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年级下美术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美术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学校:滨淮镇第二中心小学年级: 四年级学科: 美术二○一七年春学期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与谐》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色彩对比与与谐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运用对比色与与谐色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与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与理解色彩的对比与与谐,学习调配对比色与与谐色,并运用对比与与谐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2、难点:对色彩对比与与谐组织原理的理解、把握;创作时恰当运用组织分配方法,表现生动与统一。

教学准备:师:幻灯片、范图、音乐生:彩色铅笔,水彩。

教学过程一、感知与体验1、欣赏(1)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又换上了新装,让我们一起欣赏一组春天的图片、请在欣赏时找找大自然有哪些色彩?(2)播放课件自然图片师:您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哪些颜色?(红、橙、黄…)大自然被美丽的色彩装扮着,它简直就就是一个色彩王国啊。

板书:色彩的对比与与谐2、了解导入新课•师:瞧瞧刚才找的六种颜色,放在一起,带给您什么样的感觉呢?生:鲜艳、对比强烈、刺激•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色彩的搭配反差很大给人强烈刺激、形成一组鲜明对比的色彩就就是对比色。

•出示板书:对比师:那么如果我们分别瞧这三组色呢?生:与谐,柔与师:对,这就就是与谐,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就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的重要目的就是学会色彩的对比与与谐的基本知识及运用它进行绘画创作。

•课件:红花与绿叶的图片。

我们来瞧,绿叶与红花的对比多强烈啊,绿与红就就是一组对比色。

师:生活中,还有一些物品色彩的搭配也形成了最强烈的对比。

请您找找瞧。

•图片欣赏师:您找了哪组对比色?蓝与橙;黄与紫教师出示色图想一想:大红与湖蓝,大红与柠檬黄瞧起来对比也很强烈啊,为什么不就是对比色呢?出示色相图,解释。

原来一组对比色两个颜色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色彩的对比色彩对比就是指色彩的搭配反差很大给人强烈刺激、形成鲜明对比的一组色彩1、明度对比即色彩的明与暗、深与浅的对比、黑白就是明度对比的两个极端,在它们中间就是由浅到深的“灰”组成的无数色阶2、补色对比就是指间色与三原色之间互为补色关系。

3、冷暖对比即色彩的色性对比。

4、纯度对比就是指纯色与浊色、弱色之间的对比效果。

给人以强烈刺激的心理感受2、色彩的协调(1)、师:对比色能给人鲜明、有力、刺激的感觉,那么,色彩还有其她形式的搭配不?欣赏一组与谐色的图片,说感受生:色彩接近,柔与、统一师:色彩的搭配很接近,给人一种与谐、愉悦、统一的感觉就就是与谐色。

出示色图。

色彩的协调就是指近似色的组合或明度相似色彩间不同形式的组合1、色调的协调就是指以画面占主导地位的色彩为基础,其她色彩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

播放课件师:协调色在音乐会中的运用,什么的色彩?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效果?生:蓝色,轻柔,抒情,浪漫2、邻近色的协调就是指色相环上相邻的2-3色的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左右,为较弱的色彩排列。

师:(播放课件)3、对比色的协调会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感受;协调则给人以与谐统一的心理感受。

对比与协调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4、同性色的协调就是指色相对比距离约60゜左右,为较弱对比的色调。

如黄与绿组成的色调,其效果活泼、丰富,但又不失统一、与谐的感觉。

3、学生在身边找找对比色与与谐色。

二、创作与表现1、色彩练习师:考查学生掌握情况(1)猜猜瞧:例图中的色彩,哪些属于对比色?哪些属于与谐色?(2)涂色游戏:教师发有底稿的纸。

小组长抽签来决定涂对比色还就是与谐色。

2、教师演示(1)今天老师准备画一幅风景。

用协调色来涂色。

•快速勾线:画面简洁。

•确定主色调。

•根据主色调配其她背景色彩。

(2)出示同样构图的对比色涂法的画面。

(3)欣赏运用对比色与与谐色设计的美术作品。

3、学生创作•学生选择用与刚才练习时不同的对比色或与谐色进行水彩画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三、小结与评价1、小结:我们的画也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瞧,我用同学们的画装饰我们的教室,好瞧不?2、拓展:(1)欣赏图片:您们有什么发现没有?其实生活中无论就是绘画、设计还就是物品的色彩对比色又与与谐都不可少,只就是有的偏于对比,有的偏于与谐。

如果以与谐色为主,适当加上一点对比色,作品的色调就会显得既统一又生动。

第2课《穿穿编编》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瞧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阶段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

