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精品课件)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刘强主编)第二章(精品课件)

征相统一,就是着眼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既要坚持基本 观点教育,又要体现马克思注意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把握这一理念的基本点是:必须强调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贯彻“少而精、讲管用” 的原则;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ppt课件,可编辑
理念之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
ppt课件,可编辑
概而言之,客观形势的发展和课程自身存在的问
题,使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势在必行;而中央对课程改革 的指导和推动,则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强大动力和难得机遇。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 上”。
ppt课件,可编辑
(三)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
2004年5月10日-11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胡锦涛在会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 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 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章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
ppt课件,可编辑
• 教师与学生 • 教学内容
课本→课程
ppt课件,可编辑
一、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涵义 讨论:你认为课程指什么?
回忆你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学校 所开设的课程,还记得各阶段开了哪些课程吗? 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目前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众多 教育学教材也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 学科(即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学科(即狭义的课 程)。
ppt课件,可编辑
(2)课程是指教材或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 待,重点放在向学生传递 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 是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 上课所用的教材。
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的体现。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夸美纽斯,他认为教材取向以 知识体系为基点,认为课程内容就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 而知识的载体就是教材。
ppt课件,可编辑
(3)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这一定义在北美课程理论中较为普遍。一些学者 认为,课程不该指向活动,而应该直接关注预期的学 习结果或目标,即要把重点从手段转向目的。这要求 课程事先制订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 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服务的。
的特点相结合,就是着眼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处理好 “坚持灌输”与“讲求实效”的关系。
所谓“坚持灌输”,这是相对于“推崇自发”而言, 反对“价值中立”的理念;所谓“讲求实效”,就是要贯 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群体”的原则。
理念之,即课程建构的方法论。
ppt课件,可编辑
课程的定义各有各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 论,由于以上各种对课程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对 课程定义采用一种综合的方式才更为现实。
所谓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 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 度、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 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在课程管理体制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 管理,提倡教材多样化。
ppt课件,可编辑
理念之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
是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追求。 把握这一理念的基本点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革
ppt课件,可编辑
2、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是指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 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欧洲中世纪 初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 文学七艺。事实上,西方的学校是在七艺的基础上增加其 他学科,逐渐建立起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
ppt课件,可编辑
2、客观形势的发展的需要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际大背景看 *从国内环境看 *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来看
ppt课件,可编辑
3、中央对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推动
2004年2月26 日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阐明了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也是当前指导 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在西方课程理论中相当盛行的课程行为目标,便 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ppt课件,可编辑
(4)课程是指学习经验或体验
这种观点认为,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 的全部经验或体验,是学生在学校教学计划指导下获得 的全部经验,包括课内外活动获得的经验。
这一观点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学生学 习自我获得经验的作用,突出了个人化追求,但忽视了 社会化需要。
ppt课件,可编辑
(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改)
1、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前)存在的问题
回忆你所学过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思 考并讨论本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可以从课 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理念、评价方式等 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总体上讲,课程不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适 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仍需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方面 下功夫。
ppt课件,可编辑
1、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在为《诗经·小雅·巧言》作疏:“以教护课 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里的“课程”相当于 “教育”,但与我们今天所用之意相去甚远。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里有“宽着期限,紧着 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等句。这里的“课程” 没有明确界定,但含义是很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