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三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四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五金属及其化合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七化学反应与能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八化学平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十电化学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十一有机化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展示】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
(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了解溶液的组成。
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
(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金属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单质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根据酸根分为含氧酸、无氧酸根据电离出H +数目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根据电离程度分为强酸、弱酸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微溶性碱和难溶性碱根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弱碱根据电离出OH —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酸碱根据阳离子可分为钠盐、钾盐等根据酸根分为硫酸盐、硝酸盐等根据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复盐等根据成盐的酸碱性可分为强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等盐化合物无机物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醇、酚醛、酮羧酸、酯卤代烃烃烃的衍生 物物质纯净物混合物|要点扫描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 、H 2SO 4等,因为液态HCl 、H 2SO 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 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
如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NH4+、OH—,不是由SO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
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
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烟、雾、云、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烟水晶、有机玻璃等都是胶体,都具有胶体的性质。
;3.胶体粒子由于吸附作用可能会带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热点透视】热点题型【典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Na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的产物相同、NO、N2O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震荡后溶液呈红色热点预测【典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乙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备乙酸B.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在空气中生成Na2O2C.在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D.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可生成可溶性的Ca(HCO3)2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激光法蒸发石墨得到C60B.渗析法净化氢氧化铁胶体C.紫色的石蕊试液通过活性炭后变成无色D.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2.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36nm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不稳定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钢化玻璃和普通玻璃的成分不同B.“地沟油”危害健康,其主要成分是油脂C.华裔科学家高锟因“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讯方面”的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处的纤维成分是二氧化硅D.合金的某些性能与组成其纯金属的这些性能不同5.下列对氧化物性质和用途的推断正确的是( )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所有酸反应,又能与所有碱反应 、SO 2、NO 2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制备硅酸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6.纯净物X 、Z 、P 、Q 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某些生成物已略去),物质X 与P 之间的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通常状况下P 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若X 为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则P 既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化合物C.化合物Q 只可能是碱既可能为金属单质,也可能为非金属单质 -7.用数轴表示化学知识,并按某种共性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有简明易记的效果。
例如,根据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将物质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利用数轴的分类法可将其表示为0.01110难溶微溶根据这一分类法请回答:(1)将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粗略地表示在数轴上: 。
(2)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 2SO 4、KCl 、Na 2SO 3、Na 2CO 3、NaCl 、NaOH 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方案I :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Ⅱ:将它们按照钠盐、钾盐和其他化合物进行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①根据实验方案I 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l 、NaCl 溶液的PH 等于7, H 2SO 4溶液的PH 小于7,Na 2SO 3、Na 2CO 3、NaOH 溶液的PH 大于7。
由此有些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Na 2SO 3、Na 2CO 3与NaOH 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为什么。
②在方案I 中,某同学发现盐类物质中的KCl 、NaCl 两种物质,它们在与其他物质混合时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你能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区分这两种物质吗 、。
③在方案II 中,三种钠盐用其他化合物中的 可加以区分,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六种物质分为Na 2SO 3、Na2CO3、NaCl、NaOH和H2SO4、KCl两类。
在用H2SO4鉴别四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SO3和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难题吗。
8.中学中常见的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C+D+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是铁,B是稀硝酸(过量)且A可溶于C溶液中。
则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若C、D为气体,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C是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弱碱性,C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当D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专题二化学用语和化学计量【考纲展示】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9.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知识回扣】知识网络化学用语与化学计量要点扫描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容易遗忘的实验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烧杯、药匙。
2.容易遗忘的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转移→定容→摇匀→倒出装瓶。
!3.容易忘记的容量瓶使用方法(1)容量瓶使用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简称“查漏”)。
“查漏”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盖好瓶塞,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容量瓶倒转过来看瓶口处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将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度,重复上述操作,如果瓶口处仍无水渗出,则此容量瓶不漏水。
若漏水,可以在瓶塞涂点凡士林。
(2)要选择规格合适的容量瓶。
①常见容量瓶的规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