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力:漆膜与被附着物体表面通过物理和化学力作用结合在一起的坚牢程度。
【检测】1、首先用美工刀片或划格器在油漆涂层上划出十字格子的形状,横纵各划一刀,型成一百个细小方格,格子为1mm×1mm。
划格器的切口应至油漆底层。
2、用毛刷朝对角线方向各刷五六次,把小碎片刷干净,再用胶带贴在切口上并拉开,胶带的粘附力为350-400g/平米。
3、最后用放大镜观察格子区域的情况。
【等级】1、ISO等级:5=ASTM等级:0B,这代表油漆的剥落面积大于65%。
2、ISO等级:4=ASTM等级:1B,一些方格部分或者全部剥落,剥落面积大于35%-65%。
3、ISO等级:3=ASTM等级:2B,代表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面积油漆剥落,甚至有的格子部分被整片剥落,面积超过15%-35%。
4、ISO等级:2=ASTM等级:3B,代表切口和相交处边缘被剥落面积大于5%-15%。
5、ISO等级:1=ASTM等级:4B,这代表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的油漆剥落,划格区实际破损小于或等于5%。
6、ISO等级:0=ASTM等级:5B,这代表了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切口边缘完全光滑。
这是最高等级的附着力。
硬度:硬度是指漆膜对于外来物体侵入其表面时所具有的阻力。
漆膜硬度是其机械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
一般来说,漆膜的硬度与涂料的组成及干燥程度有关,如漆膜干燥得越彻底,硬度相对越高。
【测定】可以通过测定涂膜在较小的接触面上承受一定质量负荷时所表现出来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加以确定(包括由于碰撞、压陷或擦划等而造成的变形能力)。
所用测试仪器有摆杆阻尼硬度计、划痕硬度计、压痕硬度计等。
光泽:涂膜表面对照射在其上的光线向一定方向反射出去的能力,也称镜面光泽度。
反射的光量越大,则涂膜的光泽越高。
涂膜表面反射光的强弱取决于涂膜表面的平整和粗糙度,也取决于涂膜表面对投射光的反射量和透过量的多少。
在同一涂膜表面以不同人射角投射的光,会出现不同的反射光强度。
在测量涂膜光泽时,应规定光的人射角度测最涂膜光泽,用光电光泽计或投影光泽计。
【相关标准】按国家标准GB/T9754-11l8《色漆和清漆一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画光泽的测定》中的方法测定。
该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2813-J978《色漆和清漆一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115°镜面光洋的测定》。
柔韧性:当涂膜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弯曲时,所表现出的弹性、塑形和附着力等综合性能称为柔韧性。
【相关标准】GB/T 1731-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6742-86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 11185-89《漆膜弯曲试验(锥形轴)》GB/T 1748-79(89)《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ISO 1519:2002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
【测定】通过将漆膜连同底材一起受力变形,检查其破裂伸长情况,其中也包括了涂膜与底材的界面作用。
将漆膜面朝上,用双手将涂漆样板紧压在所需直径的轴棒上,在(2~3)s绕棒弯曲,弯曲后两拇指应对称于轴棒的中心线。
冲击:试样抗冲击负荷作用的能力。
【相关标准】GB1732-79《漆膜耐冲击测定法》,EDTM-30《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测定】1、测试条件:应在23±2℃和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的。
2、将漆膜试片平放在冲击试验机的钻砧上,试片受冲击部位距边缘不少于15mm,每个冲击边缘不得少于15mm。
3、将重锤固定于滑筒的某一高度上(高度由产品标准规定或商定),按压控制钮,使重锤自由落到冲头上,冲击试片。
4、提起重锤取出试片,4倍放大镜观察漆膜有无裂纹,剥落现象。
5、漆膜若有破裂,降低重锤高度5cm,重复试验,直至漆膜无破裂或剥落。
6、记录重锤的重量及高度。
7、同一试板须进行三次试验。
弯曲:试样在经受弯曲负荷作用的性能。
【相关标准】GB6742-86《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测定】弯曲试验仪,测试时将仪器全部打开,并使涂漆面朝座版,在1~2S平稳地合上仪器,使试板在轴上弯曲180°,目视或用十倍放大镜检查漆膜是否开裂或被剥离(离试板边小于10mm的漆膜不计),以最先使漆膜开裂或被剥离的轴径表示。
透明度:涂膜透过光线的能力。
透明度可以表明清漆、清油、漆料及稀释剂等是否含有机械杂质和悬浊物。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的纯净程度、机械杂质的混入、树脂的互溶性、催干剂的析出以及水分的渗入等都会影响产品的透明度。
外观浑浊而不透明的产品将影响成膜后的光泽和颜色,以及使附着力和对化学介质的抵抗力下降。
清漆要求清澈透明,没有杂质和沉淀物,这是因为作为罩光用的清漆,能把底层的颜色和纹理清晰地显现出来。
【测定】1、目测法。
目测即可检测,要求透明,饱满,不混浊。
目测法在投射光下目测比较试样的透明性,所依据的标准GB/T1721-79(89)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
操作时,将试样装在容量为25mL的比色管,在透射光下与一系列不同浑浊程度的标准液比较。
结果以透明、微浑和浑浊3个等级表示,对应标准中的1~3级。
