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和答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和答案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1.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全国人口调查属于()。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2. 统计分析方法的内容可以根据变量的多少划分为()。

A.单变量分析 B.双变量分析C.三变量分析 D.多变量分析3. “将被调查者工资单上的应发金额数加上每月奖金发放统计表上他所得的奖金数额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是()。

A.测量客体 B.测量内容C.测量法则 D.数字和符号4. 从万名大学生中抽取1000名大学生,一次直接抽取出40个班级,而以这40个班级中的全部学生(假定正好1000名)作为调查对象,则班级就是()。

A.抽样框 B.抽样单位 C.元素 D.样本5. 最常见的集中量数有()。

A.平均数B.众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6. 社会调查中所研究的对象称之为()。

A.调查对象 B.研究内容C.分析单位 D.研究主题7. 现代社会调查主要采用( )两种方法收集资料。

A. 自填式问卷B. 结构式访问C. 个别发送法D. 电话访问法8. 属于定类测量层次。

A.性别B.年龄C.收入D.职业声望9.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1)确定研究课题(2)整理与分析资料(3)搜集资料(4)撰写调查研究报告(5)设计调查研究方案。

合适的程序应为()A.(1)—(2)—(3)—(4)—(5)B.(1)—(5)—(3)—(2)—(4)C.(3)—(1)—(5)—(2)—(4)D.(1)—(3)—(5)—(2)—(4)10. 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A. 随机抽样B. 偶遇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二、名词解释(4分×5,共20分)1. 应用性课题2. 离散趋势分析3. 统计值4. 操作化5. 交互分类三、计算题(15分)调查100名工人和100名教师的收入,得到下列资料。

问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与教师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哪个更大?收入工人数教师数3003020400203050030406002010四、综合题(15分)某校有4000毕业生,共80个班级。

现要从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请你用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分别抽取样本。

五、撰写调查报告请按照你实际开展的调查活动与分析结果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要求结构完整,题目自拟。

(字数不少于1000字)(30分)《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3. C4. A5. 9. B 二、名词解释1.所谓应用性课题,是指那些侧重于了解、描述和探讨某种社会现实问题或者针对某类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

这类课题的关注点通常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迅速了解现实状况,分析现象或社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建议,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制定社会政策,以及帮助评估社会后果等。

概括地说,这类课题侧重于通过调查来解决实际问题。

2.离散趋势分析指的是用一个特别的数值来反映一组数据相互之间的离散程度。

它与集中趋势分析一起,分别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描述和揭示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共同反映出资料分布的全面特征。

同时,它还对相应的集中量数(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代表性作出补充说明。

3. 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它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样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4. 操作化:所谓操作化,就是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那些抽象层次较高的概念进行具体测量时所采用的程序、步骤、方法、手段的详细说明。

5.交互分类:就是将调查所得的一组数据按照两个不同的变量进行综合的分类。

三、计算题①工人收入的平均数:(2分)②工人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③工人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④教师收入的平均数:(2分)⑤教师收入的标准差:(3分,公式、代入数据、结果各1分)⑥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2分)⑦比较工人收入与教师收入的离散系数:(1分)因为%>%,所以工人相互之间收入的差别比教师间收入差别大。

四、综合题1. 机械抽样:(5分)a、将4000名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如学号)排列起来;b、计算抽样距离,K=N/n=4000/200=20;c、在头K个个体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个体,设其所在位置的序号为R;d、自R开始,每隔K个个体抽取有个个体,即陆续抽取的个体所在位置序号分别为R,R+K,R+2K,……,K+(n-1)K。

直到抽够200名为止。

2.分层抽样:(5分)就是先将总体依照某一种或几种特性分为几个子总体,每个子总体称为一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抽取一个子样本,将这些子样本合在一起即为总体的样本。

具体抽样方案从略。

3.整群抽样:(5分)就是将总体按照某种标准划分为一些子群体,每个子群体作为一个抽样单位,用随机的办法从中抽取若干子群,将抽出的子群体中所有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总体的样本。

