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狄亚看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悲剧【Abstract】Medea is the protagonist of Medea by the ancient Greek tragedian Euripides, which was the first work expressing women’s tragedies. Medea’s tragic image was presented in the way of being a daughter, a wife and a mother. This essay will discover the rebellious spirit of Medea,the cruel options she made and the rebellion ways she tookwhen stuck in a dilem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woman with the awakened self-awareness under the uniqu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ancient Greece. In the meantime, this essay analyze the causes for the happening of the tragedy【摘要】美狄亚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剧作《美狄亚》的主任高,是世界上第一步表现妇女悲剧的作品。
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作为女儿,妻子,以及母亲形象三个方面。
本文从女性历史地位的变迁,希腊独特的文化背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来看美狄亚的反抗精神,美狄亚的反抗方式和美狄亚机器残酷的选择,同时分析了产生悲剧的成因。
【Keywords】Medea,love,revenge,tragedy【关键词】美狄亚,爱情,复仇,悲剧性【正文】恩格斯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
丈夫在家中也掌握了权柄,而妻子则被贬低、被奴役,变成丈夫淫欲的奴隶,变成生孩子的简单工具了。
妇女的这种被贬低了的地位,在英雄时代,尤其在古典时代的希腊人中间表现得特别露骨。
虽然它逐渐地被伪善地粉饰起来,有些地方还披上较温和的外衣,但是丝毫也没有消除。
”在原始社会过度到奴隶社会中,父权已经非常强大,在他的压迫下,女性地位从女神的宝座重重的摔下,成为了被奴役的命运多舛的女人。
悲剧,在人类文明史的每一时期都留下了它深深的足迹。
自古以来,悲剧就时刻萦绕着人类的灵魂。
我们致力于悲剧的研究,是因为感到需要对自身及身处的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
古希腊人恰对人类的悲剧有着敏锐的感受力。
希腊悲剧中充满了对人类及其命运的探索。
悲剧冲突从现象上看似乎是个人之间的偶然事件,其实个人正代表着一定历史时期的某种社会力量,因此,悲剧实际上是人类对自身文明发展中已发生、正在发生及将要发生的变化所作出的最直观的表述。
而我们今天的工作则是透过悲剧诗人隐喻、象征、直观的表述方式揭示其深含的内在文明发展线索。
本文力图通过对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欧里庇德斯的名剧《美狄亚》(注:该剧取材于伊阿宋盗取金羊毛的故事:美狄亚由于神的意志,迷恋上了前来取金羊毛的伊阿宋,竟杀弟叛父,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又帮他报了父仇,两人来到科林斯定居,并有了一对儿子。
但在剧情开始时,伊阿宋为贪图权势,决定抛弃美狄亚,与科林斯公主结婚,国王又下令驱逐美狄亚。
她悲愤交加,决定报复。
不仅毒死了科林斯的公主与国王,又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以惩罚负心的丈夫,使其断后。
最后,美狄亚乘龙车逃往雅典。
)的重新分析,将文明初期女性的生存状态、行为模式与思维导向作为一种文明形态的表现加以研究,由此对女性的历史地位进行再思索。
之所以采用文明史的方法来研究女性问题,是想从另一条线索,即以女性为中心的文明形态和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文明形态在西方文明史中互动的线索,为女性问题作一种文明史的描述。
而选择美狄亚这一形象可对西方文明史进行一种历史性的回顾,从而从西方文明的源头揭示女性历史地位的失落。
一、被斩断的亲情面对眼前汹涌的海涛,后有急急赶来的追兵,美狄亚——这个爱情至上的女子毅然手刃亲兄弟阿普叙托斯,并将其砍成碎块,抛入海中,趁其父埃厄忒斯忙于收捡尺首之机,与她所倾心的人——伊阿宋逃离了她的故乡科尔喀斯。
这即是古希腊著名悲剧诗人欧氏的名剧《美狄亚》中男女主人翁避难科林斯城邦的背景交待。
美狄亚的故乡、黑海东岸的科尔喀斯,对于希腊人来说是蛮夷之地,而这正代表了她思想、行为源出的文明形态。
异邦—文明,这一隐喻所提取的象征性素材,为我们在故事情节之外寻求更广泛的意义、为美狄亚的行为挖掘一种深层次的文明依据提供了思路。
在那里,男权—父权并未统辖一切,女子仍拥有一定的地位与权利,没有被完全排除于社会生活之外。
美狄亚不仅是国王的女儿、科尔喀斯的公主,还是月神赫卡忒(Hekate)神庙的女祭司、精通法术的女巫,被人们公认为是富有智慧且敢作敢为的女子。
这一切表明:虽然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但由于文化的滞后性,在那里,旧有的——即以女性为主导的文明形态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而被以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父权制所取代。
正是拥有这样的文明背景,当美狄亚面临被放逐的命运,不由自主想起了被她抛弃的祖国时,悲哀道:我没有母亲、弟兄、亲戚,不能逃出这灾难……请注意:在此,美狄亚并未提及身为国王的“父亲”,而是呼唤“母亲”,因为“母亲”的形象正是她所处的那种文明中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美狄亚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毅然抛弃故乡,杀弟叛父。
