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
3、了解单克隆抗体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并说其应用实例。
能力目标:
让学生尝试设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指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和探索生物科学
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向学生介绍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动态及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明确人们对生命奥秘的揭示愈加广泛和深入,知识不断更新并向前发展,认识到学无止境,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材分析】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的重点内容。
它以学过的植
物体细胞杂交、免疫等知识为基础。
它能使学生全面认识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
细胞融合的异同、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以及单克隆抗体的产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难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过程探究、教师精讲
【教学实施】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实例引入新课——细胞融合
二、复习提问师:1970年,有两位科学家做了一个人—
—鼠细胞融合的实验,以证明细胞膜上的
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那么,如何实现人
——鼠细胞的融合,以及动物细胞融合后
还有什么用途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
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本节课标题——动物
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复习提问】[让学生回顾有关植物体细胞
杂交技术的基本知识]教师设问:植物体细
胞杂交技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生:先用酶去除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
壁,使之成为原生质体,再用物理或化学
的方法,诱导两种原生质体融合成杂种细
胞,最后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把其培育
成新的植物体。
师: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学生,思考并
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复习旧知以引入新
课,为学习新知识
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激发学
生兴趣
三、学习新课:
1.动物细胞融合
2.、单克隆抗体
生: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无明显的液泡、
无质体(叶绿体)。
师:好有了以上的基本知识,下面让同
学们分小组讨论完成动物细胞融合与植
物细胞融合的异同点。
从原理,促融方法,
过程,用途几个方面思考讨论。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并进一步强调
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特有的一种诱导方
法是生物法: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
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阅读课本
P52的生物技术资料卡,思考并回答下面
问题:为什么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剂
生:因为灭活的病毒能使细胞膜上的蛋
白质分子和脂质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
细胞发生融合。
师:对,那么不灭活的病毒能作为诱导
剂吗
生:不能,因为不灭活的病毒会感染细
胞,而不能诱导细胞融合。
师:回答得非常好!从示意图中我们可以
看出,把两个不同的动物细胞放在一起,
用灭活的病毒处理细胞后,它们就先质融
合,再核融合,进而形成杂交细胞,这个
细胞有丝分裂后仍能形成两个完整的杂
交细胞。
那么,动物细胞融合后能形成杂
种动物吗
生:不能,动物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师:好,刚才我们一起来学习了动物细胞
融合的相关知识。
下面呢,还是分小组把
同学们展示的内容批改评价一下。
刚才同学们总结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还有
一个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制备单克隆抗
体。
那单克隆抗体是什么呢
小组合作探
究
看课本用灭
活病毒诱导
动物细胞融
合过程的示
意图。
学生找出展
示内容的错
误。
进一步加
强本节内容
知识的记忆。
了解动物细胞融合
的概念
培养学生应用已知
知识解决新问题的
能力
了解动物细胞融
合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
力及自主解决问题
的能力。
培养思维
的广阔性
师:在弄清什么是单克隆抗体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抗体的基础知识,再来了解以下两个问题:1、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及缺陷是什么抗体是从何来的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本P52的最后一自然段的基础上,讨论这个问题。
生:传统的抗体生产方法是向动物体内反
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要的抗体。
这种生产抗体的方法产量和纯度都很低,而且制备的抗体特异性差。
师:回答得很好!下面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2、B淋巴细胞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本P53第一自然段,讨论并回答这个问题。
生:B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但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师:很好!根据B淋巴细胞的这个特点,若要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如何做呢生:采用动物细胞培养。
师:对。
我们必须用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也就是通过克隆形成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就有可能产生出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这就是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可遗憾的是,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一个B淋巴细胞是不可能无限增殖的,那么,米尔斯坦和柯勒两位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想一想,能利用细胞融合技术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吗请阅读课本P53~54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文字及示意图,再思考回答问题。
师:两位科学家极富创造性的设想是什么
生:如果把一种B淋巴细胞与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所得到的融合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足够数量的特定抗体。
师:对,正是科学家先有了这个极富创造性的设想,然后再锲而不舍地把设想变为现实,才创造出单克隆抗体。
想一想,如果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放在一起时,会有几种融合方式(类型)给学生留下
更多地思维
空间
学生讨论归
纳
学生阅读课
本自主总结
学生归纳讨
论
自然过度到单克
隆抗体的内容
小结
四、课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生:三种,有B淋巴细胞间的融合、骨
髓瘤细胞间的融合以及B淋巴细胞与骨髓
瘤细胞间的融合。
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B淋巴细胞
和骨髓瘤细胞间融合所形成的能产生抗
体的杂交瘤细胞是如何筛选出来的
生:先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种细
胞,再进行抗体检测和克隆化培养就能得
到杂交瘤细胞。
师:对。
那么,科学家又是如何利用杂
交瘤细胞来生产抗体的呢
生:第一种方法是:将杂交瘤细胞在体
外大规模培养,从细胞培养液中就能提取
大量的单克隆抗体;第二种方法是:把杂
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再从小
鼠腹腔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师:完全正确。
正是由于这两位科学家
的杰出贡献,他们于1984年双双获得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有关单克隆抗体的
应用。
请大家阅读课本P54-55的内容,
阅读后,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单克隆抗体
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最好能结合其中的一
个用途,如“生物导弹”问题,谈一谈你
对其应用前景的认识。
应用(自主阅读):诊断试剂;治疗疾病
和运载药物。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动物细胞融合
和单克隆抗体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
习,大家应不仅能说出动物细胞融合的过
程、单克隆抗体的生产过程,而且应能充
分体验科学是一个过程及科学、技术、社
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案P291-4题学生讲解老师点评
学案P30巩固案
学生阅读和
讨论相结合,
以突破本节
课的难点
先让学生阅
读教材,再采
用师生共同
讨论的方法
学习此部分
内容
【板书设计】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一、动物细胞的融合二、单克隆抗体*
1、概念: 1、概念:杂交瘤细胞、高度单一、抗体
2、过程: 2、制备过程(杂交瘤制备技术)
3、意义:制备单克隆抗体 3、应用:“生物导弹”
二、课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我认真的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正:
1、在教学过程中,整节课的节奏没有把握好,课程进行的比较快,语速较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了,影响了教学效果。
2、小组的合作与探究这一环节不太突出,学生应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新课程的理念是要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本节课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仍然是教师为主体。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观的想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得出结论,而事实上学生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我就匆匆的把答案公布了,没有真正做好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