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分歧(qí)一霎时(chà)瘫痪(tān)絮絮叨叨(xù)B.憔悴(suì)和蔼(ǎi)确凿(záo)人迹罕至(hǎn)C.徘徊(pái)停滞(zhì)绽开(zhàn)花团锦簇(cù)D.睫毛(jié)酝酿(niàng)祷告(dǎo)咄咄逼人(chu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学生阅读和理解大量的文学名著,有利于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B.通过班会,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现在距离正月初一大约还有半个月左右。

D.在学习上,我们要及时解决和发现存在的问题。

3.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再次见到老张的时候,他已是神采奕奕、满面红光。

B.那个“差”字像一个张牙舞爪的魔鬼,时时出现在他的梦里。

C.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要的就是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D.昨天,结束了连续两天的阴雨天,迎来了一个艳阳天,迫不及待要出工的采茶工开始忙着采茶了。

二、填空题(共1题;共4分)4.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________②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________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________④“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化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________三、语言表达(共1题;共2分)5.参照例句,仿写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对偶句。

[例句]时间,抓得住就是金钱,抓不住就是流水。

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0分)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22分)7.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这段文字选自当代作家________的著名的________(体裁)《________》。

(2)赏析“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3)这段文字按________顺序,从________到________,层次分明地描写山上景物。

(4)“秀气”的含义是什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5)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决定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本是一件小事,“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2)母亲为什么改变了主意,不走大路走小路?(3)品读下面句子,说说句中划线词有什么表达作用?“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

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梳理选文中“我”的情感变化过程,每空用两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①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②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3)“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这句话是全文的结尾,它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我”明明不甚喜欢第三只猫,却在它亡失之后“更难过得多”?(5)根据选文,对“我”作简要评价。

六、默写(共1题;共6分)10.古诗词默写。

(1)__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山光悦鸟性,________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_______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________ ,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七、诗歌鉴赏(共1题;共2分)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在小令《天净沙·秋思》中起何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八、综合题(共1题;共9分)12.综合性学习。

学习《猫》之后,班级准备开展“关注动物朋友”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来参加。

(1)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拟一条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标语。

(2)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感悟。

(材料一)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材料二)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

九次未果的狩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3)2017年的生肖是什么?请你写出两个与该动物有关的成语并进行解释。

九、写作题(共1题;共50分)13.作文题目:走进初中生活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走进了初中校园,大家都会有许多感想,请把它写出来。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②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答案部分第 1 题:【答案】C【考点】常用字字音【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A项应为一霎时(shà);B项应为憔悴(cuì);C项正确;D项应为咄咄逼人(duō)。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第 2 题:【答案】A【考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前后矛盾【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

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B、缺主语,去掉“使”。

C、“大约”与“左右”矛盾。

D、语序不当,“解决和发现”应为“发现和解决”。

故答案为:A。

【点评】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

对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第 3 题:【答案】C【考点】词义理解,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动物笑谈【解析】【分析】词语辨析及运用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根据句子的语意进行辨析是否恰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