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自我保健知识(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加大,不少教师出现了焦虑、不安、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
如何进行心理调节,做好心理的自我保健,是每位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
一、不良心理的危害
长期过度焦虑、忧伤、愤怒、憎恨、悲愁、恐惧、苦闷、不安、沮丧、嫉妒、耻辱、痛苦、不满等不良情绪会引导起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过分地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内分泌腺,使人体失去身心平衡。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高血压病人的研究表明,病人病前不良的个性,情绪特点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占74.5%;许多研究也表明,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的持续存在,会使高级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的机能降低,与此同时,也会使比较低级的神经中枢的机能反应亢进,从而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的不正常,如胃酸分泌过多,酸度增加,从而引起胃粘膜糜烂。
胃部肌肉紧张性增强,蠕动增加,供应胃和十二指肠血液的血管痉挛,最后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癌症与情绪的相关性已被临床上的大量事实所证明,癌症患者在发病前大都有长期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或有严重的精神创伤、或有过度紧张和忧郁的历史。
我国古代也有“内伤七情”之说,认为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过度时,就会使人产生生理疾病,为什么不良的情绪会影响生理功能而发生疾病,因为人体是心理和生理两大功能统一的完整的生命体。
机体是通过心理和生理的统一活动,与外界和社会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是互为因果,互相作用。
二、不良心理容易产生的疾病
1、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2、紧张性头痛、心悸、胸闷。
3、失眠
4、抑郁
5、高血压
6、内分泌紊乱:如①月经不调②乳腺增生③功能性子宫出血
④子宫肌瘤等。
三、心理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1、保持心情舒畅。
当悲伤、愤怒、抑郁、忧愁等损害健康的恶性情绪纷至沓来时,我们如何化解它?心理学家给你推荐了以下的良方:
①做运动。
跑步、疾步、游泳等体育活动,是化解不良情绪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听音乐。
音乐可使人的大脑产生一种镇静安神的物质。
③睡一个好觉。
睡眠有助于克服恶劣的情绪,使人稳心定神。
④游览山水。
高天流云,绿树、青草、红花,都会伸出魔法之手,让你从坏心情中慢慢地走出来。
⑤大声哭喊。
找个僻静的地方,尽情地大声哭喊。
这种哭喊可使压抑的心理得到尽情宣泄,同时,由不良情绪产生的毒素也可通过哭喊释放出来。
⑥吃香蕉。
香蕉中含有一种可以帮助人脑产生5—羟色氨的物质,它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
⑦随它去,不管是工作之中的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就由它去,不要过多的考虑,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
2、保持和谐人际关系
校内有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家庭中有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以及其它亲属关系;校外有与学生家长关系,还有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容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和心境变化。
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使人烦躁不安,心情不舒畅,经常处于抑郁烦躁的心境;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则会产生愉快的反应、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处于恬静舒畅的心境,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呢?
①知已。
充分了解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②知彼。
对与自己经常相处的人,尽可能了解他们的性格、兴
趣、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多个方面的特点。
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
对待别人,切不可斤斤计较于小事,更不能过分苛求。
③严已宽人。
尊重人,理解人,谅解人,而不苛求于人,并且乐于助人。
这样与人相处,关系自然容易和谐,心情也随之舒畅。
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④常饮“四君子汤”: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君子不争、小人不让;君子和气、小人斗气;君子助人、小人伤人。
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处之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抗病能力。
善良是心理养生的高级营养素。
3、拥有阳光心态
①要有一颗平常之心。
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优秀一些再优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学兼优。
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
”
②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是完美,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所以我们要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
这样我们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
③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
如果我们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渴望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知感动……。
你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
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
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快乐的学生。
4、淡定对待个人名利与得失。
大多数教师视职称的评聘、评优评先等为荣誉和动力,但也给教师们的人生平添了几多体验与心灵磨炼。
春日不因我们的喜欢而长驻,冬日不因我们的厌倦而速去,太阳不因温暖而长照,月亮不因凄冷而隐退,苗儿不因心急而速长,花儿不因无意而不开,四时运转,生长收藏,周而复始。
从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不难悟出人生之大义—“淡定自然”。
对于个人的名利与得失,同样需要“淡定自然”之心,不去刻意强求什么结果,凡事发自于心,反躬自问,尽心尽力做好应做的每一件事情。
正如哲人所说:“成,人将与我以美誉,我当笑纳而戒骄;失,人将与我以建议或抱怨,我当吸取其合理、而戒馁。
“淡定自然”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更是一种修养与境界,也是解除痛苦的金钥匙。
5、掌握息怒技巧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遇到令人生气的事,如同事做了伤害自己的事情,学生对自己不够尊敬,无故被领导训斥等。
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如果不会自控,就难免影响工作和生活,产生冲突。
因此,掌握一些自我息怒的技巧十分重要。
①忍耐五分钟。
当你意识到要动怒的时候,花五分钟冷静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猜测一下对方的感受,以此来消气。
一旦你熬过这五分钟,怒气便会逐渐消逝。
②运用3法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尤里教授提出了能自我息怒3项法则。
“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
”降低声音,放慢语速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胸部向前挺直,就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
③闭口倾听。
当别人的想法你不能苟同;而一时又觉得很难说服对方时,就闭口倾听。
④转移注意力。
一旦察觉到什么会引起愤怒,应当尽量避开,而去做一些令自己愉快的事情。
⑤推心置腹的交谈。
交谈可将心头的怒火发泄出去,比如,找一位博学多识的朋友,他会对你进行分析劝导,从而使你的怒火得到化解。
甚至可以引导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或同一个人。
美国生理学家的实验研究证明,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其
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
生气时生理反映十分强烈,体内分泌的物质更具有毒性。
因此尽量少生气,最好不生气。
6、保持睡眠充足。
睡眠对于保护人的心理健康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活动是很重要的。
①合理的睡眠应该是每夜睡足7—9小时。
②姿势最好为右侧卧位,因右侧卧时心脏在上,受不到压迫,有利于血液的搏击。
③睡眠之前必须保持思想安静,情绪平和,切忌忧虑、恼怒。
④睡前高度用脑的娱乐应有所节制。
如下象棋,打扑克、打麻将之类的娱乐,玩一二小时或许有益,但时间太久或通宵达旦,就会使人头昏眼花,难以入睡。
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长时间在牌桌和棋盘上争头、容易诱发心绞痛,血压升高,甚至发生脑中风。
⑤睡前不喝咖啡、可口可乐和巧克力,不抽烟。
7、面对现实,淡泊宁静。
要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甘为人梯的精神。
努力工作但不苛求至善尽美,不为力所不及的事懊恼,不为功名利禄所累,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切。
总之,心灵平静了、心理就平衡,生理就稳定、病理就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很快重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