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课件
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好学 好学 自主学 合作学 探究学 学好
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四个不等于”: 老师讲了≠学生听了; 学生听了≠懂了; 学生懂了≠会了; 学生会了≠会学了。
“超限效应”: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
而引起不耐烦、反抗的心理。
生本教育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结构
导入
教师讲授 先教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学习中 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 先做后学 • 先学后教 • 少教多学 • 以学定教
• 突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 突出学习:突出学生的学习、质疑、探究
生本教育著作:《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 《谛听教育的春天》
把生本践行的最好的老师—荆志强
在当前教育普遍存在教师累、学生苦、家长忧的现状面前,全 国生本教育名师荆志强老师,积极开展“生本教育”的创新实践,真 正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到教学的实处,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成课堂活动的主角,颠覆了传统 课堂,转换师生角色。把课堂变成剧场,小品相声的舞台,学生综合 能力在轻松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提高。创造了诸多教学奇迹,连续多年 高考均取得优异成绩。培养的学生不仅成绩优,而且口才好,能力强, 学生可以终身受益,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成绩,更是成长、成才。 他开展生本教育具体做法的书《幸福地做老师》已出版。
“依靠教” 的思想
以教师为中心 以“如何教”为主线设计教学 以教材和教学经验为依据
“依靠
课
学”的
改
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 以“如何学”为主线设计教学 以学情和学习目标为依据
“有教无学” (以教为本)
“以学定教” (以学为本)
以学为本
以学生为本 以学习为本 以学情为本
教是为了学, 教要促进学, 教是为了不教。
(能学会的自己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帮他学会)
• 突出合作:全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
(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突出探究: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学生 的潜能得到发挥和拓展)
对小学数学生本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数学生本教育的五种课型
生本教育
1. 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2.对小学数学生本的认识 3.生本教育实践的几个关键点
对生本教育的理解 一项培根工程的教育。
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 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一项培根工程的教育
插秧
抛秧
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
学习是学生的本能,教育只是使他们的生命更加的丰 富多彩,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生命为本,宗旨是激扬生命, 而不是控制生命,理想是让每个学生积极、快乐的学习, 素质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学生练习
教师 讲评 小结
后学
先教后学,师讲生听,教师布置-学生做
1
2
3
简单 独立 小组 导入 探究 交流
全班交流
点拨 效果 析疑 评价
先学
后教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科学自主,不教而教
生本教育使学生获得了学习
变“要我学” 为 “我要学”
• 机器没有动力不能开动,学生 学习没有动力读不好书。而动 力来源于“人生四大需要—— 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安全需 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生本 教育是学生获取“交往需要” 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最佳途 径。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学习 就主动了,老师、家长再不用 发愁了。
→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 练习课:老师出题→学生独立做→小组交流(发表意见、相互指
正、达到共识)→全班交流 • 知识整理:以一个单元为基础,学生自己整理出整个单元的知识
点及需掌握的内容 • 评研课:每单元学习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出一份习题,在小组内
相互考(交流)→老师收集整理出一份新试题让学生做 →全班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详细汇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会昌县白鹅中心小学 池俊坤
生本之父—郭思乐教授
郭思乐 ,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本教育的创始人。基础教 育学博士点负责人。研究方向基础教育学。享受国务院特 殊津贴专家。1989-90年作高级访问学者留学苏联教育科 学院。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组基础教育学科组成员, 全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 人才工程”培养指导中心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 博士点指导组召集人,博士生导师,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 授。他所倡导的生本教育,在全国和香港、澳门具有重大 影响,被认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 近年来着重研究生本教育的体系、相关哲学、课程、教材 等,特别探讨生本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均衡的 理论与实践。
把生本践行的最好的老师—荆志强
荆老师愉快地工作,成就了学生、发展了自己。2010年荆老师 被授予“江苏省镇江市学科带头人”称号,2011年,被列入 “江苏 省三三三工程培养对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 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成为全国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丹阳电视 台》《镇江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丹阳日报 》《镇江日报》《扬子晚报》《江苏教育报》《蛇口消息报》《中国 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诸多媒体都先后报道了他的 教改事迹。光明日报主办《考试》杂志把他作为封面人物专题介绍。 他也从一名普通的乡村老师先调入县城工作后又走进深圳特区,成为 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全国生本教育名师。
数学课堂存在的教学问题
•我们只考虑了怎样教而没有想怎样去学,没有让 学生作主人,这样就制造了后进生。 •老师总体讲的太多,但是大部分老师没有认识到 自己讲的太多,不可能靠老师说可以让95%的学生 达标,也就是整堂课让教师说是不行的。 •老师的一些教育价值取向不明确。
数学生本教育的五种课型
• 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方式 • 感受课:学生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感受,并完成自己的小研究,在全班汇报 自己的感受,不加于任何的评价。 • 新授课: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前置性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