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

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

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篇一」(1)喜知(2)轻盈、细柔喜悦(3)拟人手法。

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4)二、三联是实写,末联是虚写。

(5)赋予了春雨无私地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美好品格,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6)C (并非层层写实,末联是虚拟。

)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篇二」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认为“绝对化的文雅”不能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

对此,请从下面两首诗中任选一首,谈谈你的认识。

(6分)参考答案:示例一:孟郊的《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两句诗,用淳朴、生活化的语言再现了母亲缝衣的情景。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巧琢的雕饰,虽然不符合“文雅”的标准,但朴素自然的语言,却塑造了一位感人的慈母形象,用爱的浓情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因此,用朴实通俗的语言也可以写出好的作品。

示例二:杜甫的《春夜喜雨》雅俗兼备。

前两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极具口语化的`特点。

“好”字,写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

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中的“潜”和“细”字,凸显了春雨的特点,用字讲究。

全诗语言有雅有俗,令人称道。

因此,不能用“绝对化的文雅”来评价作品。

(6分。

观点明确2分,联系作品分析4分)1.古诗讲究对仗。

这首诗中“慈母”对“手中线”对,“寸草心”对。

2.这是一首歌颂的古诗。

从诗中的一句名句“ ”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参考答案1.游子身上衣三春晖2.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篇三」《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

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开篇点题,为全文之纲。

第二段叙修亭经过,点明修亭之人、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

第二段写久旱民忧,大雨民喜,把修亭与喜雨联系起来,以忧衬喜。

第三段离议论于对话之中,进一步说出亭与喜雨之关系。

最后一段以歌作结。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7—10题。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③忭:喜乐,欢欣。

④荐饥:连年饥荒。

荐,重。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②是岁之春③以属客而告之④五日不雨则无麦(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以怪之矣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

(2分)今天不遗斯民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7.(1)第二年。

这。

同“嘱”,嘱托,劝酒。

(2)C8.今\天不遗斯民9.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像老鹰飞到天上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样的山峰,就会平息那颗追名逐利的心。

10.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篇四」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10分)喜雨杨万里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⑴ 第三联“遥”“忽”二字富有情趣,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4分)⑵ 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试题答案:10 ⑴ 遥:指雨后水涨河宽两岸相距更远,但人们仍然兴奋不已,隔河大声互语的情形(1分);忽:雨后树枝积水很多,而鹭却习惯性立于其上,终至树枝折断,鹭惊惧而飞的情形(1分)。

通过对人的对话和鸟受惊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因下雨而带来丰收希望的.喜悦心情。

(2分)⑵ ①尾联先写往年愁没粮食与酒,再写眼下这场雨带来丰年希望,今年将愁没储粮储酒之器;(1分)②以愁衬喜:今年愁无储粮储酒之器,反衬出喜雨给人带来的巨大的快乐。

(1分)③结尾转写情,反写喜悦,出乎意料,使得诗歌脉络跌宕起伏。

(1分)春夜喜雨阅读答案参考「篇五」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①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②,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③虽欲优游④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注】①忭(biàn)欢乐②荐饥:连年饥荒③二三子:你们④优游:悠闲自得。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①予至扶风之明年②既而弥月不雨③以属客而告之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每自比于管仲、乐毅B、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C、忧者以乐,病者以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越三月,乙卯乃雨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分)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13、《喜雨亭记》一文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与欧阳修在《》一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

(2分)[答案]10、①第二年②下雨③通“嘱”,劝酒 11、C 12、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座亭子中悠闲自得地享乐,难道做得到么? 13、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意思对即可)《醉翁亭记》4.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治:修建。

B.亭以雨名,志喜也。

名:命名。

C.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山的南面。

D.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5.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B.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C.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D.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喜雨亭记》一反亭台游记的通常写法,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交错并用,可谓运笔生辉,出手不凡。

B.下雨前,太守就已经开始修亭凿池,没有顾及到忧心庄稼的百姓。

亭成恰逢雨至,太守看到人民庆祝的场景,深为惭愧,将这一场喜雨归功于天子和造物主,并用“喜雨”来给亭子命名。

C.为表现百姓之喜,文章除了具体描写官吏、商贾、农夫的欣喜若狂,还交代此前“弥月不雨”的情况,为后文记“喜”做了有力的衬托,行文曲折起伏,饶有兴味。

D.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小亭子的建成并非什么大事,可苏轼却把它与人民“喜雨”的大事联系起来,表达与民同乐的感情。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3分,共12分)(1)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2)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4)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孔雀东南飞》)参考答案:4.D(3分,狱:诉讼案件)5.A(3分)6.B(3分,中国封建时代,为官者建亭供游乐本是常事,更何况苏轼这样一位为政清廉,祟尚节俭的官吏,断不会建豪华的丽亭美池。

如文中所述,“喜雨亭”不过是一个供休息的场所而已,一个极普通的亭子,B项说法没有道理。

)7.翻译句子每句3分,共12分(1)不久,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正为此感到忧虑。

(“既而”1分;“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1分;“以为”省略,需添加代词,1分。

)(2)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出现旱象便把雨赐给百姓。

(“今天”,古今异义1分;“始”,1分;“赐之以雨”,状语后置1分。

)(3)已经出洞,就有人责怪那想要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享尽游洞的乐趣。

(4)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

参考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

”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

”“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