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六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第四课时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内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教学目的:教育学生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你们的成长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关每家庭的兴衰。

小行为成就大事业,良好的行为的养成影响每个人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能让同学们健康成长,下面有以下建议,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勉!二、讲解具体内容1、自尊自爱,注重仪表(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报,睡前刷牙、洗脸。

(2)饭前便后洗后。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

(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2、诚实守信,礼貌待人(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以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因。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4)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

(5)自觉使用礼貌用语。

(6)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7)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要诚恳。

(8)不打架、不骂人。

(9)不给同学起绰号,不直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3、遵规守纪,勤奋学习(1)上下楼梯,轻声慢行,靠右边走。

(2)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3)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4)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情当天做完。

(5)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4、孝敬父母,勤劳俭朴(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

(2)体恤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帮父母干一些务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尊重别人的劳动。

(6)爱惜学习用品。

(7)有随便向家长要钱。

(8)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

(9)节约用电、用水。

(10)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

5、严于律纪,遵守公德(1)自己的事情尽力自己完成。

(2)听到别人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3)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4)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5)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6)观看比赛要文明喝采。

(7)在公共场合要遵规守纪。

三、总结谈话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撑起一片蓝天,点亮时代的航灯,放飞理想,展翅翱翔。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学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二、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三、讲授新课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2、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出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它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3、不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的后果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生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

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优劣机,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

这8个人也都是从小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有的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做起。

5、指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A、良好习惯,良好行为的养成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培养训练。

预防不良行为必须从小抓起;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具体的小事抓起。

小事不小。

小时不抓,就演变成大错。

教育无小事;B、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良好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环节。

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接班人。

D、《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做到:自尊自爱,注重中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以高尚道德。

四、结束语:祝:每一位同学都成为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六课时小学国防教育教案第一课空袭作战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袭作战的意义、任务,历史变迁及反空袭策略。

2.了解我国空军现状,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和平,捍卫和平的思想感情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启发。

1.教师播放一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空袭作战的影片片段,让学生欣赏。

2.提问:在这些战争场面中对敌人实施打击的主要方式和使用的武器是什么?(空袭、战斗机)3.导入课题——空袭作战。

(板书)(二)、空袭作战的概念、任务、历史变迁。

1.空袭作战的概念。

课件展示:空袭作战:是指为夺取并保持空中优势,毁伤敌人重要目标,配合陆、海军作战,主要使用航空兵,在地面、海上目标实施空中打击的作战行动。

2.空袭作战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总结:(1)消灭、压制敌航空兵和对空作战力量,夺取制空权。

(2)破坏敌方重要军事设施,削弱敌战争潜力。

(3)破坏敌纵深或后方交通运输系统,破坏敌后勤补给,阻滞敌预备队机动,孤立其战场。

(4)消灭或削弱敌集结或开进的重兵集团和海上登陆集团。

(5)突击敌敏感要害目标或对我方构成威胁的军事目标,达到特定的作战目的。

(课件展示)(3.)空袭作战中的主要空袭目标。

a.政治经济中心b.军事基地c.重要工业区d.交通枢纽。

(课件演示)4.空袭作战的历史变迁及案例:(课件展示)时间战争条件战争结果战争案例第一次世界大战飞机数量有限,威力不够。

有所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空军发展,各种航空炸弹出现。

成为重要战争手段1940年德国空袭英国;1942年英国空袭德国;越南战争。

现代战争新型武器出现独立战争样式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三)、反空袭策略空战的成败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人的因素才是关键。

1.要充分认识空袭战的规律。

2.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反空袭。

如:建设防空洞、设立防空警报装置,实施应急措施等。

3.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强大的国防体系。

(四)、了解我国空军现状,激发学生保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爱护和平,捍卫和平的思想感情。

1.介绍我国空军的现状。

2.播放我国海陆空三军图片资料(课件展示)。

感受我国的人民部队是中华民族的强大后盾。

3.交流讨论:作为小学生如何理解保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保卫和平,捍卫和平的意义。

第二课小红军长征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穿越障碍•过独木桥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知道怎样快速穿越障碍和过独木桥。

2、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素质和协调配合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集合要求:快速、整齐、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红军练习穿越障碍和过独木桥,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4、进行准备活动活动身体各个关节、肌肉,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动作到位、有力、5、队列练习⑴、三面转法要求:动作正确、整齐、反应迅速⑵、跑步走——立定要求:步伐一致、排面整齐在队列练习中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要求学生向红军学习。

二、基本部分(1)、穿越障碍1、教师讲解穿越障碍的方法和要领,并让示范。

“我们红军在长征时经过了无数的困难和险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红军长征时,有沼泽地、雪山以及各种天险(讲一下红军长征时的故事),今天我们来模仿红军长征时的路线进行过障碍,红军长征时和我们现在的穿越障碍方式是一样的,主要是我们的任务难度要小一些,我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生大声回答。

教师:“下面老师来讲解这个穿越障碍的方法。

从起跑线开始,各组第一位同学首先经过前面的梅花桩,要求脚不能着地,然后钻过铁丝网,最后翻过木墙,回来时从侧面返回。

一共经过三个障碍,注意每个障碍的要求。

下面由体育委员做一下示范。

”2、分组练习穿越障碍。

在练习穿越障碍是教师要做好指导和保护工作,同时要不断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勇于向前。

3、让穿越障碍速度教快的学生示范,大家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更快、更安全地穿越障碍。

在讨论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一味地追求高速度,还应注意练习中的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