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初中体育说课稿四篇

有关初中体育说课稿四篇

有关初中体育说课稿四篇初中体育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1)篮球:急停投篮(2)跑:耐久跑。

2、教材分析: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市编体育高三教材体育实践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篮球和第一部分跑。

这二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三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篮球急停投篮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篮球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投篮方法,急停投篮是后面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_球急停急起和投篮的一个技术综合,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重点是急停脚步动作与接球和运球手的协调配合,难点是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是复习教材,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越野跑作好准备。

3、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理科班的学生。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

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

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4、教学目标:根据高三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急停投篮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70%以上的学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篮的动作要领;5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急停投篮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8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

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品质。

二、说教学方法:(1)教学观念:兴趣是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教法设想:急停投篮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原地投篮比较的过程中得出急停投篮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耐久跑采用分组想不同的练习方式进行练习,使内容丰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

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3)学法指导:三、说教学过程1、课堂常规1分钟2、球操4分钟运球进场,绕场一周成圆后采用教师提出动作名称,学生自己创造动作,教师进行指导和提示并纠正错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既活动了身体,又熟悉了球性,为本课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础。

3、小比赛5分钟目的是既热身,又以此引出课题,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其改进技术的_。

4、急停投篮18分钟采用的组织形式是分组不轮换,动作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急停投篮。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徒手两步急停练习(2)拿球自抛自接两步急停(3)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投篮练习(4)小比赛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示范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对示范的学生表扬鼓励并纠正错误。

5、耐久跑8分钟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负责与组员一起商讨耐久跑方式,教师观察指导。

6、放松操2分钟教师提议,学生创造动作进行放松,音乐伴奏,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结束本课。

7、总结,收回器材,下课2分钟四、教学效果的预计:因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对教材的特点、重、难点、学生的情况等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教法与学法的选择遵循了教学原则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预计会顺利地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与各项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

预计平均心率为120—13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40--50%,练习强度较大,耐久跑时强度达峰。

五、场地器材:篮球场两块以及周边自然地形,篮球50个,跳绳4根。

初中体育说课稿篇2一、教材的价值特点“跳竹竿”是一项独特的少数民族(黎族、苗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要求动作灵活,反应敏捷,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它不但姿态优美、富有节奏感,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情调活泼、运动气氛非常欢快热烈;集体跳竹竿不仅可以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灵敏协调的素质,而且可以娱乐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把跳竹竿引入到体育教学,让学生们能够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起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更激发了广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跳竹竿简单易学,初学者以简单的二拍节奏打起,掌握规律后,逐步加大难度.在活动中打竿人一般是8人分成两排,面对面相距4米左右,采用坐打、蹲打、站打;跳竹竿者可以采用单脚进退、单脚连跳、分腿跳等.二、本课的设计与构思本课结合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把“乡土体育—跳竹竿”引入体育教学,开发和利用体育项目资源,力求体现体育教学特色,充分发挥“小场地、高密度、小强度”的教学模式.跳竹竿是一项全身运动,很适合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其韵律和节奏感强,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充分体验跳竹竿的乐趣.本课充分发挥竹竿的作用,以竹竿为主线,贯穿课的始终,由竹竿操、跳竹竿、体能练习等组成本课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组织教学,最后以集体舞的的形式做好放松运动,使学生身心平稳的恢复,从而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懂得竹竿的作用和跳竹竿的动作方法,体会传统体育运动.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跳竹竿的动作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生的跳跃、灵敏、协调能力.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兴趣,体验紧张、兴奋、欢乐的运动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集体观念,体验成功的乐趣.四、教学流程竹竿操(体操棒代)跳竹竿体能练习集体舞下课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连续双脚交换跳的动作,且在竹竿的敲击下,不让竹竿夹住碰到脚. 2、教学难点:竹竿的敲击和脚步动作的节奏协调配合.六、教学活动进程1、引起注意阶段课堂常规要求:①集队、师生问好;②宣布课的内容讲解游戏的方法.2、激发兴趣阶段通过竹竿操、慢跑的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身心准备.3、技能技巧创新培养阶段①简述跳竹竿的价值特点,并示范动作(脚步)②打竹竿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在教师的口令声中进行有节奏的打竿练习.教师要提醒学生在打竿练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打竿的轻缓急慢等.③过竿练习:这是本课的重点.脚步动作如何与敲击竹竿的节奏“合拍”让学生明确双脚交换跳的节奏和敲击竹竿的节奏正好相反,同时让学生相互讨论,改进动作,培养团队探究、合作精神.过竿类型分为单人过竿和双人(多人)过竿.双人过竿主要使学生在跳竿练习中多一份责任感和谨慎认真态度.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相互间的配合力求默契、协调、连贯一起呵成.④拓展练习:“小火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拓展练习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4、恢复整理阶段①集体舞放松操,忘却疲劳、恢复平静.②小节情况,并评价鼓励学生.③收器材、击掌(三次)下课.初中体育说课稿篇3一、课堂常规二、游戏《顶气球》三、自由发展跳跃练习12’4‘125145组织:1、二列横对2、场地分组要求:从分利用场地和器材自由发展跳跃练习基本部分28分一、跳高1、跨越式2、府卧室3、背越式二、升级练习15||2010|158’3’145155组织:兴趣分组教法:1、通过多媒体介绍三种技术2、学生自由选择练习方式3、教师巡视、观察、指导4、学生随时查阅相关资料组织:性别技能分组教法:分组进行升级练习结束部分4分一、过杆游戏欢乐颂二、颁奖三、小结11’110组织:性别分组教法:1、挺身通过不同高度2、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表现颁奖评《跳高》一课陈腾飞老师上的《跳高》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其中不仅学到了动作技术,同时发展了跳跃能力,锻炼了身体,培养了意志力,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且成功的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

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到现在的更注重沿着学生心理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淡化技术,强调健身。

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陈腾飞老师突破了跳高教学以“竞技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跳高的实用价值,充分发挥了他趣味性强的特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发展自己的弹跳力。

在开始部分教学中,学生在轻松、欢乐的音乐声中做《顶气球》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然后,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学生自己选择和创编发展跳跃的练习,同时激发了学生们的练习兴趣,这样不但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弹跳力,而且充分热身,为上课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其次,陈腾飞老师这节课将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多媒体引入体育教学课堂。

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的演示和男女运动员对三种跳高姿势的的示范,直观的了解到跨越式跳高、俯卧式跳高、背越式跳高三种跳高技术。

通过观看国内、国外高水平技术,给同学以美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练习热情。

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自己喜欢的技术动作,在练习的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随时查阅跳高技术的动作录像和相关的资料。

以便学生更好的练习。

这样,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学生自身的特长,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互帮互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