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翼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翼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

翼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1. 读诗《小池》,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 下列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游山西村》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了辛弃疾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

C .《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都是宋词。

D .“老夫聊发少年狂”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句中的“老夫”是苏轼。

3. 分享学习课文的乐趣。

(1)读完《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我想到了成语“尺______,寸______。

”(2)“树多成林______,线多搓绳______。

”“______不是春,______春满园。

”这些谚语让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3)《赠汪伦》是诗人______写给汪伦的一首送别诗。

诗句“______潭水深______,______汪伦______。

”表达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fúfǔ)剑外忽传收蓟(jiàn jì)北,初闻涕(títì)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从巴峡穿巫(wūwǖ)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给诗中带拼音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杜甫______(fúfǔ)蓟______(jiàn jì)北涕______(títì)泪巫______(wūwǖ)峡(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3)给下面的字或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初:______①当初。

②刚刚。

却看:______①但是看看。

②回过头来看。

纵酒:______①纵情喝酒。

②邀很多人一起喝酒。

即:______①立即。

②就是。

(4)根据这首诗的大意,请将下列几个词语排序。

①青春还乡②初闻喜讯③放歌纵酒④漫卷诗书②→______→______→______(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句诗依次写了四个地名:______、______、______、洛阳。

从这句诗可以体会到诗人______的心情。

5. 根据诗句填成语。

①千里江陵一日还一______千______②轻舟已过万重山一______风______③春色满因关不住 ______枝______展④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落______丈⑤独在异乡为异客 ______掌______鸣⑥白云深处有人家 ______中______阁6. 将下面的古诗补充完整。

别董大(唐)高适______白日曛,北风______雪______。

______无知己,天下______不______。

7. 回顾所学内容,补充四字词语和名句。

(1)何为______成钢?《石灰吟》中这样说:“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

”(2)何为一诺千金?《百年孤独》中这样说:“______,______。

”(3)何为诗中有情?情在“______,煜黄华叶衰”的岁月流转中。

何为诗中有画?画在“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日美景中。

何为诗中有理?理在“______,______”的峰回路转中。

8. 我能默写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别忘了写上题目、作者的姓名和朝代,还有标点符号哦!9.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又是一年新春至,古往今来,漂泊在外的游子,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梅花魂》中的外祖父把感情寄托在______上;唐朝诗人张籍则融秋思于______中;纳兰性德的名句“______,______”更是道出了远在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怀。

(2)别看他貌不惊人,却是一个了不起的神童,早就是______了。

你看,他写的文章就是______。

(歇后语)(3)刘霆哥哥“背着母亲上大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桓宽的“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七律·长征》一诗中,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______,______。

”10. 根据情境,按要求填空。

(填上恰当的成语、古诗名句、歇后语等)(1)这本书让我找得好苦,差不多把整个房间都找遍了。

也没找到。

没想到却在桌子底下找到了,真是“______,______”。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可以使我们眼界开阔,当我荡舟西湖,不禁想起苏轼“______,______”的诗句。

(3)每当看到兄弟相争,朋友相残,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曹植《七步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4)有时候,当局者迷,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对一些事情反而不清楚,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11.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锄禾______,汗滴______。

(2)远看______,______水无声。

12.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定修改删除(1)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13. 填空。

(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他的立场。

(2)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______”,展现了乡村四月天的美景;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描绘了夏夜所见所闻。

(3)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

(刘勰《文心雕龙》)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

14. 日积月累。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

(2)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

(3)当你取得好成绩时,你会提醒自己:______。

(名言警句)(4)久别故乡的人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吟出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______,______”来表达思乡之情。

15. 我能根据自己的积累正确地填空。

(1)春天多姿多彩,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春天的诗句。

有赞美柳树的: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练。

有儿童快乐地在春天里玩要;______,忙趁东风放纸。

(2)母亲是一个热心的人,只要别人有事请她帮忙,她总会把自家的活放下,先帮别人,并教育我说:“平时肯帮人,______”母亲还教育我们再小的事,也要讲究诚信,因为“______则______。

”(3)她在柳枝上______,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______、______枝头笑。

(4)各______,______浓,齐______,共繁荣。

(5)过中秋,吃月饼,______。

16. 根据提示填入恰当的句子。

(1)从许多古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

从杨万里的《舟过安仁》里找寻到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______,______。

从吕岩的《牧童》里找寻到饥来即食、困来即眠、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______,______。

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里找寻到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小儿形象:______,______。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______,______”就生动地写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3)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可以借诗句“______,______”来表达。

(4)爸爸经常告诫我:“天行健,______。

”(5)对浪费时间、虚度光阴的同学,我们可以用《偶成》里的诗句“______,______”来劝诫他们。

17. 学以致用,根据句意填写恰当的内容。

(1)节日里,我们常吟诗应景: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中秋,“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重阳,“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2)遇到挫折时,人们常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激励自己;表达志向时,人们常用“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警示自己。

(3)爸爸教育我,做事情要一气呵成,不能拖泥带水。

“______,______,三而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词都有“词牌名”。

如,浣溪沙、卜算子、______等都是词牌名。

18. 读一读,做一做。

绝句______黄鹂鸣翠柳,______白鹭______。

窗____________,______泊______船。

(1)把这首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黄鹂鸣翠柳,______白鹭______。

窗______,______泊______船。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对仗工整,如“黄鹂”对“白鹭”、“______”对“______”等。

19. 照样子写诗句。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离离原上草)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天又长出来了。

20. 默写古诗,回答下列问题夜宿山寺________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________高声语,恐_______天上人。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①“语”的意思是______。

A.语气 B.说话②“恐”的意思是______。

A.害怕 B.恐慌(3)《夜宿山寺》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

我还知道他写的古诗,如《______》、《______》。

21. 阅读《溪边》,回答问题。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把文中的比喻句抄下来。

(2)《溪边》这首诗中小朋友在干什么?(3)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这首诗有静、有动,如两幅水墨画。

请把写“动态美”的语句画上横线。

(5)照样子,填一填。

①例:红彤彤(ABB式)、______、______②例:依依不舍(AABC式)______、______22. 按课文填空(1)补充古诗。

①窗含西岭______,门泊东吴______。

②毕竟西湖______,风光不与______。

③______妆成一树高,______垂下绿丝练。

(2)______节,______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传统节日》)(3)《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让我明白了______。

23. 隽永的道理发人深省。

福楼拜告诉莫泊桑才气就是______;孔子教育学生水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_,______,希望学生做像水一样的真君子。

24. 照样子,写句子。

(1)例: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

仿写: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______”;即使我们只是一片落叶,也应该“______”。

(2)例: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的阳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