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
教高中就不胜任了”1924年春,朱自清老师应聘来春晖任教。
朱先生还未到校,先生就向我们全班宣布:“朱自清先生就要来校了。
朱先生学问比我好,他来后请他担任你们二年级的课。
我仍教初一年级。
”后来我们初二的国文课,就由朱自清先生担任。
14.下列关于夏丏尊先生的表述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3分)A.夏丏尊经常和同事讨论学校事务,只要是学校的事,他都热心参与,甚至连校舍的名字也全部由他亲自命名。
B.夏丏尊提倡学生要多进行体育运动,他本人正是因为一向重视体育锻炼,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从事教育工作。
C.夏丏尊凭借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上课能做到不落窠臼,完全抛开课本,把很多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之中。
D.夏丏尊认为不管学习数学还是语文,都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对相关思维能力的培养。
15.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入学后不久,夏丏尊就找“我”谈话,询问我的家庭情况,这是为了了解学生更多的情况,并以此因材施教。
B.学校通过丰富的教育形式来促进学生读、写、说等多方面语文素养的提高,使“我”在初一时就接受了很好的语文教育。
C.当时很多同学不爱运动、不爱数理,却偏爱文艺。
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知识界普遍存在“重文轻武”、“重文轻理”的风气。
D.春晖中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拥有像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这样一心投身教育的大师级知识分子。
16.夏丏尊先生对“我”的帮助和教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17.结合文章,分条概括夏丏尊先生在为人方面的品质。
(6分)七、语言运用(9分)18.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不超过50个字)(3分)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
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
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
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
但尚钺(音“月”)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19.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6分)第一组:孔子与庄子第二组:刘邦与项羽第三组:李白与杜甫第四组:林黛玉与薛宝钗要求:①对所选的人物或形象进行比较②不可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50——70字之间八、作文(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痕迹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20.请以“痕迹”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拟题:闵凡军、毛建军、孟华群校对:毛建军审阅:张蕾江苏省苏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一高三语文答案专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42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9分)(1) 太子固不能悦,及重此事,恚望滋甚。
(2) 文帝手毁其表而兢行猎。
(3) 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8.(8分)(1)“卧看”二字逗出了怎样的情思?试作简析。
(2)前三句是怎样为情思的逗出“层层布景”的?试作简析。
9.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2)(3)(4)(5)(6)(7)10.总观全文,“村庄”具有哪些特性?(6分)11.题中“温暖”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12.末段“村庄永远固定地在那个地方等你”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13.文章的标题是“温暖的村庄”,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6分)甲、论述类文本(18分)14.(3分)15.(3分)16.从全文看,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因是什么?(6分)17.人文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是什么?(6分)乙、实用类文本14.(3分)15.(3分)16.夏丏尊先生对“我”的帮助和教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17.结合文章,分条概括夏丏尊先生在为人方面的品质。
(6分)18.(3分)19.(6分)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D (A项中“剂”和“霁”均读jì;B项中“睑”和“俭”均读jīǎn;C项中“箪”和“殚”均读dān。
)2.B3.D4.A(动词,“写书信”)5.D(①太祖封勋官职⑤鲍勋私解邕事⑥鲍勋廉而能施)6.B(猎罢归来后,文帝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黄初四年,因陈群等并举,帝不得已而任勋为御史中丞。
