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

【化学】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关键字】化学教 案课题:绪言授课班级课 时 1教 学 目 的知识与 技能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过程与 方法1、通过一些具体的化学反应情景,展现化学反应、化学性质的复杂性,转而指出化学反应其实有“规律”,引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利用教材创设的具体情景,分析“有效碰撞”概念模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这些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复杂性”与“规律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2、通过对“有效碰撞”概念模型的学习,展现化学反应的最本质的东西,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探究兴趣; 3、指出目前尚未有“活化能”的理论测量方法,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热情。

重 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难 点 “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知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绪言 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速率、方向以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二、简化的概念模型 1、 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 (1)、分子间的碰撞时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充分条件。

(2)、有效碰撞时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1)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

(2)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 3、催化剂(1)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前后本身的性质和质量都不再改变的物质 (2)催化剂→降低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数→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反应速率加快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化学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要实现这个过程我们就必须对化学反应原理理解清楚。

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的化学反应,也做过不少化学实验。

那么化学反应时怎样发生的?化学反应遵循怎样的规律呢?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如何能控制化学反应为人所用呢?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要依赖于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模块的学习。

【板书】一、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内容绪言 ............................................................................................................ 2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2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8)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2)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18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1 第三节 化学平衡 .............................................................................. 26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57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62 第一节 电离平衡 (62)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69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77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 98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 50 第一节 原电池 ................................................................................ 106 第二节 化学电源 ............................................................................ 109 第三节 电解池 ................................................................................ 114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123)教案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I2(g) 2HI(g);△H=-14.9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知不知道是谁说的呢?【回答】阿基米德【提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个支点和杠杆是什么呢?【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投影】【板书】4、反应热表示方法:△H 为“+”或△H >0 时为吸热反应;△H 为“一”或△H <0 时为放热反应。

【讲解】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物成具有的总能量,反应时就会以热能的形式放出,反之,则吸热。

【板书】5、△H 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讲解】化学键断裂或生成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叫做化学键的键能。

反应键能越小,稳定性越弱,能量就越高破坏它需要的能量就越小;生成物的键能越大,稳定性越强,能量就越低,释放的能量就越大,故需要放出能量,△H 为负,反应之为正【板书】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讲解】△H 有正负之分,因此比较△H 大小时,要连同“+”、“-”包含在内,类似于数学上的正负数比较,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热量变化,则只比较数值大小。

【过渡】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与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有关,即能量的变化时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那么如何更准确的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如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下面我们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 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 2(g)+I 2(g)2HI(g);△H= -14.9 kJ/mol【投影】例:H 2(g)+21O 2(g) = H 2O(g);△H=-241.8 kJ/mol ,表示 lmol 气态 H 2和21mol 气态 O 2 反应生成 lmol 水蒸气,放出 241.8kJ 的热量。

(在 101kPa 和 25℃时) H 2(g)十21O 2 (g)=H 2O(l);△H=-285.8kJ/mol ,表示lmol 气态H 2与21mo 气态O 2反应在101 kPa 和 25℃时,生成lmol 液态水,放出285.8kJ 的热量。

【小结】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讲解】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那么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板书】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讲解】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板书】(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