这就是什么呢?它美不?您想知道它们就是怎么做成的不?从博物馆到大自然再到民间工艺。

2、幻灯出示课题,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与装性。

从范作出发,把学习内容同生活相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美源于生活。

二、教学发展阶段1、指导学生瞧图自学穿编技能。

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您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3、指导学生瞧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

4、作品展示与评价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瞧图小组自学讨论穿编方法,并提出问题。

讨论穿编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并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尝试做篮子。

5、小组合作编制小篮子。

6、互评作品,交流不同的穿编法,并总结。

培养瞧图自学能力。

分解制作的难点,使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个全面的了解,并在观察中触发新的想法。

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评价能力与指导自学方法。

三、欣赏拓展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她编法。

只要您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她作品。

(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

(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3、欣赏、讨论作品的制作方法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穿编作品,拓展学生的视野并启发学生的创造设计意识。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自学的方法。

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2、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以及细小的形状,大胆、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3、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作品、各种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在网上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彩色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感知与体验:1、音乐导入:教师播放下雨的音乐时提问:这几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学生回忆下雨时情景,回答问题。

2、再次播放下雨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手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雨。

3、学生讨论:(1)说说可以用哪些细小的形状与线条表现不同的雨?(2)老师准备一些工具让学生上台,用动作表演人或动物在不同雨中的感受、表现与情绪。

4、情感互动:分小组表演雨中即景。

•创作与表现:1、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就是怎样表现的,采用什么方法?2、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喜欢的表现方法画出生活中的雨。

•评价:1、学彼此交流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独到之处。

过程中又就是如何体现并突出它的特点的。

2、同学之间互评,最后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目标:1、运用色纸与各类废旧纸张,通过绘画、卷贴、组合等方法进行立体造型活动,掌握设计、制作的方法,体验制作过程。

2、通过剪、折、卷、贴等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纸卷造型技能技巧。

3、通过纸卷造型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能力与耐心、细致操作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通过剪、折、卷、贴、拼等技巧,制作一个纸卷造型。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进行创作,设计出一个有趣的纸卷造型。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卷作品范例、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魔术导入。

1、教师出示几张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卡纸,在三分钟内变成一只小猫造型。

(先把纸卷成柱形,再粘贴,边制作边讲述魔术口诀:一个卷儿就是身体,加个卷儿做头部,粘上细卷成鼻子,剪了两刀变耳朵,添上几条变胡子,翘起尾巴喵喵喵。

)2、师:刚才老师就是怎样用纸变成一只小猫的?生:把纸卷成卷儿做成的。

3、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纸卷魔术(板书揭题)。

二、激疑探究。

1、猜谜请出动物朋友。

师:我变出的小猫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就是谁?想把她们请出来不?生:想。

师:想要知道它们就是谁,谜语会告诉您,哪一组猜对了,它就到哪一组去。

课件出示谜面,哪一组猜对了,就把相应的动物纸卷造型发给这一组,已猜对的小组不再参加后几轮的猜谜活动,直至每组都获得一个纸卷动物。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公鸡)白衬衣,黑大褂,走起路来左右摆,冰天雪地也不怕。

(企鹅)老家住在弯里弯,前门后门都不关,狮子豺狼都不怕,只怕猫咪下山来。

(老鼠)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青蛙)……2、自主探究。

师: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生:简洁、夸张,抓住动物特征。

师:同学们可以瞧一瞧,拆一拆,再装一装,这些可爱的动物采用了什么材料?就是怎么做出来的?您学到了哪些制作方法?各组学生观察,拆装,研究讨论制作方法与过程,并由代表向全班进行讲解与示范,解决制作纸卷造型的技巧问题。

如:①把一个圆形剪去一部分,可变成锥体作老鼠的耳朵。

②要使两部分衔接,除了粘。

还可以在需要插接的地方剪一道口子,相互交叉,插进去。

③将纸卷的一边剪切去一部分,可折出需要的角度。

三、尝试制作。

师:原来这些纸卷小动物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同学们,您想试一试不?学生试做动物纸卷造型,做好后,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述,对不足处提出改进建议。

四、欣赏作品。

1、教师播放碟片《动物世界》,让学生欣赏。

师:您瞧到了哪些动物?它有什么特征?2、课件出示几件纸卷动物作品。

师:喜欢这些作品不?这些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学生根据作品采用的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发表各自瞧法。

师:您能做出更有创意的作品不?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也可挑选合作伙伴进行交流。

五、学生制作。

学生选用适合的材料制作一个纸卷动物造型,可个人制作,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回辅导,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