)7.(1) 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
(2) 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
(3) 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放纵他!9.(1)“卧看”二字逗出了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牛郎织女是中国坚贞不逾爱情的象征,他们虽银汉相隔,但仍有一年一度的相会机会,而自己如花似眷却深闭宫中,流年似水。
从而表现出对牛郎织女的向往,即对爱情自由生活的向往。
(2)首句:居住环境布景。
通过“银烛”“秋光”及因银烛、秋光而变得色调阴冷的画屏三个意象,勾勒出宫女凄凉的生活环境。
次句:人物活动布景。
通过“扑流萤”这一动作细节,表现出宫女生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
第三句:自然环境布景。
通过阴冷的“天阶”和“凉如水”的“夜色”表现出宫女内心的悲凉。
10.(1)村庄“固执”而“自信”。
“固执”表现在对一方土地的坚守;“自信”表现在村庄相信从这里走出的人永远不会背离村庄,它永远系着远行者的灵魂。
(2)村庄“很小”又“很大”。
“很小”指村庄的空间范围很小;“很大”指对村庄的了解不可能穷尽,村庄包涵了久远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以及众多游子的理想和追求。
11.“村庄”可以让远行者漂泊、苦寻的灵魂得以栖息,那里有他们永远惦记的用物和吃物,有他们永远牵挂的活着的亲人和埋在故土的逝去的亲人,想起“村庄”,自会得到心灵的慰藉。
12.首尾呼应,“永远固定”照应了开头村庄的“固执”“自信”;强化主旨,村庄对游子不离不弃,永远是游子的心灵家园(灵魂栖息地)。
13.“温暖”从触觉的角度(或“用通感手法”)形象地写出村庄的特点,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温情;“村庄”义兼虚实,既是生养之地,又是心灵的家园。
表达作者对村庄怀有一种依恋之情。
甲、论述类阅读14、A.15、B.16、①整个世界潮流都强调技术知识教育。
②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充满了计量化特征,而对人文缺损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考虑。
③一个国家或民族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人文教育。
17、压抑、扭曲、扼杀人性,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从而引发恶性事件的发生。
乙、实用类阅读14、D.15、C.16、①询问“我”的具体情况,并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②教导“我”要重视体育运动,学好数学,要德智体全面发展;③他所教的语文课开阔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并给我莫大的安慰,使我的精神也因之振奋起来。
17、①生活简朴;②富有同情心,同情弱者、穷人;③生性率直,不虚伪;④对他人和公共事务很热心,不计个人得失;⑤嫉恶如仇、爱憎分明;⑥为人谦虚。
18.参考答案:关于“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19.示例:李白与杜甫,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一个飘逸,一个沉郁。
李白的诗章法疏宕,跳跃性强,诗的节律也比较急迫,有一股不断向前冲击的力量;杜诗意象之间的脉络相当分明,章法十分严密,节律回旋舒缓,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渗透力。
但我更喜欢李白的灵性和想象,因为他更多的带给我艺术和美的感觉。
参考译文鲍勋字叔业,泰山平阳人,建安十七年,太祖征召鲍勋为丞相掾。
建安二十二年,立太子时,封鲍勋为中庶子,外出担任魏郡西部都尉。
太子郭夫人的弟弟担任曲周县吏时,抢劫官布,按照法律应处“弃市”之刑。
太子多次亲手给鲍勋写信替郭夫人的弟弟求情,鲍勋不敢自作主张放纵罪犯,将全部罪状呈朝廷论处。
鲍勋以前在东宫任职时,坚持正义不屈不挠,太子本来就不喜欢他,等到加上这件事,怨恨更加厉害。
正好鲍勋管辖区士兵休整有误期的,太子就暗中令中尉秉奏罢免鲍勋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授鲍勋为侍御史。
文帝即位后,鲍勋常常上奏“如今最要紧的,只是军事农事,宽待百姓,使百姓得到恩惠。
宫殿园林,应该把它放在后面。
”文帝准备外出打猎,鲍勋使车马停下来呈上奏章。
文帝亲手撕毁他的奏章,仍然专心打猎,中途休息时,文帝问身边的大臣说:“打猎的乐趣,同欣赏音乐相比,哪一种快乐?”侍中刘晔回答说:“打猎超过音乐。
”鲍勋趁机秉奏:“刘晔巧言谄媚为人不忠,这是阿谀奉承陛下的过分虚假的言论。
请让有关部门论罪以使朝廷清明太平。
”文帝愤怒得变了脸色,打猎结束回朝后,就外放鲍勋为右中郎将。
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等大臣一同举荐鲍勋担任御史中丞。
文帝不得已而任用他,百官既尊敬又害怕,没有不表现出恭敬的样子。
黄初六年秋,文帝想征伐吴国,鲍勋当面强谏。
文帝更加恨他,贬鲍勋为治书执法。
文帝从寿春回来,驻扎在陈留郡地。
太守孙邕进见文帝后,出来拜访鲍勋。
当时军营墙壁还没有完成,只立了标记,孙邕绕道而不走正路,军营令史刘曜要论处他,鲍勋因护城河和城墙没有完成,解除了对孙邕的论处,也没有向上级举报。
大军回到洛阳时,刘曜犯了罪,鲍勋秉奏罢免刘曜官职,刘曜却暗中奏表鲍勋私自解除对孙邕的论处一事。
文帝下诏书说:“鲍勋指鹿为马,逮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
”廷尉依法定罪:“判罪五年。
”三官反驳说:“按照法律罚二斤黄金。
”文帝非常生气地说:“鲍勋没有活的名分,可是你们竟敢纵容他!”太尉钟鲧等大臣一同为鲍勋求情减罪。
文帝不答应,于是杀了鲍勋。
鲍勋修性养德,廉洁好施,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鲍勋死后二十多天,文帝也死了,没有谁不为鲍勋叹息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