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
便秘的康复治疗
1.手法牵张技术:用手指插入肛门,把直肠壁向 肛门一侧缓慢持续地牵拉扩张,以缓解IAS和EAS 的痉挛,同时扩大直肠腔,诱发直肠肛门抑制性 反射。直肠电刺激也有明确的作用。 ⒉直肠感觉再训练
于饭后30min进行腹部按摩,或用浸润手指轻 柔地按摩肛周或肛管,刺激排便反射发生。
⑴腹部按摩
颅骨牵引
枕颌布托牵引法
第四章 1.脊髓损伤的护理问题 2.脊髓损伤的目标 3.脊髓损伤的护理措施
脊髓损伤的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下降 与运动功能障碍有关 2.排便模式的改变 与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 性职场有关 3.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有关 4.潜在并发症 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 呼吸暂停;泌尿系感染;直立性低血压;自主 性反射障碍。 5.焦虑/抑郁 与疾病预后差、治疗费用有关
• (2)尽早解除脊髓压迫症状:为脊髓恢复提供条 件,如整复脊柱骨折、脱位,脊柱姿 式的固定。 对于脊髓横断完全性损伤病人,在24小时内给予 停止损伤病理变化的处理,如脊髓切开、局部冷 冻、药物应用等都可以改变脊髓损伤后继发变化 ,利于截瘫的部分恢复。
脊髓损伤三人搬运法
脊髓损伤四人搬运法
• 颅骨牵引
一、体位护理
1.肢体功能位 仰卧位 双下肢髋关节伸展,并 用枕头置于双下肢之间, 以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 膝伸展(但不过伸) 踝背屈 脚趾伸展 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枕 头上,以确保双肩不后缩 肘关节伸展 腕背屈约45° 手指轻度屈曲 拇指对掌
侧卧位: 双下肢髋,膝关节屈
曲,双下肢之间置一 枕头 踝背屈 脚趾伸展 下面的上肢肩屈曲位, 并放于垫在头下和胸 背部的两个枕头之间, 以减少肩部受压 肘伸展,前臂旋后 上面的上肢也为旋后 位,胸壁和上肢之间 垫一枕头
3.反射障碍
在脊髓休克期损伤水平以下有关中枢反射消失。 休克期之后可出现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4.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因脊髓损伤平面及程度不同,可出现尿潴留、 尿失禁或反射性排尿,可出现腹泻、便秘或大 便失禁。失神经支配性膀胱功能障碍会严重影 响患者日常生活护理,大小便失禁给患者带来 沉重的心理压力,影响社交和日常活动。
10.水果选择不易使大便偏碱性而且又能帮助排便 的新鲜水果。如木瓜、香蕉、菠萝、梨子、李子、 西瓜、杨桃、草莓等,每日水分2000-3000ml。尽 量采用粗纤维素饮食,并保证合理的身体水平衡。 各种缓泻剂有利于抑制肠道水分吸收,从而改善 粪团的硬度。
11.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肠道感觉反馈传入和传出 反射,加强肠道蠕动动力。对于长期卧床者尤为 重要。
注意:
1.在正确体位的同时,要注意患者与床接触部 位的均匀应力,以免发生压疮。
2.在情况许可的条件下,逐渐向半卧位和坐位 过渡,或采用逐步抬高床头的方式,以减轻体 位性低血压。
3.患者进行体位变换后密切观察有无低血压症 状:头晕、面色苍白、虚弱、视力模糊等。
2.运动疗法
根据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大致可分为:急性期, 离床期,后期。
脊柱的组织构成:
• 脊柱由33块脊椎骨组成 ,其中颈椎7块,胸椎 12块,腰椎5块,骶椎5 块,尾椎4块。
•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或 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对 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若 护理措施不当,对疾病 发展及预后有不良的影 响。
脊髓解剖和生理
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 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神经 ,其次是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 能保留,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 能保留,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 级。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休克评定
脊髓休克:脊髓受到外力作用后短时间内损伤平 面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起立床训练适用于C5 ----T12损伤的患者。 站起立床的同时,可以做作业治疗。
2).减压动作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4).肌力增强训练:
①背阔肌训练,在撑起训练中背阔肌 起到固定肩胛骨的作用;适用于C7----T12的 患者。
②上肢肌训练 ③躯干肌训练
5).功能性动作训练
1)翻身训练①颈部损伤患者的翻身训练(C6、 C7损伤)②胸腰段损伤患者的翻身训练 方法一,同C6 方法二,直接用肘和手支撑向一侧翻身 2)坐起训练 C6以下完全损伤坐起方法
T10以下损伤患者坐起方法 上肢完全正常。 可自如翻身。
3)坐位训练 ①长坐位支撑平衡 ②长坐位支撑训练 ③长坐位移动训练 ④床边椅坐位训练
6)转移动作训练 ①需他人帮助转移 ②独立转移
6.后期运动疗法
1)轮椅应用动作训练 2)站立及行走训练
患下段胸椎或腰椎有骨折时,屈膝,屈髋要 更加小心,不要使腰椎活动。
患者仰卧位时被动屈曲膝关节,需要同时外 旋髋关节。
在对颈椎损伤的患者进行腕关节和手指被动 活动时,禁止同时屈曲腕关节和手指,以免 造成伸肌肌腱的损伤。
不得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动作缓慢而有节奏
4.主动运动与辅助主动运动训练
7.药物:调整肠道神经控制,维持充分的肠道活 动,降低括约肌张力。
8.神经阻滞技术:缓解括约肌痉挛,可以使用肉 毒毒素注射或酚骶神经注射。
9.改变粪团性状以改善肠道排空阻力:改变饮食 结构,尽量采用粗纤维饮食,避免刺激性饮食, 通过改变类团性状以改善肠道排空阻力。食为以 深色青菜、根茎类为主。如芹菜、韭菜等。
⒊排便体位
排便以蹲、坐位为主。蹲或坐位时肛门直肠角度 变大,伸直到达有效的排便角度,同时借助适力 作用使大便易于通过,也易于增加腹压。
