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 第17课 解放战争

Y 第17课 解放战争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国民党中的桂系军 阀逼蒋下野,李宗仁出任代总统。4月初北平和谈开始, 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最后国民党拒绝签署。
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
南京解放
江阴
湖口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 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国内: 标志着中国屈辱、分裂历史
的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 国即将诞生
(2)国际: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
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 的解放斗争
(3)思想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会考练习
(13会例)25.使北平获得和平解放的战役 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2春)10.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 统治结束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爆 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 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装备: 国民党:美国援助、日投降时 接收的物资 共产党:小米加步枪,没有飞 机、坦克、大炮很少
430 万人 130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战略
“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 的新民主主义地的国家呢,还是建立 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 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 斗争。”
——《毛泽东选集》第4卷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 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 史意义。
材料一:
“战后,(中国)要成立„„民主的政府„„将中国 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民主的新中国。” 材料三: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 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 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材料二: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外部 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在消灭中共才能完 成我们的任务! ——蒋介石1945年在国民党八大上的讲话
一党专制、内战独裁
一是经过八年抗战,全国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 家,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均有人反对战争 二是二战之后,和平是世界主流,英、美、苏国都 表示不赞成中国内战; 三是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抗战期间大都退到中国 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还 需要有一段时间。
•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采 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 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 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 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经历 了从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 再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过 程。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 人。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 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民工大车运输队,为 解放军运送军需物资
民工组成担架队,帮助子弟兵 运送伤员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共产党
1、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走革命道路;(方向)
2、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3、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保障)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灵魂)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核心)
国民党
1、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3、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2、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4、美援断绝,蒋美分裂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 召开了有中共和国民党以及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 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签订 的政协协议否定了国民党的 专制独裁,通过了《和平建 国纲领》,有利于实现人民 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
国共正式签订停战协定
1945年美军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 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7年6月
1948年8月
(1948.9--1948.11)
战 略 决 战
关门打狗
长 春
锦 州
沈阳
营口
(1948.11 -- 1949.1)
战 略 决 战
先取两头,再中间突破
碾庄
陈官庄 徐州
双堆集
(1948.11--1949.1)
战 略 决 战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1949、1、31
材料: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 间……如彼不能……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 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 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1947年夏战略 反攻时机成熟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战略反攻序幕:1947,6 挺进大别山


南京 武汉
2、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1947,6——1949,1)
1948年秋战 略决战开始
195 万人
373 万人
360 280 万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 方签订了《双十协定》,规 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新 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保证人民的权利等内容。但 是对于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 合法性双方未达成协议。
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国民党被迫接受和平建国的基本 方针,如果发动内战就在政治上处于被动地位。
北平
塘沽
先围而不打,再"瓮中之鳖" 天津
石家庄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名称 作战部队 战役时间 歼灭改 解放地区 编敌人 数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 1948.9—11 47万多 东北全境 月 军 人 淮海战役 中原、华 1948.11月— 55万多 长江以北 东解放军 1949.1月 人 中下游地 区 平津战役 东北、华 1948.11月— 52万多 华北全境 北解放军 1949.1月 人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依仗强大的武力支持和军队人数的明显优 势,对各个解放区发起了全面进攻。
中共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采取运 动战的方式,在八个月内歼灭敌军70多万人,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计划被粉碎。
青化砭、羊马河、 蟠龙镇、沙家店 战役——歼灭国 军三万
孟良崮战役— —国民党精锐 部队整编74师 三万余人
2、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1947,6——194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