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广州一模数学试题(文科)

2018年广州一模数学试题(文科)

秘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2018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文科数学
2018.3
本试卷共5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并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 满足()2
i =1i z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z =
A .2-
B .2
C .2i -
D .2i
2.设集合{}=0,1,2,3,4,5,6A ,{}=2,B x x n n A =∈,则A B =I
A .{}
0,2,4
B .{}
2,4,6
C .{}
0,2,4,6
D .{}0,2,4,6,8,10,12
3.已知向量()2,2OA =uu r ,()5,3OB =uu u r ,则OA AB =-uuu r uuu r
A .10
B
C
D .2
4.等差数列{}n a 的各项均不为零,其前n 项和为n S ,若
212n n n a
a a ++=+,则21=n S +
A .42n +
B .4n
C .21n +
D .2n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
A .920
B .4
9 C .
29
D .
9
40
6.在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AB CD =, AB CD ^,则异面直线EF 与AB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π6
B .π4
C .π3
D .
π
2
7.已知某个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A .ln y x x =
B .ln 1y x x x =-+
C .1ln 1y x x =+
-
D .ln 1x
y x x
=-
+- 8.椭圆22
194
x y +=上一动点P 到定点()1,0M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2
B .
45
5
C .1
D .
25
5
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104223++ B .1442+ C .44
223++
D .4
10.已知函数()sin 6f x x ωπ⎛⎫=+
⎪⎝
⎭()0ω>在区间43π2π⎡⎤
-⎢⎥⎣⎦,上单调递增,则ω的取值范围为 A .80,3
⎛⎤



B .10,2



⎝⎦
C .18,23
⎡⎤⎢⎥
⎣⎦
D .3,28
⎡⎤⎢⎥⎣⎦
11.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2
121n n n
a a a +=+,设1
1
n n n a b a -=
+,则数列{}n b 是 A .常数列
B .摆动数列
C .递增数列
D .递减数列
12.如图,在梯形ABCD 中,已知2AB CD =,2=5
AE AC uu u r uuu r
,双曲线
过C ,D ,E 三点,且以A ,B 为焦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7
B .22
C .3
D .10
D
C A
B
E
图②
图①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
分.
13.已知某区中小学学生人数如图所示.为了解该区学生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
的意向,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来进行调查.若高中需抽取20名学生, 则小学与初中共需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名.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230,10,10x y x y -+--⎧⎪
⎨⎪⎩≤≤≥,
则z x y =-+的最小值为 .
15.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图①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
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该数表的规律是每行首尾数字均为1,从第三行开始,其余的数字是它“上方”左右两个数字之和.现将杨辉三角形中的奇数换成
1,偶数换成0,得到图②所示的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三角形数表,由上往下数,记第n 行
各数字的和为n S ,如11S =,22S =,32S =,44S =,……,则32S = .
16.已知函数()()21
,
1,ln 2,1x x x
f x x x +⎧<-⎪=⎨⎪+-⎩
≥,()224g x x x =--.设b 为实数,若存在实数a ,使得
()()1f a g b +=成立,则b 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1=a ,1=-b c ,△ABC
的外接圆半径为7. (1)求角A 的值; (2)求△ABC 的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地1~10岁男童年龄i x (岁)与身高的中位数i y ()cm ()1,2,,10i =L 如下表:
x (岁)
1 2 3 4 5 6
7 8 9 10 y ()cm
76.5
88.5
96.8
104.1
111.3
117.7
124.0
130.0
135.4
140.2
对上表的数据作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
x
y
()1021x x i i ∑-= ()
1021
y y i i ∑-= (
)()10
1x x y y i
i i ∑--=
5.5 112.45 82.50 3947.71 56
6.85
(1)求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
(2)某同学认为,2y px qx r =++更适宜作为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类型,他求得的回归方程是20.3010.1768.07y x x =-++.经调查,该地11岁男童身高的中位数为145.3cm .与(1)中的线性回归方程比较,哪个回归方程的拟合效果更好?
附:回归方程y a bx =+$$$中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 ,a y bx =-$$.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点E 在线段PA 上,PC P 平面BDE . (1)求证:AE PE =;
(2)若△PAD 是等边三角形,2AB AD =, 平面PAD ⊥平面ABCD ,四棱锥P ABCD -的 体积为93,求点E 到平面PCD 的距离.
P A
B
C
D
E
()()
()
121
n
x x y y
i i i b n x x i i =
--∑=-∑=$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两个定点()1,0M 和()2,0N ,动点P
满足PN =.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2)若A ,B 为(1)中轨迹C 上两个不同的点,O 为坐标原点.设直线OA ,OB ,AB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k .当123k k =时,求k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e 1x
f x ax a =-+-.
(1)若()f x 的极值为e 1-,求a 的值;
(2)若),[+∞∈a x 时,()0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过点(),0P m 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21,2
x m y t ⎧=+⎪⎪⎨
⎪=⎪⎩(t 为参数),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
θ=.
(1)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l 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2PA PB ⋅=,求实数m 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f x =23x a x b ++-.
(1)当1a =,0b =时,求不等式()31f x x +≥的解集;
(2)若0a >,0b >,且函数()f x 的最小值为2,求3a b +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