⒋定时排便
国外一般采用“每日大便常规”,即每日早后 进行排便,因此时胃结肠反应最强。
⒍运动疗法
腹肌和骨盆肌肉的力量在排便动作中起着非常 重要的作用应进行腹肌训练。如:仰卧起坐、腹 式深呼气、提肛运动等。
针刺觉检查常用一次性安全针。轻触觉检查用棉 花。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 的感觉应评为0级。两侧感觉关键点的检查部位 如下(见图)。星号指位于锁骨中线上的关键点。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的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作 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感觉分级为存在或 缺失(即在病人的图上记录有或无)。该检查用 于判定损伤是完全性还是不完全性。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目标 1.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使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知识。 3.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 4.提高患者的ADL能力,使患者达到生活部分或 完全自理。 5.使患者最终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措施 1.体位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 2.运动系统护理 3.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4.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预防及护理 6.坠积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 7.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8.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9.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10.疼痛 11.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评价结果设计具体治疗方案。
3.被动运动
被动活动顺序:由近到远,活动全身关节,除脊 柱和对脊柱有影响的肩关节屈曲外展限制在 90°,直腿抬高不超过45°外,每个关节均应 该做ROM。被动运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髋关节屈曲时要同时外展;膝关节伸展缓慢, 不得出现过伸。
髋关节内外旋要在髋屈曲90°,膝关节屈曲 90°下进行。
因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见损伤水平以下躯干、 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 等症状。
第二章: 1.脊损伤髓的主要功能障碍 2.脊损伤髓的主要检查 3.脊损伤髓的康复护理评定
脊损伤髓的主要功能障碍
1.感觉障碍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减退或消失 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鞍区(会阴区)感觉 消失
强化残存的肌力与日常生活动作相结合。 注意使用正常运动模式。
5.离床期的运动疗法
本期训练目标: ①掌握坐位平衡 ②提高坐位耐力 ③独立完成在轮椅上的坐位保持、减压和移动 ④独立完成从轮椅到床的转移
1).体位适应性训练
起立床训练:先从30°开始,患者无不良反应 时,提高角度和延长时间,直至直立为止。
5.其他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较常见。可有阳萎、阴道痉挛等。高 位截瘫可出现呼吸困难、排痰困难,可出现体温 调节障碍、低血压或相对性缓脉。
脊损伤髓的主要检查
感觉检查: 必查项目: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 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 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 分。即:①0=缺失;②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 改变,包括感觉过敏);③2=正常;④NT=无法 检查。
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致病因素 非外伤性: 脊柱,脊髓病变(肿瘤,结核, 畸形等) 外伤性: 高处坠落,车祸,跌倒,运动损伤, 刀枪伤,其他
脊髓损伤的分类
根据损伤水平 四肢瘫( tetraplegia ) 截瘫(paraplegia)
根据损伤程度 不完全瘫痪(肛周有感觉或/和运动) 完全性瘫痪
脊髓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1.脊髓损伤的定义 2.脊髓的组织构成 3.脊髓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 4.脊髓损伤的分类 5.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
定义
•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 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 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 应改变。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 性损伤的部位和性质。
3.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 尿失禁
神经源性 膀胱
尿潴留 排尿障碍 混合型 二者皆有
停止间导的时机
•当患者自解尿量与残余尿量的比值接 近3∶1时,称为平衡膀胱。 •如果连续1周都达到3∶1的比值,即 谓膀胱训练成功。
4.神经源性直肠的护理
1).便秘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 2).大便失禁的大便失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