具体抽样方案从略。

五、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从略。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分×10,共10分)1.根据社会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可将社会调查研究分为( )A.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和解释性调查研究B.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C.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D.宏观调查研究与微观调查研究2.与定距尺度相比,定比尺度更有利于反映变量之间的( )A.距离关系B.因果关系C.数量关系D.比例关系3.集中时间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这种审核是( )A.实地审核B.系统审核C.收集审核D.多次审核4.自填问卷通常适用于( )A.访问调查B.问卷调查C.通讯调查D.民意调查5.在实际工作中,问卷的设计有两种具体方法,即:()A.问答法和修改法B.卡片法和框图法C.客观法和评价法D.主观法和试样法6.分析单位的类型主要有:个人、群体、组织和社会产物。

()A.制度B.行为C.社区D.个案7.“您觉得您的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能否适应工作的需要?”其错误是()A.问题含糊B.问题带有倾向性C.问题有双重含义D.问题提法不妥8.根据长期实践经验,开座谈会的人数以()为宜~3人~5人~7人~9人9.类型比较法是一种()A.横向比较B.纵向比较C.交叉比较D.对比比较10.民意测验一般是采用()A.随机抽样B.偶遇抽样C.滚雪球抽样D.等距抽样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社会测量的尺度包括、、和。

民族属于尺度,收入属于尺度。

2.问卷的结构包括、、、。

3.非随机抽样包括、、和。

4.研究资料的方法有与。

5.统计图的制作形式有、、和。

三、名词解释(4分×3,共12分)1.频数分布2.效度3.整群抽样四、简答题(7分×4,共28分)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选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有哪些?3.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

4.问卷中各种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原则。

五、论述题(15分×2,共30分)1. 结合实例,谈谈怎样遵循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2. 试比较问卷法与访问法的异同。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1.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定比2.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及其他资料3.判断抽样、偶遇抽样、滚雪球抽样、定额抽样4.统计分析研究、理论分析研究5.条形图、圆形图、曲线图、象形图三、名词解释1.频数分布:是指一组数据中取不同值的个案的次数分布情况,它一般以频数分布表的形式表达。

2.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真实地测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3.整群抽样:这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些小的群体,由所抽出的小群体内的所有单位构成调查样本的抽样方法。

四、简答题1.答: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2.答: 1)选题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提出研究假设、作出课题论证。

2)准备阶段: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织调查队伍。

3)调查阶段:进入调查地点、接触调查对象、收集调查资料。

4)研究阶段:鉴别整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理论研究。

5)总结阶段:撰写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

3.答:1)界定总体。

2)制定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

4.答:1)把简单易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较难回答的问题放在后面;2)把能够引起回答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易引起紧张和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3)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他们感到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4)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意见、看法方面的问题,最后问个人的背景资料;5)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的最后;6)个人背景资料一般放在结尾,但有时也可以放在开头。

五、论述题1. a) 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i. 客观性原则ii. 科学性原则;iii.系统性原则;iv. 理论和实践想结合的原则。

b) 调查研究的工作准则i. 从中国的客观现实出发,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ii. 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iii. 采取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具体实例:略2. 答出问卷法与访问法的定义、特点、适用范围即可。

《社会调查方法》试题(三)一、不定项选择题(2分×10,共20分)1. 社会调查研究中操作化的含义是指()。

A.明确概念的确切含义B.将概念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C.关于调查结论的表述D.关于调查观点的表述2. 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有()。

A 确定总体B 判定抽样框C 决定样本总量D 决定抽样组织形式E 评估样本3. 当需要了解国情国力的基本情况时,最恰当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4. 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直线相关D.曲线相关5. 调查资料的定量分析是指()。

A 对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的系统化的认识B 对事物相关程度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C 确定研究对象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D 运用数学知识对调查对象进行量化6. 下面哪些是定类变量?()。

A 男女B 人事行政C 教育水平D 经济行政E 工资7. 集中量数的种类有()。

A 平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极差E 平均差8. 检验、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效度有几种形式:()A 再测方法B 表面效度C 准测效度D 结构效度E 复本方法9. 下面哪些是因变量?()。

A 工龄B 工作效率C 经济效益D 性别E 企业活力10. 在社会调查中,()是不可测量的。

A、变量;B、概念;C、标志;D、指标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社会调查的具体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分别是___________、调查阶段、___________和总结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