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制造技术-热变形-第六次课资料

仪器制造技术-热变形-第六次课资料

11
温度场解析方法总结
12
轴承使用中的热变形问题
影响游隙的三个 主要因素
1. 温度变化 2. 装配应力 3. 旋转速度
urA urO A
urF urA T
u rO
urF
A
T
13
轴承按照DB DF布置时的热变形影响
极端条件下的热变形问题
14
机床热变形特点
❖ 体积大,热容量大,温升不高(15-25度),达到热平 衡时间长(4-6小时)
φ
图4-39 平面加工热变形
7
传统计算公式的问题
L L t 20 0 C
1.没有考虑零件形状对热变形的影响; 2.是用平均温度计算的,没有考虑温度 场的影响; 3.没有考虑零部件的装配环境;
8
车 削 中 轴 的 热 变 形
9
轴之非均匀非稳定温度场热变形
温度场特解:
T(r, z,t)
连续切削升温曲线 间断切削升温曲线
冷却曲线
0 τc
τb τ(min)
图2-9 车刀热变形曲线
max 1 e c
胡批:在我们大自然中, 很多规律的描述都离不 开指数函数。
式中 ξ—— 热伸长量;
ξmax —— 达到热平衡热伸长量; τ—— 切削时间;
τc —— 时间常数(热伸长量为热平衡热伸长量约63%的时间
1
r
z
rR
T
rR
KR
1
Hale Waihona Puke n1m112 n
2 m
h R
J
0
n
R
Fnm
I
1
(
m
R
R)
m I0 m R
Gnm 1 2 2 2 I0 m R m I1 m RR h sin m z m cos m z
10
非均匀温度场热变形求解过程 —温度场、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关系
国内曾有四个教授从事热变形的研究: 费业泰 从事测量仪器及机械零部件热变形研究 陈子辰 从事机床热变形 候镇冰和张伯林 从事加工中热变形研究
1
热变形之影响
2
热源
工艺系统热源
工艺系统热源
内部热源 外部热源
热源的种类
切削热 摩擦热
环境热源 辐射热
❖ 切削热--导致工件或刀具热变形,绝对温升明显 ❖摩擦热——运动副摩擦,主要影响机床,绝对温升不明显 ❖环境热--温差,有温差就会有变形,还会产生热应力
aQ k
t 0
z
Gdzdt
z
4aQ
b2
Cnm • n J 0
n1 m1
nr

h sin m z m cosm z
轴之径向热变形
r1
R
T(r,
0
z, t )dr
4 aQ 2Rk
n1
Cnmn h sin
m1
mz
m
cosm z
R 0
J0 nrdr
r2 u rR R rR
R 2G
15
机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
其他机床热变形(图4-37)
❖ 立铣(图a) ❖ 外圆磨(图b) ❖ 导轨磨(图c)
b)外圆磨床受热变形形态
a)铣床受热变形形态
c)导轨磨床受热变形形态
图4-37 立式铣床、外圆磨床、导轨磨床受热变形
16
如何研究机床热变形? 陈子辰教授怎么干的?
• 创立温度敏感点概念,利用振动分析中的 模态分析理论建立热变形模型。
,常取3~4分钟)。
5
工件热变形
◆ 圆柱类工件热变形 ➢ 长度:
L L t
(4-17)
➢ 直径:
D D t
(4-18)
式中
ΔL, ΔD —— 长度和直径热变形量; L,D —— 工件原有长度和直径; α—— 工件材料线膨胀系数; Δt —— 温升。
➢ 例:长400mm丝杠,加工过程温升1℃,热伸长量为:
❖ 结构复杂,温度场和变形不均匀,对加工精度影响显著
。某外圆磨床,4-6小时内,砂轮和主轴间距减小27微米
车床热变形(图4-36)
200
ΔY
80
位移 /μm 温升 / ℃
150
前轴承温升 60
100
40
50
ΔX
20
0
12
34
运转时间 / h
a) 车床受热变形形态
b) 温升与变形曲线
图2-10 车床受热变形
φ/ 4
Δt —— 温升。
结果:加工时上表面升温,工件向
上拱起,磨削时将中凸部分磨平,
冷却后工件下凹。
例 : 高 600mm , 长 2000mm 的 床 身
,若上表面温升为3℃,则变形量
为: X L2 t 1.1 20002 3
8S
8 600
0.022 (mm)
此值已大于精密导轨平直度要求
• 试验中采用缩小模型法 • 传感器测温度分布、测变形量 • 提出补偿机床热变形误差的方法。
17
温度敏感点
18
空转试验
• 模擬3600 rpm轉速,主軸空轉、Z方向的滾 珠導螺桿、及Z方向的滑軌來回空跑之空切 削熱機下的溫度分佈與熱誤差。
• 切削條件:
– X軸進給 2mm/pass – Y軸進給 10 um – Z軸來回速度約50cm /sec – 主軸轉速 3600rpm
2.2.6 工艺系统热变形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热物理性质之一,它对于精密机 械及精密仪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均有重要的影响, 温度变化引起的工件热变形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是 很大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统计调查了热变形误 差对机械加工业的影响,以及热变形误差占加工总误 差的比例之后,他们普遍认为在目前的精密加工中, 热变形误差已占到总误差的40-70%。
L L t
1.1105 400 1 4.4 103(mm)
4.4(m)
5级丝杠累积误差全长≤5μm,可见热变形的严重性
6
◆ 板类工件单面加工时的热变形(图4-39)
X L2 t
8S
(5-19)
式中 ΔX —— 变形挠度;
S
L,S ——工件原有长度和厚度;
L
α—— 工件材料线膨胀系数;
19
空转温升
溫升(℃)
各觀察點之溫升圖
12
10
8
X軸滑軌
Y軸滑軌
6
Z軸滑軌
砂輪
4
主軸軸承
2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時間 (min)
20
空转主轴热位移
displacement (um)
主軸位移量
14
12
10
8
X
Y 6
Z
4
2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time (min)
3
切削热产生及分布
Qc
R1Q1
R2
Q2
QT 1 R2 Q2
Qw 1 R1 Q1
4
刀具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
刀具热变形
◆ 特点
➢ 体积小,热容量小, 达到热平衡时间较短
➢ 温升高,变形不容忽 视(达0.03 ~0.05mm)
◆ 变形曲线(图2-9)
ξ(μm)
ξmax
0.63ξmax
21
减小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措施
减少热源发热和隔离热源
❖ 减少热量产生:1)控制切削用量切削热、降切削速度 改变刀具几何参数;2)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流体轴 承;3)充分冷却“淋浴” ❖ 隔离热源:将液压系统从机床中分离,或用隔热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