当她离开故乡,随伊阿宋来到科林斯,遂成为一个失去庇荫的漂泊者,一个没有家园的人,她不可能再返回原来的文明,又无法真正完全进入伊阿宋所代表的那种新的文明之中。
当她被伊阿宋抛弃,作为一个非希腊的女子,得不到任何社会力量的帮助,又无法回到已结下仇怨的故乡时,美狄亚的境况就绝非单纯是处于同一文明背景中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表现了,而是她所属的那种古老文明被另一种新的文明所取代、发生碰撞时的社会状况的反映。
悲剧的冲突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集中概括,是某种已丧失或正在丧失效力的原则与现存社会秩序冲突的反映。
美狄亚最终的复仇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为没有“被弃”,也就没有“复仇”,“被弃”是美狄亚命运的转折点,也是杀子的直接导火线。
因此,在夫权与政权的双重压迫下,美狄亚的反抗就超出了个人复仇的狭隘范围,而代表着即将退出历史主导地位的女性对取而代之的男性社会所作的抗击。
剧中,保姆替女主人悲叹道:在痛苦的打击下,她这个可怜的人才认清了,失去祖国意味着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狄亚的悲剧就不仅仅是一出个人悲剧、家庭悲剧,也是一出文明转型期所带来的文明悲剧。
因为女性存在的方式就是一种文明形态的表现。
二、杀夫与杀子古往今来,弃妇的复仇多是杀死负心郎及其情人,或以自杀的方式达到悲剧的高潮,而美狄亚却采取了一种更为惨烈的方式:杀子惩夫!美狄亚这种复仇的方式历来多遭人的非议。
在此,我们不想简单地给予“是”或“非”的评价,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伦理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文明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文明存在的内涵问题。
美狄亚的故事是从阿耳戈船英雄盗取金羊毛的传说发展而来的,但悲剧却反映了欧里庇德斯时代的社会风貌。
悲剧发生在美狄亚和伊阿宋避难的科林斯城邦,当时文明发展的一般状况是:城邦出现并得以稳固,氏族社会的残余被逐步肃清;以父系为主的血缘继承关系确立,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真正的生育者被认为是父亲,母亲则被认为只是父亲的种子的培育者和保护者。
”由此,婚姻形式发生了从以女性为主的到以男性为主的根本转型,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强健而有用的国民,为国家在危急时尽力、为父亲在年老时尽孝。
希腊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男性系统的组织。
男人享有多种特权,如在婚姻生活中,男子重婚并非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事情,尤其当前妻是一个被俘虏的女子或野蛮的非希腊女子时。
请看由科林斯妇女组成的歌队是怎样劝慰美狄亚的:即使你丈夫爱上了一个新人,——这不过是件很平常的事,——你也不必去招惹他。
可见,当时的人们对此种事情是不以为然、不以为怪的。
而娶妾与有外遇更是常有的事,希腊大演说家曾当众宣说:一个男子,除了妻子外,至少需要两个情妇。
而女子则没有择夫的自由,除非她与男子私奔,但这是极少见的。
只有在仍存在上古生活方式的异邦,妇女还保有一定的威望,而恰恰是在那些政治制度较进步的希腊城邦里——其中包括雅典,妇女的处境很糟糕。
她们的生活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地位低微,如奴隶一样没有公民权,只在家中看守着,操持琐屑的家务。
且根据希腊各邦的法律,与异国女子结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可轻易解除。
正因为这种男女的不平等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伊阿宋才可能肆无忌惮地破坏盟誓,遗弃妻子,另觅新欢,而不受社会力量的约束和制裁。
由于男性主导地位的确立,是通过父与子清晰的血缘关系来明确的。
故在古希腊的家庭中,除了夫妻这一对关系外,还有一对似乎更为重要的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除了自然的亲情外,更主要的是出于一种将自己的名誉、财产乃至生命在后代中延续下去的思想,而父权观念的牢固,使这一关系就主要涉及到男子。
美狄亚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当歌队长问她:夫人啊,你竟忍心把你的孩儿杀死吗?美狄亚答道:因为这样一来,我更好使我丈夫的心痛如刀割。
而当美狄亚偶遇求子归来的埃勾斯时,(注:雅典人埃勾斯在剧中的出现具有结构性的意义。
他因没有男性后代,去求取德尔菲的神谕,在得到莫名其妙的回答后,想去请教聪明的庇透斯,顺路来到科林斯,与美狄亚相遇。
美狄亚给了他充满希望的建议,同时请求他给自己一个避难所。
)不仅保证她有了避难所,且使她更清楚地认识到子对父的意义,同时也向她揭示了通过杀害儿子而给予丈夫巨大打击的可能性,于是,更加坚定了她心中复仇的念头。
这样,美狄亚杀子断后的行为在人类学的意义上就具有了砸断血缘的枷锁,不再充当生命的根的深层含义,其矛头直指整个男性社会。
美狄亚最后终于手刃亲生儿子,使“她完全自觉地走向新的、前所未有的犯罪。
”这表明她已深刻认识到血缘关系对于男性社会的重要。
美狄亚不杀夫,是因为对夫有更深的仇恨。
如果只杀死丈夫及其情人的话,她的复仇就会是不完全的,而只有杀子才能使负心的丈夫受到致命的一击。
请看悲剧的结尾:伊阿宋:“女人呀,你竟自这样害了我!……这样害了我,使我变成了一个无子的人!”美狄亚:“这样才能够伤你的心!”由此,美狄亚借着对伊阿宋的疯狂报复而对“他的”那个社会进行了强烈的报复。
这种悲剧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家庭的悲剧、命运悲剧的范围,这种复仇的方式,所展示的是文明形态的对抗,是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斗争(我们可以估且将这两种文明概括为女性文明与男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