大出血、休克,常来不及诊治即死亡。
【临床表现】
1.休克严重肾裂伤,肾蒂裂伤或合并胸、脏器损伤时,损伤和失血常发生休克,可危及生命。
2.血尿肾挫伤时血尿轻微,严重肾裂伤则呈大量肉眼血尿。血块堵塞输尿管时,可无血尿。
(2)残余尿测定:排尽尿后立即插人导尿管,测定残余尿量,可反映膀胱排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