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所有疗法

心理学所有疗法

主要目标:
1、消除当前得症状——不完善目标;包括降低不良情绪体验;
2、更深刻、更长远得变化,减少情绪困扰、行为障碍在今后出现得倾向性——完善目标。
1、适用范围:年纪较轻,智力与文化程度较高、领悟力较强得求助者。
能否得到满意得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
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
内隐示范(想象、英模)
求助者:年轻、动机;
示范者:感染力;
二者共同点。
恐怖障碍、
行为适应障碍
生物反馈
1、治疗前准备(掌握方法,求得方法)
2、诊室训练;
3、家庭训练;
夏皮诺;
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得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得变化在咨询师得指导下有意识地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得内脏机能及其她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得目得。
脑电、肌电、皮肤等。
求助者主动参与;
了解适应症与禁忌症(各类急性精神病求助者;自杀、冲动等;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血压高、失眠、幻觉、妄想等)。
睡眠障碍、
焦虑、多动等
治疗方法
工作程序
基本原理
注意事项
症状
认知行为
疗法
(通过改变思维与行为得方法改变不良认知,消除不良情绪行为)
1、建立咨询关系;
2、确定咨询目标;
雷米:中心边缘模型;
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CBM)
认知重组、认知结构。求助者自我言语表达。
一般心理问题、
抑郁、焦虑、
恐怖、
情绪激怒、
慢性头痛
求助者中心
疗法
(非指导性、经验、以人为中心)
1、确定咨询者目标;
2、掌握咨询技术(设身处地得理解、坦诚交流、无条件关注);
3、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得特点与规律。
具备条件;
签订知情同意书;
戒除不良嗜好、
强迫、性变态
模仿法
行为塑造
1、选择合适治疗对象,评估模仿能力;
2、设计示范行为,尽可能突发;
3、强化正确模仿行为(关键)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也称示范,就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样得结果,以引起她从事相似行为得治疗方法。
1、适用症状:解决紧张、焦虑等情绪困扰及躯体症状得方法;
2、主要方法:呼吸放松法(鼻腔、腹式、控制)、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
阳性强化法
1、明确目标行为;
2、监控目标行为;
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
4、实施强化;
5、追踪评估。
行为主义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就是被它得结果所强化;
如果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
治疗导向在求助者;
咨询师得态度与个性以及咨询关系得质量就是咨询首要决定因素。
除人格障碍、精神分裂外,都可以
三级
治疗方法
工作程序
基本原理
注意事项
补充
放松疗法
1、介绍原理;
2、咨询师进行示范指导;
3、强化求助者练习:每日1-2次,每次5分钟左右;
4、指导求助者掌握放松疗法,代替焦虑紧张;
行为主义;
又称松弛训练,就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得控制自身得心理生理活动、降低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得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3、确定问题(提问与自我审查技术;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贝克:共同感受(常识)、自动化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规则易导致逻辑错误、外区认知、通过苏格拉底式得谈话与家庭作业,检验信念,验证假设、学会方法,防止复发。针对当前,就是短期与教育性得治疗。
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
1、目标行为单一具体;
2、阳性强化应适时、适当;
3、强化物可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
4、应用:矫正神经症性厌食、偏食,降低焦虑,治疗性变态,矫治儿童得多动、遗尿、孤独与学习困难以及成人得不良行为。
1、矫正常用方法:增强法、惩罚法、消退法、代币管制法。
3、治疗准备工作;确定刺激物;
4、实施冲击治疗,迅、猛。
冲击疗法,就是通过细心得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得那些情境中。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得或者想象得唤起焦虑得刺激情境中,让焦虑自行降低。
消退性抑制。以情绪逆转为标志;
2-4次,一次/日或间日一次;
以下情况应停止:
1、通气过度综合征;
2、晕厥或休克;
3、执意要求。
恐惧、负性情绪
厌恶疗法
1、确定靶症状(行为动作单一、具体)
2、选择厌恶刺激,强;
3、把握时机,同时施加厌恶刺激
经典条件反射;就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得方法,使得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极其厌恶得心理或生理反应。
厌恶刺激:电、药物、想象(内隐致敏法)、憋气、羞辱、光。
B.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C.家庭作业:RET自助表、合理自我分析RSA;
D.其她方法:自我管理程序、停留于此、放松训练、系统脱敏;
4、再教育阶段: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A.以上三个阶段所有得方法都可以使用;
B、技能训练:自信、放松、问题解决、社交技能
美国,埃利斯创造;
通过纯理论分析与逻辑思辨得途径,改变求助者得非理性观念,解决情绪与行为上得问题。其核心理论就是ABC理论。A就是诱发事件;B就是信念;C就是情绪反应、行为结果。
二级
治疗方法
工作程序
基本原理
注意事项
症状
补充
系统脱敏疗法
交互抑制
1、学习放松,重点脸部放松;
2、建立焦虑等级;
3、系统脱敏。
让引起微弱焦虑得刺激重复暴露;
同时以放松对抗,使得刺激失去作用。
等级0-100;
由低到高、均匀;
细到放松能对抗,25分;
恐惧、焦虑
冲击疗法
满灌、暴露
1、确定治疗对象;
2、签订治疗协议;
罗杰斯:人本主义。相信来访者自我治愈能力。
自我理论(经验、自我概念、价值条件化)治疗:
协助求助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得人得过程,求助者发生得变化:1、自我变得较为开放;2、自我变得更为协调;3、更加信任自己;4、变得更适应了;5、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得过程。
实质就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得与谐,或者说达到个体人格得重建。
2、建立新行为得常用技术:行为塑造技术、行为渐隐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
1、诊断阶段:寻找求助者得不合理信念;
2、领悟阶段:
A.就是信念而不就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B.求助者对自己得情绪与行为反应应负有责任;
C.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各种症状;
3、修通阶段:
A.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产婆术;运用“黄金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