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一等奖 1 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北京
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
奖 1 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三等奖 1 项以及中
国专利优秀奖 1 项。
周刚
1963.4
1982.9
1986.7 教授级高工
副总裁
1986 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曾任大连重工集 团有限公司质管处处长助理、副处长、处长,大连 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大连华锐股 份有限公司装卸机械制造事业部总经理。 2012 年 1 月增选为大连华瑞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其领 导的技术研发团队主要为能源、矿山、港口、冶金、 造船、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提供成套技术 装备、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现已形成冶金机械、 起重机械、港口机械、散料装卸机械等四大类传统 主导产品和兆瓦级风力发电核心部件、大型船用曲
王太勇
1962.6
1979.9
1983.7 教授、博导
所长
天津大学
1983 年 7 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 业,1986 年 4 月至今分别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7 被聘为博士生导 师,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兼在线监测专 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动力学会理事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 机械工程学会设备故障诊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 津市生产工程学会理事长和国际功能制造技术大会 (ICFMT)副主席等职务。主持国际合作、国家、部 委及省市等各类科研项目 50 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 奖励 7 项,专利 12 项,发表论文 300 余篇,被 SCI/EI 收录 200 余篇。其中包括 2011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2007 年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06 年天津市 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主持的重要项目包括“基于数 控流水线与纳米超精插补技术的智能数控系统及其 产业化攻关”、“基于广义调参随机共振的微弱信 息恢复方法与算法硬化设计研究”、“数控机床故 障预警诊断技术及基于功能部件的可重构监测诊断 系统”、“基于在机监测与智能维护的复杂制造系 统状态辨识与精度测控理论与方法”、“汽车螺旋 锥齿轮高效精密加工成套装备”等。出版了《机械 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机械故障诊断理论及应 用》等著作。
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 年 12 月 5 日任沈
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其
所领导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重
大技术装备行业的支柱型、战略型领军企业,现
有员工 7000 人,担负着为大型乙烯、大型炼油、
大型煤化工、大型电力、大型冶金等关系国计民
生的重大工程项目提供国产装备的任务,沈鼓集
技术等。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有部分
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国家专利 15 项,其
中 5 项为发明专利。曾在多项大型幕墙工程中担任
主设计,如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场、北京电视
台、北京华能大厦、上海科技馆、上海世贸中心、
沈阳远大铝业集 深圳诺德大厦、俄罗斯联邦大厦、迪拜商业湾、法

兰克福机场空铁联运中心等。作为技术负责人,主
沈阳鼓风机(集团) 有限公司
团产值突破 110 亿元大关。近十年来他带领团队 矢志不渝地履行历史责任,积累了比肩国际一流 的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先后攻克 1200 多项关键
技术难题,使企业具备了年产 100 万吨大型乙烯
装置、千万吨炼油装置、5.2 万空分、60 万吨 PTA、
100 万吨甲醇、大型长输管线压缩机、125 吨大推
高航
1962.5
1978.9
1984.7 教授、博导
大连理工大学
1982 年 7 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原沈阳机电 学院),1992 年 5 月获得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 学博士学位。1984 年 12 月至 2005 年 3 月任职于东 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97 年 4 月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5 年 1 月被大连理工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现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 国生产工程分会光整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 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在高效磨削 与精密加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做出了一系 列特殊贡献,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 高速磨削热损伤与对策的研究”,国家重点科技攻 关计划专题项目“装备产品 3D 数字化设计应用关 键技术攻关”和“高压辊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 “CBN 砂轮立轴平面磨削机理的研究”、“精密电 镀 CBN 砂轮制造技术研究”以及“新型热轧在线 磨辊机方案的研究”等。出版著作和规划教材 6 部, 发表学术论文 45 篇。科研成果曾获得辽宁省发明一 等奖和国家发明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科技奖励 12 项。
沈阳远大压缩机 Z、P、L、V、W 型 7 个系列、800 多种型号常规和 压缩机有限公司 撬装产品及 K 和 D 两个系列 60 余种型号的迷宫压
缩机产品,很多产品为国内首创。多次承接国内重 大装备国产化项目用大型往复压缩机的研制,如国 家 能 源 局 LNG 接 收 站 关 键 设 备 国 产 化 项 目 用 4K-300MG 低温迷宫压缩机、中石化重大装备国产 化项目用 6M80 重整氢增压压缩机等。公司是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战略供应商,中石油和中海 油合格供应商,美国 Airproducts 和 PRAXAIR、德 国 Lurgi 等工程公司的亚太地区供应商,德国 Linde 工程公司、法国 Airliquide(法液空)工程公司的中国 市场供应商,产品还出口墨西哥、哈萨克斯坦、泰 国、越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于天彪
1968.9
商向东
1956.4
1990.9
1994.7 教授、博导
1977.9
1982.3
教授
副院长
东北大学
于天彪,男,1968 年 9 月生,教授,博士生导 师,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承担 或作为项目执行负责人参加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 各 类 纵 向 课 题 10 余 项 。 在 《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echnology》、《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机械工程学报》、《东 北大学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国内一 级期刊及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 论文 50 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 检索 40 余篇。 多次作为分会主席参加了在美国、韩国、日本、新 加坡等境外召开的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
持了 2008 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
以及主赛场之一的国家游泳中心的墙面和屋面
ETFE 膜结构系统的设计工作,其规模宏大,设计和
施工难度方面在世界 ETFE 张拉膜领域绝无仅有。
出版了《“水立方”ETFE 充气膜结构技术》等专著
2 部,起草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 3 部,获得国家科
技进步奖一等奖 1 项、中国建筑总公司科学技术奖
王玉新
1964.2
1979.9
长江学者特聘 1983.7 教授、博导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津贴、(首 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998 年获霍英 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研)一等奖,1999 年入 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为国 际 IFToMM 委员会委员,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IF 1.58 )编委,同济大学长 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机器人 与智能机械、复杂机械系统与装备创新设计与自动 化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 4 部,发表高水平 学术论文 1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9 篇,EI 收录 72 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 3 项,863 项目一项,国防预研项目 8 项, 教育部人才基金两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四 等奖一项,国防科技发明三等奖一项(工信部),GM 中国科技成就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在主要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机电产品再 创新设计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学术声誉,为“竞 争力设计”领域国际知名学者,与国际学术界有密 切的联系。
十名优秀校友简介
高校代码及名称::10142 沈阳工业大学 专业代码及名称: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姓名 孔跃龙
出生年月 1960.1
进入本专业 毕业时间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学习时间
现工作单位
简介
1978.9
1982.7 教授级高工
总经理
1982 年 8 月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曾任沈阳鼓风
厅长
1982 年 3 月毕业于沈阳机电学院,历任沈阳机
电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科研处处长、
副校长 1999 年 4 月至 2001 年 11 月,任沈阳市科协
主席、党组书记;2001 年 11 月至 2002 年 6 月任沈
阳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2002 年 6 月至 2008
年 3 月任辽宁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2008
王双军
1967.10
1985.9
1989.7 教授级高工
总工程师
1989 年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自 1994 年起,
从事建筑幕墙技术工作至今,现任兼职中国建筑装
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建筑金属
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专家组专家。近十年来,
主持研发了多项幕墙产品系统和新材料、新技术,
包括功能性产品、节能型产品、智能型产品和控制
力往复压缩机,以及 100 万千瓦核电火电用泵、
国防海军装备用泵等重大技术装备配套能力。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