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概况 (1)第二节主管单位概况 (2)第三节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 (3)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6)第三章工程建设内容 (9)第一节改造方案的确立原则 (9)第二节设计依据 (9)第三节主要建设内容 (10)第四章环境保护 (17)第一节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7)第二节污染防治对策 (17)第三节生态休护 (18)第五章建设工期 (20)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1)第一节编制依据 (21)第二节总投资估算 (21)第三节编制说明 (23)第三节资金使用计划 (25)第四节资金筹措 (25)第五节贷款偿还计划 (25)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26)第一节结论 (26)第二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27)附表附图1.东湖广场鸟瞰图2.东湖广场二期工程平面3.环湖路纵断面设计图4.亲水平台剖面图5.东湖治理工程位臵图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县东湖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建设单位:**县建设局项目负责人:**建设地址:**县文源路以北,湖东大街以西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对东湖北岸和西岸的综合治理,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和城市园林景观。

主要工程内容:工程分为两大部分: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

其中:污水管道配套工程684m房屋拆迁工程3377㎡征用土地 6.084亩道路工程 4000㎡园林美化绿化工程 3799㎡亲水平台建设840m续建广场7920㎡公厕 1座路灯及灯饰项目总投资:1520万元,其中:1.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投资616万元;2.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投资 848.31万元;3.建设期贷款利息 55.69万元。

资金筹措计划:**县政府自筹资金610万元,申请贷款910万元。

贷款偿还计划:项目还款期共计15年,其中宽限期以5年计算,宽限期内每年偿还贷款利息55.69万元;还本期10年,每年等额偿还本金91万元及当年的利息55.69~5.57万元(各年不等10年内平均每年偿还利息30.63万元) 。

工程建设进度计划:7个月第二节主管单位概况**县建设局是县政府主管全县城乡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全县城乡的规划、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建筑业、燃气业、勘察设计业的管理,多年来,紧紧围绕“建设让人民满意”为宗旨,以“提升城市功能档次、优化人居环境”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相继完成了醋都广场、东湖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了污水截流泵站,截断了几百年来流向东湖的污水;实施改造完成紫林路一、二期工程、凤仪街改造工程、森泰大街改造一期工程、榆古路县城段改线工程,使县城路网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完成307国道、紫林路绿化美化工程、县城便道改造铺装工程、白石河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使县城环境面貌得到提升;实施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和城吴柳退水渠清淤砌坝工程,使**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县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具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县级城市。

实施完成自来水扩容、集中供热增容、煤气管网延伸,城市保障能力逐步加强,路灯建设弥补了多年的历史欠帐,实现与路网建设的同步发展。

同时在经营城市战略取得了多项突破,森泰大街打通、紫林路二期改造、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功地采用市场化运作建成;广告阵地经营权的拍卖,使城市无形资产经营权首次实现有偿转让;县城三条主要街道冠名权的公开拍卖开创了全省县级城市街道冠名权拍卖的先河。

通过多年来的奋力拼搏,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城市化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走在了全省县级城市的前列。

第三节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1.3.1编制依据1.**县建设局《东湖工程实施方案》、《东湖综合整治方案》2.《**县环东湖景区改造规划》3.**县人民政府清政办机(2004)23号《关于成立东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级的通知》4.《**县县城总体规划》(2002~2020)5.国家计委颁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7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指南》8《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9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10国家其他相关政策与规定11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1.3.2编制范围及要点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为:**县占地总面积525亩的东湖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

编制要点:〃项目建设的历史沿革及文化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工程建设方案〃环境影响措施〃总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社会效益分析〃存在问题及建议1.3.3编制原则1.充分体现和尊重东湖的历史文化地位,服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公园规划总体发展思路,符合现状使用功能及特色定位。

2.结合客观实际,综合分析东湖现状污染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方案,做到务真求实。

3.在技术可靠适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

4.造工程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体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东湖位于**县城中心区域**县城区内,是**县城内唯一的一所大型天然淡水湖泊,也是镶嵌在**县城一颗璀璨的明珠。

据**县志记载,此处原为一盆形洼地,内有水井1 8眼,明代末年,地下水位升高,城内有芹馥泉水长年不断灌入洼地,再加上白石河水涨,流入此处,久之,形成湖泊。

东湖湖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710米,东西宽520米,整个水域呈锅底状,水面面积约525亩,现水深平均3米,最深处4.5米,蓄水约80万立方米,是北方城市少有的城内天然湖泊。

