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2014年春红安三中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想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

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2.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4.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 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A.主张君主立宪制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设计三权分立D.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6.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

这说明()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7.“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总体特征并不是所有意大利人的特征,而主要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独有的。

他们只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

”这种评价()A.否定了文艺复兴的重大作用B.较客观地指出了文艺复兴的局限C.忽略了文艺复兴的阶级属性D.片面地夸大了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8.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A.“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自然法是正当的理性准则”9.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10.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11.陈独秀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他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12.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来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次讲话(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②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使得“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更加深入人心④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A.①②④B.③④C.①③D.②③④1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

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

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据此,你认为雨果的观点是( )A.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和创造力B.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明起了保护作用C.认为西方科技更加神奇D.中国传统发明缺乏发展成为生产力的土壤14.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元兴元年奏之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由材料可见(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的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15.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

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

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16.我国古代的书法理论讲究“意在笔先”能体现这一理论的是( )A.“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

然后书之。

”B.“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

”C.“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D.“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17.1645年左右,英国一批科学家开始每周在伦敦聚会讨论科学研究等问题。

……1662年。

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

旨在利用和完善自然知识,促进自然知识的增长。

上述历史现象得以出现的历史条件有()A.工业革命的展开B.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生物进化论的确立D.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18.“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表明自然科学在当时()A.已经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B.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C.促使人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D.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19.二战期间,某位著名画家在一个艺术馆的出口处给每个出入的德国军人分发一幅自己画作的复制品。

一位德国头目指着这幅画问他:“这是您的杰作吗?”画家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位画家的回答让我们认识到绘画具有( )A.艺术性B.思想性C.阶级性D.社会性20.在某一流派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艺术家表现了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材料描述的美术流派特征属于( )A.现代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20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卢梭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乱治,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

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材料三人生来平等,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

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社会契约论》(1)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哪些又体现了突破创新。

(4分)(2)材料二的语录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思想?根据材料概括它表达的思想内容。

(4分)(3)卢梭是一场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要思想,并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多方面概括这两场运动的相同点。

(至少三点)(6分)(4)试从社会转型角度来阐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和欧洲启蒙运动分别产生的影响。

(6分)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民主义就是针对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的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胜利道路、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发展前景的基本主张。

(4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分)2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一块比寻常更为光滑的卵石或一个比寻常更为美丽的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就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牛顿材料二(牛顿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宇宙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们坚持理性的原则。

就可以认识这些自然规律。

人们在认识自然规律的进程中不需要上帝,只需要理性。

自然科学上的发现,使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坚信,人类社会也有支配其发展进步的永恒法则;人们只要像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理性王义的方法,同样可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

材料三牛顿,请原谅我,你发现了你那个时代唯一的路,只有具备最深邃思想和创造力的人才能找到的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