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行社案例分析

旅行社案例分析

1.53 名游客在寒风中被“晾” 6 个半小时由南京某旅行社组织的53名游客,于1998年9月13日凌晨许被“晾”在高速公路上长达 6 个半小时,饥寒交迫。

但是安排这次行程的旅行社经理至今拒绝道歉,反而满不在乎地说:“有事你们告去。

”9月12日,香港歌星谭咏麟在上海举行演唱会。

这家旅行社在当地报纸上打出广告,组织歌迷到上海观看演出,并可当夜返回。

歌迷每人交了160元交通费及购买门票数百元,参加此次旅游的共有53 名游客,乘坐一辆破旧的大巴兴致勃勃地赶往上海。

晚上11时30分左右,歌迷们看完演出后离开会场,却发现自己的车上没有座位,经了解才知道旅行社同去的另一辆面包车空调坏了,乘客们都挤到大巴车上,结果协调了半小时,到零点左右,大巴车才踏上返程。

游客们反映说,凌晨 2 点左右,车到无锡、苏州交界处,许多游客都到一股焦味,接着车就开不动了。

司机、导游先后下车察看,但没有任何人向游客解释,直到两个小时后即凌晨 4 时左右,游客才被告知车坏了。

由于刹车系统损坏,沪宁高速公路交警队无法将车拖走。

交警考虑到高速公路上车速太快,而这辆车尾灯亮度不够,要求大家都要离开车,站到隔离栏外的斜坡上。

众人又冷又饿,在寒风中发抖,苦苦等待旅行社派车来接。

但直到13日上午8时30分,这家旅行社才派来一辆“跑起来浑身抖”的旧公共汽车,将冻了一宿的游客接走。

愤怒的游客到达南京后,随即来到该旅行社向总经理反映情况,但直到第三天下午,游客们才见到该社负责人。

游客要求旅行社通过新闻媒体公开道歉,并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伪劣商品两倍赔偿的条款,给予每名游客300〜400 元的赔偿。

总经理表示:此事纯属意外事件,旅行社只参照长途客运业的有关规定,赔偿每位游客30〜40元。

在走访该旅行社总经理时,他认为汽车中途抛锚责任百分之百应由出租车公司来负。

(分析)本例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实例,该旅行社组织的这一次旅游活动是相当失败的,其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责任感,缺乏严密的组织协调能力,出现旅行社与旅游汽车公司互相扯皮的现象。

1.该旅行社在组团一开始就缺乏认真的态度,没有与汽车公司协作好,游客刚一上车就能闻到一股焦味,这就是可能造成投诉事件的开始。

2.在出了问题后,没能及时与游客沟通,没能向游客解释原因,及时道歉。

当游客被困于沪宁高速公路的时候,旅行社应及时派车接回游客,减少恶劣的影响,可是该旅行社直到次日才派车将冻了一夜的游客接回。

3.游客向旅行社提出索赔是合理的,旅行社负责人却对此不屑一 可充分反映出该旅行社管理应加强, 应提高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2.变化例1: 1999年7月,团中央举办“第2届全国手拉手夏令营”活动,由各地共青团委 协办,主要是在延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此次活动是由陕西 Q 旅行社国内部承办;当时正 逢旅游高峰期,客房与用车都十分困难,再加上活动旨在让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接受教育, 所以接送车全是军用大轿车,住宿都是一般的招待所。

其他团都未有争议,然而海南团的 领队表示强烈不满,要求换车,换住宿,陕西 Q 旅行社在协调和解释无果的情况下,本着 “宾客至上”的原则,将其住宿换为三星级宾馆。

但由于用车实在紧张,无法换车,客人 表示谅解。

再加上导游的服务无微不至,与大多数团员相处十分融洽,使此次旅游圆满结 束。

例2: 1997年10月,洛阳GJ 旅行社接待了 JBW 一 9710日本旅游团,委派导游谢某 为全陪随团服务,谢某为提取回扣,向客人建议将原定餐食改为“洛阳水席”,并进行了 言过其实的夸张宣传,当客人询问是否需要增加费用时,谢某答复水席标准不会超过原定 餐饮标准。

