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答案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攒、拗、确凿、轻捷、相宜、方正”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家作品,理清文章层次。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三味书屋》选自《》。

2.扫除文字障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注上字音,解释“人迹罕至”)缠络豁觅食渊博确凿菜畦油蛉桑椹珊瑚攒斑蝥秕谷书塾蝉蜕盔甲蟋蟀收敛拗脑髓倜傥锡箔宿儒竹筛臃肿金叵罗人迹罕至3.指定学生朗读课文。

4.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5.布置作业①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三遍。

②熟读全文三遍,并反复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课堂展示:1、课文朗读。

2、听写生字词。

课后反思: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合作探究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确实我的乐园。

”一句,“似乎”“确凿”语意是否矛盾?为什么?3、朗读第2自然段,从下列角度思考,作者写了什么?(1)从句式上看:(2)从描写的范围来看:(3)从描写的对象来看:(4)从观察的角度来看:(5)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4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5、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6,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课堂检测阅读第二自然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3)那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是多么令人心动啊!()2.本文运用多种感觉写景,请根据要求从语段中摘录例句(一句即可)。

(1)写视觉的:(2)写听觉的:(3)写味觉的:3.作者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这些美丽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是从哪些角度写的?写了那些季节的景物?请举例说明:4.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A.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

B.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C.从美丽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

D.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

5.文章连用两个“不必说”意在说明()A.开头所写的景物不是主要的,“单是”后面所写的景物是最主要的。

B.这是用欲扬先抑的写法,着重衬托所写的景物。

C.这种撇开的手法,先对园中的景物作粗线条的勾画,为下文具体描写“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作铺垫。

D.这里运用排比,写出百草园中最主要的景色及其迷人程度。

6.详写园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特别是详写何首乌,其作用是表现儿童的__________心理和对______ ____的热爱。

7.文段中“不必说”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8.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你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感情?9.这段文字中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10.请同学们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写一句话。

11.文中哪个句子可以表明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的感受?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12.“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似乎”“确凿”矛盾吗?13.百草园不仅有美丽的景物,还有有趣的事情可做。

请概括四件事。

课堂展示1、合作探究的结果。

2、课堂检测的内容。

课后反思: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第九自然段在结构上和表情达意的作用2、体味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生活,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3、探究两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1、齐读第九自然段,体会它在结构上和表情达意的作用2、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分小组展开讨论)(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位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3)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4)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理由是什么?3.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4、三味书屋的乐趣与作者在百草园时所体会到的乐趣相同吗?(讨论后各抒己见,说“异”说“同”都行,有道理就可以。

)5.作者记叙了在三味书屋里发生的几件事?6.你认为“我”在三味书屋里读书生活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7.鲁迅一生都勤奋努力,但他小时候却趁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做游戏、画画,你怎样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作为学生的你,今天你会怎么做?课堂展示1、积累鲁迅的名句2、挑战鲁迅:你也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述某件事情的经过,并用上一系列动词。

3、合作探究的结果。

课后反思: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2、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

3、记叙中的伏笔与照应。

自学指导1、课文助读林海音《城南旧事》序言摘录虽然我和父亲相处的年代,还比不了和一个朋友更长久,况且那些年代对于我,又都是属于童年的,但我对父亲的了解和认识极深。

他溺爱我,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专制,但是我也得原谅他与日俱增的坏脾气,和他日渐衰弱的肺病身体。

在别人还需要照管的年龄,我已经负起许多父亲的责任。

我们努力度过难关,羞于向别人伸出求援的手。

每一个进步,都靠自己的力量,我以受人怜悯为耻。

我也不喜欢受人恩惠,因为报答是负担。

父亲的死,给我造成这一串倔强。

细细想来,这些性格又何尝不是承受于我那好强的父亲呢!读了上面这两段文字,你就会明白作者写了《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的用意了,你也会在作者的叙述中得到启迪和感染。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肿胀.()叮嘱.()恐惧.()骊.歌()花圃.()徘徊..()麻渣.()..()玉簪.花()掸.子()咻咻3、和作者牵牵手本文作者,作家,体裁是,选自。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

课文在写“眼前事”的同时,也写了“往事”,读课文,把这两方面事的线索填写出来。

眼前事:新建的大礼堂里举行毕业典礼――钟声响了______――______上台――_______向家里走。

往事:六年前爸爸参加我们学校毕业学生同乐会――我因______被打――爸爸要我给______寄钱。

2、填写伏笔在叙述时为了使情节清楚,一般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请根据文中的照应写出“伏笔”的句子。

(1)、妈妈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__________”是后面写爸爸爱种花的伏笔。

(2)、在医院,爸爸说:“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________”是后面写爸爸因“我”赖在床上不爱上学而惩罚我的伏笔。

(3)、“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是后面写________的伏笔。

(4)、医院里,“我”请爸爸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爸爸看着我,摇摇头,不说话了”是__________的伏笔。

3、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

含义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作用_______。

4、课文中,“我”从爸爸的一席话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和眼前事的思考。

阅读下面爸爸的三句话,看看课文中哪几件事与这三句话相照应。

(1).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2).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迟到!(3).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课堂展示1、课文朗读。

2、自学指导4.3、合作探究内容。

拓展练笔父爱如山,我领略了它的沉稳与厚重。

仿写:父爱如……(如大海,阳光、月光、春风、春雨……)课后反思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

2、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

3、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合作交流1、本文双线并行,请你找出文章的两条线索。

结合“毕业典礼”这条线索,按毕业典礼前、毕业典礼中、毕业典礼后,给全文划分结构层次。

2、“花”在全文中出现过几次,分别找出来,它在结构中起怎样的作用?3、体会情感(1)、按下面的要求填写事件内容。

A、爸爸对“我”要求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

答:事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B、爸爸内心对“我”冷暖、苦乐的关爱。

答:事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爸爸的爱使“我”认识到不能懒惰,要严格要求自己。

答:事件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方法指导:可以在文中叙述爸爸对“我”、对别人的态度以及爸爸的业余生活等方面进行概括。

)A、爸爸对“我”表面上________,实际上却_______;鼓励孩子_________。

B、爸爸很重感情,听到_____,便急得吐血。

C、爸爸特别爱花,每天____。

所以,爸爸是一个______的人。

(3)、文章表达了爸爸对女儿怎样的感情?4、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讨论下面的问题。

(1).前一部分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我”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5、揣摩语言本文语言含蓄,含义丰富。

请揣摩下面的句子,体会其含义和作用。

1、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答:含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

2、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答:含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

6、联想写作(1)、根据示例进行仿写①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无论什么________,只要______,就_______②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___________,我何曾_____________③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向你投过来。

____的眼光,______向_____投过来。

④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奔向学校去。

_______怀着_____心情,_________⑤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

____________催促着我。

⑥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