测试时用的标准液有两种,如果试样是无色的就用无色标准液,如果试样是有色的就用有色标准液。
2、仪器法。
采用光电式浊度计,以消除由于产品色相深浅不同而对目测结果的干扰,并提高测试的淮确度。
仪器测量原理是:光源发出的光由于试管中杂质或悬浮物的影响而产生散射光,经反射罩反射并投射到光敏电阻被接收。
选用折光率近似1.5的磨砂有机玻璃捧定为标准浊度100,用蒸馏水校零后再对试样进行浊度测定,以数字表示。
保光性:色漆涂膜能抵抗由于暴露在大气中受大气和各种因素影响而失去光泽的能力。
【测定】将被测试的涂膜样板遮盖住一部分,在日光或人造光源下照射一定时间后,用光泽计测定未照射和被照射部分的光泽,以其比值表示保光性的结果。
保色性:添加有颜料的应用系统能抵抗由于暴露在大气条件下而改变颜色的能力。
以变色后颜色与初始颜色的色差ΔE表示,或与染色牢度褪色样卡比较。
变色0~4级五个级别,0级保色性最好,相当于国际染色牢度褪色样卡级别的5级,4级保光性最差,相当于样卡级别的1级。
颜料应用系统变色主要取决于颜料的耐候性、耐光性和分散性,也与树脂及系统中的其他成分有关。
耐磨性:以规定摩擦条件下的磨损率或磨损度的倒数来表示,即耐磨性= dt/dV 或dL/dV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涂膜对摩擦机械作用的抵抗能力。
【相关标准】《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 1768-2006)(ISO 7784-2:1997)《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GB/T 23988-2009)《落砂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ASTM D 968-2005)【测定】1、落砂冲刷试验法。
用落砂耐磨试验器测定有机涂层的耐磨性,即采用规定产地的天然石英砂作磨料,通过试验器导管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冲刷试样表面,以磨损规定面积的单位厚度涂层所消耗磨料的体积(L) ,并通过计算耐磨系数来评价涂层的耐磨性。
采用这种试验方法,天然砂磨料的选择将对试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砂粒的硬度、粒度和几何形状要求严格。
2、喷砂冲击试验法。
用鼓风磨蚀(喷砂)试验测定有机涂层的耐磨性,这种方法是通过调节气泵输出压力,使试验器喷管处的空气流速为0.07m 3 /min ,以保证每分钟平均喷出(44±1)g 的金刚砂束冲击涂层,并以磨损规定面积的单位厚度涂层所消耗磨料的质量(g),通过计算其耐磨系数来评价涂层的耐磨性。
因此必须按标准规定选用粒度围为75 ~90 μm 的碳化硅作磨料,而气源输出压力和磨料的均一喷速成为影响试验结果的决定因素。
3、往复运运磨耗试验法。
用磨擦轮磨耗试验机测定铝和铝合极氧化膜的耐磨性。
这种试验方法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涂镀层与胶接在磨擦轮外缘上的研磨砂纸作平面往复运动,每双行程后磨擦轮转动一小角度,经规定的若干次研磨后,以涂层厚度(μm)或涂层质量(mg)的减少,并通过计算其磨损阻力评价涂层的耐磨性。
由于该方法的试验条件易于控制,而无其它方法所存在的诸如磨轮修整、老化,砂流速率、砂束形状等较难控制的问题,因而试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而且除涂镀层外,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于塑料、橡胶和金属材料的耐磨性试验。
耐刮伤性:涂层表面具有的耐金属划伤的能力。
这主要取决于涂膜的硬度、颜料使用、粘合能力以及涂料表面情况等等因素。
【相关标准】GB/T9279—1988《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测定】1、弧形划针;2、尖顶划针将受试产品以均匀厚度施涂于具有均匀表面纹理的平整试板上,干燥或固化后,通过推动在弧形划针下的试板来测定耐划伤性,划针被安装成以45°角向下压至试板表面上。
以逐级增加压在试板上的负荷直至涂层被划伤为止。
耐盐雾:涂膜抵抗盐雾侵蚀的能力。
盐雾中的氯化物,如氯化钠、氯化镁,在很低的湿度条件下具有迅速吸潮的性能。
【测定】模拟海洋大气或海边大气中盐雾及其他因素为特征,在盐雾箱配置接近海水成分的水溶液,将其喷成雾状充满箱,并配合温度、湿度强化腐蚀条件。
操作温度一般为(35士2)℃,PH值6.5~7.2,称之为中性盐雾试验,有时也有用酸性盐雾进行。
喷雾周期有连续喷雾或间歇喷雾两类。
【相关标准】ISO 3768-1976《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中性盐雾试验(NSS 试验)》GB/T2423.17《Ka:盐雾试验方法》耐候性:涂料应用于室外经受气候的考验,如光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其耐受能力叫耐候性。
【测定】各种老化试验,模拟天然的气候条件,进行试验。
如涂层耐候性试验又称大气曝晒试验,考核涂料本身对大气的耐久性。
皮革耐候性可在模拟自然气候的耐候试验箱(或老化箱,加速耐候仪)进行测定。
【相关标准】GBT 1767-1979 《漆膜耐候性测定法》后期发白:施工后几天或更久会出现漆膜无光,发浑或呈半透明等发白现象。
【测定】对试板厚涂两遍,每遍刷4个“十”字,使膜厚达300μm左右,再喷涂两遍,间隔0.5h,喷涂完毕后,在漆膜干燥固化后不同时间分别用透明胶片对试板不同部位封闭,将试样放入(25士5)℃,相对湿度为55%~65%的大气环境中5天,然后去除透明胶片,再放入温度为8℃,相对湿度80%的恒温恒湿箱中24h,取出试板观察记录,用色谱仪对同一试板封闭处和不封闭处测透明度,以透明度差值表示发白程度。
耐玷污:涂层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沾污,涂料的耐沾污性是反映涂膜耐沾污能力的一个测试项目。
【测定】配制灰作为污染源,制成悬浮液用刷涂法或浸涂法使样板沾污。
样板按规定要求沾污后,用规定的水压水量均匀冲洗,用其反射系数下降率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