但当客人面对“洛阳水席’’的汤汤水水时,发觉与谢某宣传的不相符,连呼 上当。

不料,第二日,谢某又向游客宣布,因“水席”标准超过原定标准,故需加收少量 餐费。

对此,部分团员表示不满,但因已食用了“水席”,不得不交出超支餐费。

事后,游客投诉该旅行社。

谢某则称,为了使客人品尝地方风味,作了夸张的宣传, 但动机是好的,而客人食用“水席”加收餐费理所当然,并无不妥。

(分析)—旅行社接待旅游团,是有销售合同和产品规格的;组团社与接团社之间,也是有委托、 有确认、有合同关系的。

在此基础上层开的整个旅游团的旅游活动,其基本框架和主要细 节也都是事先确定的,应该按计划、按合同、按规矩和约定进行。

但这并不反对或绝对排 斥变化,因为变化也许是应急,也许是适应特殊情况。

那么,变化有没有规则呢?从本例 看,似乎应该强调几点。

1中换了住宿条件,是团队强烈要求的,虽然未必合 但却照顾了游客生活的特殊需要, 与旅游的基本属性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作相应调整,无疑是对的。

例 2 积极倡导,并以提取回扣为目的,既违背了办事规则,也违背了导游的职业道德,是必须禁止的。

2.作出变化的决定应有协商一致的基础和一定的批准权限。

例 1中的变化由旅游团以上几点 ___ 1.变化的宗旨是宾客至上。

例乎本次活动的主旨和举办者的初衷, 及“宾客至上”的基本精神相一致, 中改换用餐,是导游谢某主动建议,领队提出,代表了旅游团员的一致意见;旅行社进行了协调与解释,并在沟通的基础上作出变化的决定,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例2中的变化由带团导游私自动议,并“进行了言过其实的夸张宣传”,且先承诺“不会超过原定餐饮标准”,后又宣布因为超过了标准,“需加收少量餐费”。

旅游者并不满意改换的餐食,也不需要这种变化,甚至“连呼上当”,此时还要旅游者再花额外的钱,当然会怨声载道了。

3.导游因回扣的诱惑,私自增减、变换原定安排,当属严格禁止之列。

导游肯定为这些策划好的变化事先找好了一千一万个理由,个个理由都可能会披上华丽的外衣,什么“宣传民族文化”、“品尝地方风味”、“体会风土民情”、“观赏特色艺术”等等,但有两点是实实在在的:一是导游实实在在地拿到了回扣,二是游客实实在在地增加了负担。

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导游的积极鼓励和“言过其实的夸张宣传”,所有这些,决不是用一句“动机是好的”所能搪塞的。

2.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应相符西安某旅行社在国庆节期间组团前往宁夏沙湖。

这个团为标准团。

事先其领队曾对游客讲过旅游地的地陪人员紧张,旅游服务水平还不高,请大家有所准备。

该团到达宁夏后, 行程安排得比较紧,地陪在没有跟大家商量,也没有和领队、全陪核对的情况下,便向大家宣布行程,致使其中一个旅游项目没有宣布,引起游客不满。

当晚又在没有了解准确到站时间及换车车次的情况下,就向游客宣布,游客提出质疑,且对到站时间及提前离开表示极为不满,当晚便与地陪发生争执。

经全陪调查,原定列车已被取消,这次列车准确到站时间改为早6:50(原以为凌晨4点)。

尽管如此,因为地陪的表现及在与游客争执中语言欠妥,致使游客返回后对此地陪提出投诉。

(分析)1.首先,没有按导游工作程序进行,车、票及景点应先与全陪、领队核实后再向游客宣布;第二,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例如车票具体时间及车次变化等情况,应在调查询问清楚后再告诉领队和全陪,由他们向游客说明情况;第三,导游人员不应与游客当面争执,更不能出言不逊伤害游客。

2.旅游日程安排好坏,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旅行社产品的质量,换言之,当旅行社推出自己所设计的旅游线路,加之合理的日程安排,旅游者认为此线路具有吸引力,才有参加此行之意。

