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考生需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出,填错位置,不填均不得分。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连同试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9 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翘.(qiào)首摭.(zhí)拾惬.意(qiè) 百舸.(gě)争流B.甄(zhēn)别骸.(hái)骨抹.煞(mǒ)恪.(kè)尽职守C.颠簸.(bǒ)思忖(cǔn)干瘪.(biē)自艾.(ài)自怜D.扁.舟(piān) 吮.(shǔn)吸啮.(nì)噬绿.(lù)林豪客2.下文选自《江南的冬景》,横线上依次选填诗句恰当的一组是()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①④D.②①③④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我不应白白地耗废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坚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B.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耐不住的虚荣心。
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C.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
D.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付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好方式。
B.虽然我会像其他父母一样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C.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无时无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D.故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精神故园。
如果我们注定一生要不停地四望,那么故园就是我们目光惟一永远不变的方向。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的侘傺无聊,铩羽而归....。
B.火星上水的发现,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在于水和生命起源,地外文明等一系列世纪之谜休戚相关....。
C.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有人甚至认为是男士的“足球”、女士的“巧克力”,我嘴上虽然没有否定,心里却不以为意....。
D.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寻的,要有一股韧劲。
如遇到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功败..垂成..,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
6.对下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以设问结尾,表现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艺术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问题。
B.《我的四季》:“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C.《乡土情结》开头引用王维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主要抒发了对梅花的思念,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有异曲同工之妙。
D.《我心归去》:“你对吊灯作第六次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
”——这里是被夸张了的细节,写出了自己的寂寞孤独与空虚。
7.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主要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B.毛泽东同志喜欢用旧体诗的形式来表现现代生活的思想内容,这些诗其实属于古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
C.《伊利亚特》与《奥德赛》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并称“荷马史诗”。
D.韩愈是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6分,每小题3分)长城谣席慕容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时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敕勒川阴山下今宵夜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无情”、“蹲踞”、“冷眼”都在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
B.第二节抒发感慨,“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
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不断争战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9.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长城“冷眼看人间恩怨”,它冷峻,无情,诗人借刻画长城,抒发了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
B.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咏叹着历史的短暂与长城的永恒,诗人抒发的情感给人凝重苍凉的感觉。
C.这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悠远,运用民间歌谣的形式,歌颂了长城悠久的历史。
D.诗中的长城,凝聚着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文化传统,也凝聚着诗人独特的个人感受。
三、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
(12分,每小题3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从师求学的道理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卑:卑鄙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惑:糊涂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小学..之所学也..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不如须臾C.今之众人..师之..,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尝跂而.望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1分)四、(25分)1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9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翻译:(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分)翻译:(3)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3分)翻译: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似之处。
(4分)16.名句默写(8分)(1)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2),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5)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6)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8),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9)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0)苟利国家生死以,。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
(21分)故乡的山梨李辉英①一个人谁没有一个故乡呢。
对于故乡的留恋,或是说一些回忆,恐怕也全是人人少不了的。
②故乡使你留恋的地方太多了,一座山,一丛林,一条小溪,甚而是一些荒坟,都会给你留下清切的影子;说到故乡的特产,那就更叫你关怀了,愈是久离故乡的人,愈是关心不忘故乡的特产,有时管叫你渴想得口水直流,为了思念特产得不到手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