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思想,把学生作为课程或学业的价值主体,从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走向以学生学业评价为依据,主张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发挥情意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增大,引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具体而言,新课程下学生学业评价新趋向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从重“结果”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业过程”的评价(二)从重“甄别”的评价转变为强调“学生发展”的评价(三)从重“知识”的评价转变为强调“活动表现”的评价4.案例题2005年8月,一个15岁女孩因饥饿过度导致身体各脏器衰竭,而过早的结束了生命。
她是湖南人,从去年超级女声开播时,她就每场必看。
今年6月她还对自己的父母说,明年她也要参加超级女声。
在此之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对于自己的身材体型她有些不满意,于是她由开始的控制食量,发展为神经性厌食症。
最后她为了躲避家人送她去医院而离家出走,最后病死在世纪坛医院。
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学生文化为什么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教师对待学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做法。
答:①学生文化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引导的原因:首先,由于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
而且学生文化是一种过渡性的发展中文化,学生思维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其信仰尚带有较大的盲从性,其态度也常伴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这种未成熟、低层次的文化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其次,学生自身的文化中除了那些具有天然的合理性需要我们加以维护和保护甚至发展外,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的内容和因素。
②教师对待学生文化的态度和做法:教师应积极运用自身的文化经验,帮助学生提高选择信息、调控行为的能力,引导他们创造积极的主体文化,让学生文化成为培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
教师要珍视学生文化中的资源,善于把环境中的消极信息转化为积极的信息,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
如果能创造性地将书本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和学生文化融合在一起,借助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既有利于学生发展,也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效果。
5.请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谈谈对基于过程哲学思想的知识观的理解。
答:①基于过程思想,学校里的知识绝非固定的文本。
我们习惯于将知识化约为公式、课本、习题册,这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
知识的本质在于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生成,不断地创新和超越。
知识是经验、情境的承载。
②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在问题与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应该放在系统中加以考察与理解。
针对具体的问题或情境,组织、应用相关的知识来进行处理,这些问题或情境是经过选择和设计的、在真实世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
③基于过程思想,知识的“给予”应该是“共享”的。
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与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拥有使用权、知情权及产权。
6.请结合教师专业标准为自己设计专业发展规划。
答: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
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1、加强自身的不断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读书学习是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在学习中创新是教师的职业需要。
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我把充电作为自己工作的基础。
因为我知道,社会在前进,观念在改变,教学理念也在改变,自己一旦不努力学习,将很快被淘汰。
3、教育教学工作。
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娴熟的教学技能。
4、常规教学工作。
教学中,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保证做到精心备课、上课等。
5、教研教学工作。
培养善于总结、反思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研、教科研能力,做学者型教师。
以上是我的个人发展设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按照以上的设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提高、不断地总结,经常对照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时刻提醒自己,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2013年化学考试说明一、指导思想初中化学学科毕业、升学学业考试命题应以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
试题要积极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方式,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既注重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在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的基础上,注意试题的生活性、探究性、开放性、应用性、教育性、人文性。
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命题原则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全面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应用能力。
题型保持相对稳定,力求稳中有新,对实施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试题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水平。
力求稳中有变,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适当增加开放试题,力求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因此试题应做到:(1)关注双基考核,体现能力立意;(2)关注生产生活,突出实践体验;(3)关注能力测试,基于实际问题;(4)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5)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
三、命题依据(l)《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市教育局关于鹤岗市中考毕业、升学考试内容和命题要求。
(4)各校使用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材。
(5)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验、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初中化学的考试范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四年制教材与三年制教材相同)。
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查未来公民的科学素养。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教学的要求,试题将考查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整体水平。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化学学科学业、升学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
下面对各部分的考查内容、目标要求和命题要求说明如下:其中红色文字与“实验稿”不同之处,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要注意“2011版”和“实验稿”的区别。
(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物质构成的奥秘(三)物质的化学反应(四)化学和社会发展五、试卷结构1、题型题量分值比率(说明:1、“一、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2、命题者不再将上述两个选择题合并成一个大题,以便给学生更清楚的考试要求,减轻考生在考试时的额外负担)。
2、课标内容的分值分布比率(说明:1、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试题分值为考题中渗透和考查该项目标。
2、试题中知识考查覆盖率应为:100%。
3、考试时间及难度分配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难度分配:易80%,中15%,难5%。
与2010年学业、升学难度相当,在课表规定范围内只是覆盖面要广。
20012年12月化学试卷(样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①物质的运动规律②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③生命体生命活动的规律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2.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发现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 门捷列夫B.阿伏加罗C道尔顿 D.拉瓦锡()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含量B.盛H2集气瓶放置C.读取液体体积D.引燃酒精灯5.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榨取果汁C.汽油洗涤油污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6.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B.均匀的被烧焦C.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7.下列仪器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A.锥形瓶B.试管C.量筒D.烧杯8.为保护城市优美的环境,小强向市政府提出如下几条建议:①大力发展燃油汽车的数量,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②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工业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③推广使用卫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④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园林⑤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其中可取的是()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③⑤D.②③⑤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B.洁净的矿泉水C.食盐D.液态氧10.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甲乙丙丁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硅B.铁C.铝D.钙12.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一定量蛋白质。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13.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B.煤属于可再生能源C.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D.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能减排”非常重要14.下列衣物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纤维的是()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16.现有四组物质的溶液,仅用酚酞试液及同组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 Ba(OH)2HCl B.NaOH HCl NaClC.NaOH H C1 HNO3D.H2SO4Ba(OH)2Na2SO4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