在旅游线路日程安排上应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重复经过同一旅游点,点面距离适中,择点适量,旅游点顺序合理,特色各异。

3.旅游产品的生产是需众多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其中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的选择正确与否,是保证产品生产与销售质量一致性的根本保证,地接社必须遵守合同,讲究信誉,这样才能保证旅行社的利益和游客的利益不受侵害。

地接社的声誉决定旅游者对他的信任程度,从而直接影响组团社的销售能力,而地接社的偿付能力又是双方合作的经济保障。

3.超级旅行团,旅行真是难四川ZL 旅行社承办的由成都发往昆明的“蓝叶号旅游专列五日游”,组团人数逾千人,是旅行团里的“巨无霸”,但缺点却无处不在,致使游客怨声载道。

首先,无端耗费时间。

由于此团是一个超级旅行团,抵达昆明后,仅来火车站接客的大客车就达二十多辆,还要求统一行动,因交通拥挤不堪,光编队过程便多耗费了游客一个多小时。

而且,大型车队行驶起来并不快,比正常行车多花半个小时,导致游览景点的时间大大缩短。

其次,吃饭也成了大问题。

在“七彩云南”吃自助餐时,因人太多分两轮轮换吃,由于旅行社负责人安排不当,吃饭场面混乱,浪费惊人,气氛紧张,以致最后一批客人吃饭时无碗可拿、无饭可吃、无菜可夹,只有乱哄哄地胡抢。

再次,组织工作漏洞大。

团队下榻滇池边的福保文化城时,居然有二三百人安排不上铺位,第二天又因双方接待单位闹矛盾,大队人马被迫搬出福保文化城,被安置在荒郊野外并非二星级标准的疗养院。

在“世博会”吉鑫园大宴会厅里集体进餐时,组织方竟要求游客以不进餐方式向接待方施压,游客成了双方纠纷的筹码。

而且,因人太多导游已形同虚设,几乎见不到导游的身影了。

(分析)1.营销超级旅行团要慎之又慎。

超级旅行团声势浩大,规模庞大,具有很好的市场轰动效应,对于宣传旅游,树立企业形象,推出旅游产品都颇具优势。

但营销这种“巨无霸”有许许多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在我国现阶段的基础设施条件下,千余人的吃住行要整齐划一,还要快速优质,相当困难;大部分景点还不适宜于千余人同时到达、迅速散开、同步离去的要求;再加上部分地区管理的低效率,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极有可能乱成一锅粥。

如本例所述,“编队过程便多耗费了游客一个多小时”、“行车多花半个小时”、吃饭“乱哄哄地胡抢”、住宿“二三百人安排不上铺位”,以及“导游已形同虚设”等等,均属团队规模过大,要求机械呆板,管理效率不高所导致的直接结果。

除此之外,人多则易乱,乱则易躁,躁则多纠纷。

因而违背了我们组织超级旅行团的目的,容易由此砸旅游企业的牌子,砸旅游产品的牌子。

2.超级旅行团的内容可有所选择。

我们认为:如果接待能力有限,游景点容量不大,则不妨在超级旅行团的旅游主题及内容安排上有所选择,选择那些气氛喧闹热烈、旅游容量高的项目,如庙会,庆典,草原采风,某些文艺、体育项目等。

3.在接待方式上可以有分有合,以分为主。

接待超级旅行团,可由数家甚至十数家旅行社接待,或分为数个甚至十数个小团队接待。

在总体安排上,不必强调整齐划一、统一行动,可安排1〜2个集体项目以示隆重并烘托气氛,主要活动分散进行、穿插安排。

通过这种统一规划之下的有分有合,取超级旅行团之长,避接待安排能力之短,效果也许会好。

4.超级旅行团列车之上的安排应有所强化;组成“旅游专列”之后,列车上的长途旅行为旅行社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提供了空间,也是游客取得良好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行社应根据列车的特点和途经路线,利用列车广播、各车厢列车员、导游等,积极组织有分有合、相互呼应的娱乐项目,以凝聚游客,活跃气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