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生物试题4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生物试题4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理综(三)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核酸也具有催化功能B. 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都需要搬运各自组成单位的工具C. 有些蛋白质具有调节功能,它们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D. 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种类均有差异【答案】B2. 蜜蜂种群中包括蜂王(2n=32,可育)、雄蜂(n=l6,可育)和工蜂(2n=32,不育),蜂王产生的卵细胞与雄蜂产生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然后发育成蜂王或工蜂,而未受精的卵细胞会发育成雄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蜂王与雄蜂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现象B. 蜜蜂体内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内都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C. 工蜂不育是因为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而不能产生可育配子D. 工蜂的遗传物质中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答案】D【解析】依题意可知:蜂王是二倍体,其卵原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会出现联会现象,而雄蜂是单倍体,其精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联会现象,A错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内,不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B错误;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工蜂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母本,一半来自父本,细胞质的遗传物质几乎来自母本,可见,工蜂的遗传物质中,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D正确。

3. 科学家在进行生物实验时所采用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或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氧气和淀粉C.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得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D. 萨顿先后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和杂交实验的方法得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答案】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D错误。

4. 有一显性基因仅在肝细胞中表达,决定某种酶的合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基因突变后,在肝细胞内表达出的酶空间结构可能不变B. 该基因内某个碱基对被替换,表达出的酶活性可能更高C. 该基因突变后,不会表达出肝细胞内特有的结构蛋白D. 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其等位基因也会随之丢失【答案】D【解析】由于多个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此该基因突变后,在肝细胞内表达出的酶的空间结构可能不变,A正确;该基因内某个碱基对被替换,表达出的酶的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其活性可能更高,B正确;该基因决定某种酶的合成,突变后,不会表达出肝细胞内特有的结构蛋白,C正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所以该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其等位基因不会随之丢失,D错误。

5. 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质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能力较强B. 从废弃的农田和盐碱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C. 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D. 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答案】C【解析】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大,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能力较强,A正确;废弃的农田和盐碱地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而且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从废弃的农田和盐碱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生物圈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C错误;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D正确。

6. 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系谱图,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上B. 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和甲病致病基因的来源完全相同C. 若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正常的概率为9/16D. 若Ⅰ-4是乙病基因携带者,则Ⅲ-13是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8【答案】C【解析】系谱图显示,Ⅱ-8和Ⅱ-9均正常,其女儿Ⅲ-13患甲病,据此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和Ⅱ-6均正常,其儿子Ⅲ-10患乙病,再结合题意“一种遗传病在自然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可判断,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综上分析,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A错误;若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Ⅲ-10的基因型为aaX b Y,Ⅱ-5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为AaX B X b和AaX B Y,可见,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源于Ⅱ-5,甲病致病基因的来源Ⅱ-5和Ⅱ-6,B错误;若Ⅱ-5和Ⅱ-6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正常的概率为3/4A_×3/4(X B X B+X B X b+X B Y)=9/16,C正确;只研究乙病,Ⅰ-3和Ⅱ-8的基因型均为X B Y,若Ⅰ-4是乙病基因携带者(X B X b),则Ⅱ-9为1/2X B X B、1/2X B X b,进而推知:Ⅲ-13是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D错误。

【点睛】遗传系谱图题的解题技巧(1)遗传系谱图的解题思路①寻求两个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②找准两个开始:从子代开始;从隐性个体开始。

③学会双向探究:逆向反推(从子代的分离比着手);顺向直推(已知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可直接写出基因型;若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先写出基因型,再看亲子关系)。

(2)对于系谱图中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首先要以系谱图中“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所生的子女中出现了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的家庭为切入点,依据“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 、“有中生无”为显性(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的) 判断出该病的遗传方式,再结合系谱图写出双亲的基因型,最后求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如果是两种遗传病相结合的类型,可采用“分解组合法”,即从每一种遗传病入手,算出其患病和正常的概率,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从而获得答案。

二、非选择题7. 某同学设计了三套实验方案(见下表),用于验证酶的高效性或专一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案一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方案三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不可行(2). 违背单一变量原则,A组反应条件应为常温(3). 可行(4). 该方案能说明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5). 不可行(6). 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都属于蛋白酶,都能催化底物水解【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题意呈现的实验目的和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明辨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在此基础上,围绕“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的内涵”等相关知识,对相关问题情境进行解答。

(1) 验证酶的高效性,自变量是催化剂的不同(如:过氧化氢酶和氯化铁溶液),反应条件是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

可见,方案一不可行,因为违背了单一变量原则,A组反应条件应为常温。

(2) 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若验证酶的专一性,自变量应是酶的种类不同或底物的不同。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

方案二是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的酶对同一底物的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进行对照。

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产生还原糖,蔗糖酶不催化淀粉水解,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证明酶的专一性,因此方案二可行。

(3) 方案三中的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都属于蛋白酶,都能催化底物(蛋白质)水解,进而导致蛋白块变小甚至消失,因此该方案不可行。

【点睛】①验证或探究酶具有高效性:高效性是一种比较性概念,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高效性。

因此应设置酶与无机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率的对照。

②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因此验证或探究酶具有专一性,可设置一种酶对不同底物的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的对照,也可设置不同的酶对同一底物的化学反应的催化效果进行对照。

8. 图1为在水分充足的白天,测得某植物幼苗的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强度和气孔导度(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的日变化趋势曲线;图2是某兴趣小组取株高、生理状态等相近的该种植株若干,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内进行的实验示意图,已知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测量装置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测导致12:00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C02供应不足,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药物AMI可以明显减小气孔导度,有利于植物度过干旱环境,但使用AMI同时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阶段。

(4)下表为图2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序号2〜7所对应的实验前后CO2浓度的变化值表示的生理指标是12h内_____________,在第_______组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给植物以光照和黑暗各12h处理后装罝中的C02浓度保持不变。

序号温度/(℃)光照强度(%) 开始时CO2浓度(%)12h后C02浓度(%)植物叶片数1 25 0 0.350 0.368 52 25 10 0.350 0.350 53 25 20 0.350 0.332 54 25 40 0.350 0.289 55 25 60 0.350 0.282 5【答案】(1). 气孔导度(2). 不正确(3). 12:00时气孔导度最大(4). 暗反应(5). 植株的净光合作用量(6). 3【解析】试题分析:对比分析图1中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

图2中密闭玻璃容器内的植物幼苗,在光照强度为零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容器内C02的变化量反映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C02减量;光照强度大于零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容器内C02的变化量反映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C02量与光合作用吸收的的差值。

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从图示和表格中提取信息并围绕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1)分析图1曲线可知:蒸腾速率随气孔导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气孔导度的减小而减小,说明直接导致蒸腾速率变化的生理指标是气孔导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