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管理)联华超市案例
分析
联华超市案例分析
第壹部分
企业的发展历程及俩个发展阶段
企业发展历程概述:上海联华超市有限X公司初创和1991年5月。
1991年至1995期间,X公司主要通过合资控股的形式扩大规模,另外在行业内扩展服务功能,将彩扩、洗染等服务项目引进超市。
在此期间,X公司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方式建立门店,走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这壹阶段的运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必需品上。
1996年开始,X公司经过2年的调整阶段,期间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合资子X公司,在原先直营店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空间扩张。
继将上海几家大型超市纳入旗下后,又且购了排名位于前二十位的永昌超市。
1997年,联华超市实行改制,正式组建了联华超市有限X 公司,且大量引进外资,和境外大型超市财团合作。
1998年X公司进入高速扩张时期。
该时期X公司通过多渠道融资,多方式扩张,在中国21个省份发展自己的门店。
在此期间X公司不仅实现了规模的高速扩张,运营业务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延伸。
除了传统的超市业务外,仍发展了集生产、加工、销售和壹体的生鲜业务生产线、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
根据企业主要战略的不同我将企业的发展过程分为如下俩个阶段:
阶段壹:1991年~1997年。
阶段二:1998年至今。
第二部分
案例中企业主要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这俩个阶段所采用的战略
企业主要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
第壹阶段的内部条件变化:最初是以银行贷款及政府贴息方式发展,走负债运营的发展道路。
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合资子X公司,且大量吸收外资。
发展单壹超市业务。
在此期间,X公司内部管理能力相对较强。
第壹阶段外部条件变化:在此期间政府大力支持,外资超市尚未大量向国内涌入,市场竞争较少。
第二阶段内部条件变化:通过改组上市的方式吸收资金,且且发展多元化业务。
此时,X公司的管理体制已近落后于先进的外来入侵者。
第壹阶段外部条件变化:大量外资超市进入我国,刮分国内超市行业。
第壹个发展阶段:1991年至1997年。
在此期间X公司采用的是壹体化战略。
很明显,1991年至1995年期间X公司刚刚起步,处于负债运营阶段,X公司仍只有能力壹心发展她的主营业务,也就是超市本身。
然而经过三年的发展,X公司从7家门店发展成为拥有41家门店,销售额达1.98亿的企业,此时X公司又能进行壹体化战略中的横向壹体化。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见出,在1996年期间X公司通过资本投资,建立控股合资子X公司,在原先直营店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空间扩张。
继将上海陕北超市、新新超市、宏良便利、百家便利等门店纳入旗下后,又且购了排名位于前二十位的永昌超市,很明显X公司在进行横向壹体化战略,即在中国境能扩大自己的营业网点,
使之遍布全国。
再者,1995至1996年期间,X公司把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生鲜食品运营这壹块。
1995年,联华超市抓住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契机,在上海的连锁超市行业中首先引进了生鲜食品的运营。
1996年3月,联华超市建立了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
1997年联华超市又有意识地将生鲜食品的运营和市政府的厨房工程贴近,在山东、浙江、河南、河北、江苏、云南等地开发了生鲜食品基地,初步建成了全国采购网,先后建立了肉食品、鸡蛋、副食品等生产供应基地,开创了超市和园艺场定向种菜的先河。
和此同时,联华超市为了提升个性化运营的特点,仍扩建了4000平方米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和科研单位合作共同研制开发、加工、销售科技含量较高的绿色食品、黑色食品、营养膳食,运营猪牛羊肉、蔬菜、水产品、分割家禽、蛋类、包装盆菜、半成品和熟食制品等19类1200个品种的商品。
从联华近几年的实践来见,企业实现了由单壹零售商业向生产、加工、销售壹体化的转变。
这正是纵向壹体化的体现,通过对供应商的兼且,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节约成本。
第二个发展阶段:从1998年至今。
由于前期的资金积累和外资的大量流入。
这壹阶段X公司顺应大的市场环境展开了多元化战略。
