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动词ppt

高中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动词ppt

❖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 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 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咏荆 轲》)
❖ 死,为……而死 ❖ 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
》) ❖ 丧,为……治丧 ❖ ③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 死,为……而死
课堂巩固练习
一、动词处在“其”“之”之后时,这个动词用
作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到达的人)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②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人 的财物)。
(《捕蛇者说》)
9
二、无标志性词语,动﹢动(作名词) ①追亡(逃跑的人)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收获)。 (《游褒禅山记》)
让相如住在…
名词 (秦国)舍 相如广成传舍
让 使项伯活了下来
动词 项伯杀人,臣 活 之(项伯)
使
形容词 臣请完 璧 归 赵
使
使和氏璧完整
使动概念: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某种行为,就是动 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 样”的意思。
基本结构形式: 【动+宾】=【使】+宾+动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 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 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子
❖ (二)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答案: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
结盟想办法使秦国(的势力)削弱。 ❖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答案: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意动用法
❖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 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吾妻之美(偏爱)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规律小结:形容词+代词(之、我、其、吾) 等构成动宾关系。
3、形容词带宾语时用作动词。例: ①假舆马者,非利(加快)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
29
小试身手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保全
动词的为动 用法
夫人将启之 《触龙说赵太后》 (为……打开城门)
祭祀必祝之 《左传•成公十三年》 (为……祈祷)
16
动词活用为状语
❖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 例如: ❖ 1、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
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 2、执刃而立 ❖ 弃甲曳兵而走 ❖ 儿惧,啼告母
②义不杀少(少数的人)而杀众(多数的人),2不5 可谓知类。(《公输》)
小试身手
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⑤小学而大遗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⑩亦以明死生之大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交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
之 把他当作老师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意动用法: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 为它怎么样”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形/名+宾】=【以】+宾+【为】+动
翻译形式: “以……为……”、“认为……是……”、 “把……当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宾语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动词
1、形容词放在“能、欲、足、可”等能愿动 词后,用作动词。例如:
①火尚足以明也(照明)。(《游褒禅山记》) ②大王必欲急(逼迫)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规律小结: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句中的 动词谓语,以表示动作行为。
28
2、形容词放在“之、我、其”等代词前用作 动词。
为动 用法
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 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 [动+宾]=[为] +宾+动。
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 译:替……哀 哀后人也 。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比较:泣孤舟之嫠妇
译:为……哭泣
译:使……哭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译:为国事而死 15
小学而大遗
作主语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形容词用作名词
1、形容词用在“其”“之”的后面充当中心 词,活用为名词。例如:
①郯子之徒,其贤(贤能的品德)不及孔子 (《师说》)
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瘦弱的身体),必不能 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2、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活用作名 词。例如:
①是故,圣(圣人)益圣,愚(愚人)益愚。 (《师说》)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5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逐北
宾语位置
宾语位置
逃兵
❖ 动词用作名词 ❖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
A.烛之武退秦师
B.泣孤舟之嫠妇
C.先破咸阳者王之 D.《齐谐》者,志怪者也
答案:D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
C.齐威王欲将孙膑 D.无以终余年
答案:B
45
下课啦!
46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则思江海下百川 B.令诸君知天亡我 C.泣孤舟之嫠妇 D.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A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 C.舞幽壑之潜蛟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44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下课啦!
21
掌握形容词活用的 基本规律
22
3、形容 词的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23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 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将军身披坚执锐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A.梁以此奇籍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8
答案:C
数词的活用
❖ 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
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
容词) ❖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方法归纳
首先,辨析词类的活用,必须要弄清该词 原来的词性和基本义。如“明”应为形容词,明白 清楚的意思。
其次,弄清该词在文句中位置、成分和作用。 如:“亦以明死生之大”中的“明”应作谓语动词, 为“表明,阐明”之意。
13
说说下面成语里的活用
❖ 救死扶伤 死,快要死的人;伤,受伤的人。
❖ 打草惊蛇
惊,使……受惊。
❖ 惊心动魄 惊,使……惊;动,使……动。
❖ 赏心悦目 ❖ 伤风败俗 ❖ 降妖除魔
赏,使……舒畅;悦,使……愉悦。
伤、败:使……败坏。 降,使……投降。
❖ 劳师动众 劳,使……劳苦;动,使……惊动。
14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 意动用法。
❖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 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 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 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
❖ 规律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 物动词上。
3、谨食之,时而献焉。 使……食,喂养
• 规律二: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说说下面成语里的活用
❖ 救死扶伤 ❖ 打草惊蛇 ❖ 惊心动魄 ❖ 赏心悦目 ❖ 伤风败俗 ❖ 降妖除魔 ❖ 劳师动众
❖ 答案:“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

(四) ◆动词→状语 登高而招 (判断标准:同步)
区分:客逾庖而宴。
❖ 答案:《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 方式。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 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 前边有“其”或“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为使动
为为动
3
动词的活用
❖ (一)◆动词→名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再如:救死扶伤
❖ 答案:动词“奔”用作名词,意即“奔马”,作句子的 宾语。
❖ (二) ◆ 动词→为动用法
死国可乎。
❖ 答案:“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 (三) ◆动词→使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舞幽壑之潜蛟,烛之武退秦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