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学及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3)匀变速曲线运动:当点作匀变速曲线运动时,aτ =dv/dt为常量, an=。 二、用直角坐标法确定点的运动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2M4.tif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2M5.tif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2M6.tif
例2-1图2-7a所示机构中的小套环B将半径为R的固定圆环和摇杆 OA套在一起,摇杆OA与水平线的夹角φ =ωt(ω为常量),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图2-2 点的速度分析
1)aτ =Δ/Δt 2)an=Δ/Δt (4)点运动的特殊情况
1)匀速直线运动:当点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v为常量,ρ
→∞,故aτ =0,an=0。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2M3.tif
2)匀速曲线运动:当点作匀速曲线运动时,由于v为常量,故aτ = 0,a=an=。
2M21.tif
例2-4如图2-20所示,汽车以速度v1 沿直线行驶,雨点M以速度v
2 铅垂下落,求雨点相对于汽车的速度。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解 1)动点和参考系的选取。取雨点为动点,静系xOy固连于地面 上,动系x′O′y′固连于汽车上。
2)三种运动分析: 3)由上述分析可知,共有相对速度vr 的大小、方向两个未知量, 可以应用速度合成定理,作出速度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长(图2-1),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动点M在轨迹上的位置可用带有适当正负的弧长s来确定,s称为点 M的弧坐标,因此,自然法又称为弧坐标法。
(2)点的速度 点在运动时,不仅点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而且点 运动的快慢与方向也往往在不断变化。 (3)点的加速度 点沿平面曲线运动的速度不仅大小随时间变化,而 且方向也在变化,加速度就是度量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图2-10 行驶的汽车
二、刚体的定轴转动
(1)转动方程 如图2-14所示,刚体绕固定轴Oz转动,过Oz轴作一 固定平面I作为参考平面,再过Oz轴作平面Ⅱ固结在刚体上。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2M11.tif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2M12.tif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图2-13 传动轴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2)三种运动分析:绝对速度va 的方向沿铅垂线,大小未知。 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共有va、vr的大小两个未知量。
例2-6如图2-22所示为一曲柄摆杆机构。当曲柄OA以匀角速度ω = 2rad/s绕O轴定轴转动时,滑块A可在摆杆O1B上滑动,并带动摆 杆O1B绕O1轴摆动,OA=r=30cm,OO1=40cm。求OA在水平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2)法向加速度an,表示速度方向随时间的变化,其值为 三、刚体的平面运动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2M17.tif
一、点的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2M18.tif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二、速度合成定理
2M19.tif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2M20.tif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求由M1至M2点所需的时间和在Ml、M2点的全加速度。 解 火车沿曲线轨道作匀变速运动,aτ为常量,故可用式(2-10)、 式(2-11)和式(2-12)求解。已知v1=18km/h=5m/s,v2=54km/ h=15m/s,s=1000m。由式(1-12)得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一、刚体的平行移动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当运动开始时,摇杆在水平位置,求小套环B的运动方程、速度与加
速度。
解 1)自然坐标法。以套环B为研究对象,已知其轨迹是半径为R的
圆,故采用自然坐标法求解。取圆环上的Bo点为弧坐标原点,并规
定沿轨迹的逆时针方向为弧坐标的正方向,建立弧坐标轴(图2-7b)。
由图中的几何关系建立小套环的运动方程为
机械运动学及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点的运动 构件的运动 运动的合成 动力学方程 动能定理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一、用自然坐标法确定点的运动
2M1.tif
(1)点的运动方程 设动点M的轨迹已知,则可在轨迹上任选一点 O为坐标原点,选定两侧分别为正、负方向,量取它到动点M的弧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5)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 在工程实际中,不仅要求知道定轴 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而且还常常需要知道刚体上某些点 的速度。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2M15.tif
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
2M16.tif
(6)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的加速度 1)切向加速度at,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其值为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2)直角坐标法。
图2-7 例2-1图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2M8.tif
例2-2列车沿图2-8所示的曲线轨道作匀加速运动。在Ml点的速度
v1=18km/h,曲率半径ρ1=600m;行驶1km后至M2点,速度v2
=54km/h,曲率半径ρ2=800m。
第一节 点 的 运 动
位置时,摆杆O1B的角速度ω 1。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2M22.tif
解 摆杆绕O1轴作定轴绕动,只要求出摆杆上任一点的速度,再 除以该点到O1轴的距离,即可得到摆杆的角速度ω 1。
第三节 运动的合成
曲柄OA的转速已知,其上A端的滑块与摆杆相连,故可通过分析滑
块A的速度,来求摆杆的角速度。 1)动点和参考系的选取。 2)三种运动分析: 3)由以上分析可知,共有vr、ve(大小)两个未知量,可以应用速度合 成定理求解。 (1)选取动点、动参考系和静参考系 动点、动系和定系(静系)必须 分别选在三个物体上,且动点和动系不能选在同一个运动的物体上; 否则,不能构成复合运动。
例2-5如图2-21所示为一凸轮机构。顶杆端点A利用弹簧压紧在凸
轮表面上。当凸轮转动时,顶杆沿铅垂滑道上下运动。已知凸轮
的角速度为ω ,在图示瞬时凸轮轮廓曲线在A点的法线An与AO的 夹角为θ ,且OA=r。求此时顶杆的速度。 解 杆AB沿铅垂直线作平动,故只需求杆端A点的速度。 1)动点和参考系的选取以AB杆的端点A为动点,静坐标系xOy固 连于机架上,动坐标系x′O′y′固连于凸轮上。
2M14.Leabharlann if第二节 构件的运动(2)角速度 为描述刚体转动的快慢和转动方向,引入角速度的概 念。 (3)角加速度 为了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入角加速度。 (4)匀速转动和匀变速转动 刚体转动时,若其角速度为常量,则 称为匀速转动。
例2-3机器起动时,飞轮作匀加速转动,经过10s后,转速从零增 至180r/min。求飞轮的角加速度及其在10s内转过的圈数。 解 飞轮的初角速度ω0=0,经过10s后,其角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