东湖水面原来较大,60年代以前,熬盐填湖,使湖面逐步缩小,湖内盛产鲤鱼、鲫鱼。

解放后**县成立渔场,属**县水利局主管,负责东湖的管理和水产养殖。

1974年,东湖收归**省水利厅管理,“**县渔场“更名为“**省水产养殖试验场”。

1998年9月1日,东湖又正式移交**县管理,水域面积为现在的525亩。

历届政府都很重视东湖的开发建设。

1978年将东湖南岸砌成石坝,长430米;1984年又在西岸、南岸修建铁栏杆,长约600米。

1997在湖的东侧拆除部分单位房屋,打通修建了环湖路,砌筑湖坝,部分湖坝用草坪作护坡,在湖边种植了垂柳、灌木、草坪,还栽种了葡萄树,架起了600米长的葡萄长廊。

1999年,又紧靠通湖路,在东湖靠近东岸南北中心建起了县城的第一个公园一一东湖怡心园,公园总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总投资516万元。

公园砌驳岸65米,绿化面积4700平方米,主要有香波榭、怀远楼、金牛出水池、古井亭、母子鱼、喷泉等大小景点30余处。

2001年又在东湖北岸建起了三座景观风车。

2002年,在东湖西岸建设完成旧城污水截流泵站,将旧城区的污水由泵站提升后排入文源路污水管网中,解决了旧城区污水排入东湖的污染问题,但不能解决多年沉积的淤泥、杂物对东湖造成的污染。

2002年还针对东湖水位不断下降,水质日益恶化的这一情况,把东马峪村废矿井内的断层水引入东湖,对东湖进行了补水,解决了东湖水面日益下降的情形。

此时,东湖已被改造成为**县城区内最大的园林景观。

近年来,**县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功能档次,优化人居环境,进行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东湖是**县城中唯一的水体景观,东湖公园是**县城最大的城市公园,2005年县政府对东湖进行了总体规划,第一步对东湖湖水进行全面抽换,彻底改善东湖水质,第二步对东湖周边的环境进行治理,使东湖成为**县优美的城市景观和居民休闲的场所。

并将该项目列为**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之一。

2005年完成了一期工程,针对东湖水质问题进行了抽排、清淤,并重新补水,并形成了汾河—清泉湖—东湖—污水处理厂—汾河的循环体系,使“死水”变成了“活水”。

并对东岸、北岸堤坝进行整修加固,修建亲水平台,安装栏杆,沿岸结合地形铺设便道,修建花池绿地,建设大型灯光音乐喷泉,并对东湖东岸、北岸及文源楼进行亮化,改善了城市景观环境。

2006年准备再投入一定的财力,完成二期治理工程,并将二期治理工程列为2006年**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通过综合治理,使东湖成为**县的一座景观公园,更好地为城市居民服务,因此,有必要对东湖加紧实施改造,使其符合公园发展需要,全面地发挥公园的游憩功能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东湖二期治理工程是**县城总体改造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建设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第三章工程建设内容第一节改造方案的确立原则1. 改造工程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体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与城市整体生态和功能相适应,与城市发展和建设相适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2. 充分体现和尊重东湖的历史文化地位,服从东湖公园总体发展思路,符合现状使用功能及特色定位。

达到保护水体、优化环境、美化城市、为居民创造优良的生活、休闲、游憩场所的项目预期目标;3. 在技术可靠适用、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缩短建设工期。

4.尽量减少拆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加强对东湖水体的保护功能,加强对周围建筑的保护。

第二节设计依据1.《公园设计规范》建标…1992‟384号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4.《室外排水工程规范》(GB50014-2006)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1002)6.《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 14—87)7.《公共厕所建设标准》(DB11/t 190-2003)第三节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工程包括两部分:东湖北岸环湖路建设工程和东湖西岸综合治理工程。

1.东湖北岸环湖路工程建设(1)道路工程:在东湖北岸建设环湖道路,东起湖园五巷,西至现状森泰大街,全长500米,规划道路宽8米。

道路设计要求:①以总体设计为依据,确定路宽、平曲线和竖曲线的线形以及路面结构。

②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

③满足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④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

本道路为公园内主要道路,供园内浏览车、工程车、游人等通行,道路设计要满足机动车辆通行要求。

因此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道路的横断面型式为单幅路,主路纵坡小于8%,横坡小于3%。

路面设计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全年通车,减少车辆机件磨损,降低运输成本,有益于环境卫生与市容美观。

道路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

路面面层:上面层采用2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3cm中粒式沥青碎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