在全力巩固和发展标准食品型超市的同时,联华超市在部分中心城区和郊县开出了综合型食品加强超市,形成了食品超市和百货商店的混合体,且在部分城乡结合部开设了超市大卖场,极大地满足了“双休日”大众消费的需求。
此外,联华超市有限X公司仍将联华便利店的发展视为其主力业态延伸的新兴业态,形成了多元业态的运营网络:
世纪联华、联华超市、快客便利。
这些都是他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印证。
第三部分
量化SWOT模型分析
环境要素优序矩阵
高中低
高高度优先
O1/T1/W1/W2
高度优先
T2/S1/S2/S3/S4
中度优先
中高度优先中度优先
O2
低度优先低中度优先低度优先低度优先
上海联华超市关键环境要素分析
关键环境要素权数等级加权分值机会O
O1多元化业务组合的未来0.3 4 1.2
O2开设网上超市0.15 2.5 0.375
机会要素得分 1.575
威胁T
T1大量外资超市进入国内市场0.4 4 1.6
T2外国超市也拥有自己的蔬菜大棚生鲜食
品质量有保证
0.15 2.0 0.3
威胁要素得分 1.9
总分值100% 3.475
关键环境要素权数等级加权分值优势
S1本土能力强超市选址靠近市民0.2 3.0 0.6
S2对国内政治环境更加了解0.15 2.0 0.3
SWOT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SWOT量化分析我们发现,在后壹个时期X公司所采取的战略是合理的。
战略运用的总原则是运用优势,利用机会、避免威胁。
带着这个宗旨我们来分析联华超市的战略选择。
外资超市进入中国市场的浪潮是汹涌的,也就是说,联华超市所面临的困难或者说
挑战是相当严峻的,对此联华超市没有选择和其硬碰硬,而是选择在发展好自己优势业务——时鲜产品的基础上去开拓新的业务层。
我们先设想,假设联华超市没有这么做,而是坚持1998年前的专壹化战略,把所有资金用于超市业的且购上,和外商争夺天下的话,壹方面我们缺少先进的专业管理团队,另壹方面我们再规模经济上远落后和这些外资企业,在市场调研,促销手段上都落后于人家,要是外资超市火拼,要落得俩败俱伤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联华超市选择了立足自身优势的同时发展多元化产业的战略,这么做就好比是田忌赛马,你的强项我比不过你,那我就在你的弱项上战胜你,这么做无疑是理智的。
所以我认为联华超市在后壹阶段选择的战略是合理的。
第四部分
面对现状,中国零售业该怎么办?
一、走规模化的道路。
作为中国最大的连锁企业——联华超市年销售额为140亿人民币,然而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有着2400多亿的年销售额,俩者相差甚远。
比较国内的连锁企业和国外的,我们不难发现,国内的连锁企业有个通病就是规模小。
众所周知,规模化是企业实现利益的基本条件,壹个简单的例子,壹件商品你拿壹件需要10块钱,然而你那100件、1000件甚至更多是价格就要远低于10元。
然而这么做的前提就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规模化发展的优势不仅体当下进货成本上,当你企业规模小的时候,你商店所进的货物的种类也是有限的,这就在另壹个程度上限制了你的发展。
由此可见规模化对于超市行业
的重要性。
二、先进的管理手段。
上面我们提到企业的规模化运营,然而规模化运营是需要先进的管理团队做支持的。
没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壹旦出事就会造成企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对联华超市高层的访谈中他们提到,联华的增长相当迅速,而管理能力的发展速度却未能和之相适应。
为此,联华每年招收50-60名顶尖的大学毕业生进入X公司管理层,且为店员提供内部培训课程。
然而这样就能和历史更久、资金雄厚的竞争者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相匹敌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不妨见壹下沃尔玛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沃尔玛投资7亿美金购入先进的卫星通讯系统,控制着各个网点的货物进货出货情况,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当前的市场需求。
对于这些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商家只能望尘莫及。
三、人性化营销,留住顾客的心。
既然我们再某些软件上无法和大型外资超市相抗衡,为何我们不从顾客的心入手?存包处的壹句:“先生,需要帮忙么?也许就留住了壹位忠实的客户。
用人性化得服务打动顾客对于目前的服务业来说是十分需要的。
四、网络超市的未来。
随着淘宝业务的兴起,我们不可否认,电子商务在未来社会中的运用,既然实体店的规模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为何不改走网络营销的道路呢?不能说网络商店壹定有前途,但网络商店壹定有其独特的优势,加之新时代人们的新的消费理念,网络商店的未来仍是能够
憧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