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和内能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小明闻到烟味,对爸爸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答案:C
解题思路:
小明的爸爸吸烟时,由于烟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则小明和妈妈也可以吸到空气中的烟,所以小明会说“你一吸烟,我和妈妈都跟着被动吸烟”,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无关。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A:将一滴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色了,这是因为墨水分子和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不符合题意。
B:磁铁本身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钉,不是由分子引力引起的。
不符合题意。
C:把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铅柱就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分开,恰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符合题意。
D:抽掉玻璃板后,可看到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
不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
3.有关分子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答案:D
解题思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
B: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正确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分子间作用力
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答案:B
解题思路:
A:春天柳枝摇曳,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B:夏天荷花飘香,是荷花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
C:秋天落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D:冬天瑞雪飘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扩散现象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答案:A
解题思路:
A:同一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一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将减小;故A正确;
B: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功;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是由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能量,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
D:水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和水的质量有关;故温度相等的1kg水
和100g水的内能不同;故D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内能
6.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答案:B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A、C和D: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这三种情况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
故B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内能
7.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
B.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D.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
答案:C
解题思路: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A、B和D:冬天晒太阳人会感到暖和;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变凉;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变凉;这三种情况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故不符合题意。
C: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内能
8.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
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
答案:D
解题思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搓一会儿就暖和,这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符合题意;
B: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这个现象中砂轮高速摩擦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C:在烈日之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这是热传递;
D:火箭在“熊熊烈火”的喷射中冲天而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内能做功。
符合题意。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内能
9.关于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答案:C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故A错误。
B:物体运动地越快,则物体的动能越大,这是宏观的,内能是微观分子的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无关。
故B错误。
C: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热运动的动能越大,则内能越大。
故C正确。
D: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只能说传递了多少热量。
故D说法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热量
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和内能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答案:C
解题思路: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距离越大,引力越大;当表现为斥力时,距离越大,斥力越小。
若分子间距离过大,则不再有分子间作用力。
故A错误。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故B错误;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故C正确;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但单位相同,故D错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