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本专题内容围绕垄断行为展开,体例逻辑清晰,内容呈现一定规律性。

以客观题形式考核,分值为4-6分。

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垄断协议规制制度及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制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制度等为常见考点,考频指数分布比较均衡。

2020年教材对不同垄断行为的表述,有较多变化,需引起注意。

目录√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垄断协议规制制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制度√经营者集中与滥用行政权力反垄断审查第一节反垄断法律制度概述一、反垄断法适用的地域范围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反垄断法》。

2.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

【特别提示】本点为核心考点。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反垄断法》适用范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只要垄断行为发生在境内,无论该行为是否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均应适用《反垄断法》B.只要行为人是我国公民或境内企业,无论该行为是否发生在境内,均应适用《反垄断法》C.只要行为人是我国公民或境内企业,无论该行为是否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均应适用《反垄断法》D.只要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无论该行为是否发生在境内,均应适用《反垄断法》『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适用范围。

在反垄断法适用的地域范围方面,我国采用“属地原则+效果原则”。

属地原则,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无论该行为是否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适用《反垄断法》(选项A正确);效果原则,是指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若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选项D正确)。

二、反垄断法适用的主体1.以经营者为主体的垄断行为(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2.行业协会参与组织实施的垄断行为主要是指,实施诸如价格联盟类的垄断行为。

3.行政垄断行为主要是指,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三、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1.知识产权的正当行使经营者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反垄断法。

【特别提示】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仍应适用《反垄断法》。

2.农业生产中的联合或协同行为对农业生产者及农村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排除《反垄断法》适用。

3.对于铁路、石油、电信、电网、烟草等重点行业,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国有企业以垄断性经营权。

【特别提示】国有垄断企业从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或者从事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同样应受《反垄断法》的规制。

【例题·多选题】下列行为中,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的有()。

A.农业生产者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运输、储存等经营活动中实施的联合行为B.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外实施的对中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或限制效果的行为C.具有竞争关系的境内企业就固定商品出口价格达成的垄断协议D.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行业的国有企业之间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

选项A属于反垄断法的适用排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适用《反垄断法》,选项B当选。

选项C 是垄断协议的豁免情形。

国有垄断企业从事垄断协议,受《反垄断法》的限制,选项D当选。

四、相关市场界定相关市场界定,是指经营者在一定时期内就特定商品或服务进行竞争的商品范围和地域范围。

1.界定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1)需求替代:需求者对商品之间相互替代的程度。

(2)供给替代:供给增加时,其他供给者进入的可能性。

【特别提示】商品之间的可替代性越髙,它们之间的竞争关系就越强,就越可能属于同一相关市场。

2.相关市场分类【例题·单选题】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界定相关商品市场的基本标准的是()。

A.商品的外形、特性、质量和技术特点等总体特征和用途B.商品的运输成本和运输特征C.商品间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D.商品的使用期限和季节性『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界定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

判断商品之间是否具有竞争关系、是否在同一相关市场的基本标准,是商品间的“较为紧密的相互替代性”。

选项A属于从需求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选项B属于从需求角度界定相关地域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选项D属于界定相关时间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

五、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1.反垄断行政执法(1)反垄断机构采取双层制模式①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特别提示】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并非执法机构,而属于议事协调机构。

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

其办公室设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反垄断执法机构。

③市场监管总局负责反垄断统一执法,直接管辖或者授权有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管辖相关案件。

【特别提示】相关案件包括:a.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以及省级人民政府实施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b.案情较为复杂或者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c.总局认为有必要直接管辖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

④省级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反垄断执法工作,以本机关名义依法作出处理。

⑤经营者集中审查案件的执法权未对省级市场监管部门授权,仍全部保留于中央。

⑥受委托的市场监管部门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实施调查,不得再委托其他行政机关、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调查。

【特别提示】上述考点涉及2020年教材变化,需引起重视。

(2)反垄断调查措施包括对经营者经营场所检查;询问、查阅、复制经营者以及利害关系人等资料;查封、扣押相关证据;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特别提示】①只能查询经营者账户,不能查询利害关系人账户。

②只能查询经营者账户,不能冻结经营者账户。

【例题·多选题】(2019年)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调查涉嫌垄断行为时可以采取的措施的有()。

A.进入被调查经营者的营业场所进行检查B.查询、冻结经营者账户C.复制被调查经营者的有关电子数据D.查封、扣押相关证据『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调查措施。

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涉嫌垄断行为,可以采取下列措施:(1)进入被调查的经营者的营业场所或者其他有关场所进行检查;(2)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3)查阅、复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有关单证、协议、会计账簿、业务函电、电子数据等文件和资料;(4)查封、扣押相关证据;(5)查询经营者的银行账户。

选项B包括“冻结账户”,该说法有误。

(3)经营者承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调查。

这一制度主要适用于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

【特别提示】①经营者承诺是反垄断行政执法中的一种和解制度。

②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核实后,认为构成违法垄断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不再接受经营者提出的中止调查申请。

③涉嫌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等三类严重限制竞争的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不得接受中止调査申请。

④决定中止调査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

经营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书面报告承诺履行情况。

⑤经营者未履行承诺的、作出中止调查决定所依据的事实发生重大变化的以及经营者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恢复调查。

【特别提示】上述考点涉及2020年教材变化,需引起注意。

2.民事诉讼(1)原告资格因垄断行为受到损失以及因合同内容、行业协会的章程等违反反垄断法而发生争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

作为间接购买人的消费者,只要因垄断行为受损,也可以作为垄断民事案件的原告。

(2)民事诉讼与行政执法的关系人民法院受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不以执法机构已对相关垄断行为进行查处为前提。

(3)专家在诉讼中的作用【对比】①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

但专家意见只是作为法官判案的参考依据。

②当事人可以协商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委托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作出市场调查或者经济分析报告。

该市场调查或者经济分析报告,应当视为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是《民事诉讼法》上的一种证据。

【例题·单选题】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

此类说明是()。

A.鉴定意见B.当事人陈述C.证人证言D.法官判案的参考依据『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民事诉讼。

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

专家在法庭上提供的意见不属于证据形式,而是作为法官判案的参考依据。

(4)诉讼时效①因垄断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益受侵害之日起计算。

【特别提示】诉讼时效的中断的规定:a.原告向反垄断执法机构举报被诉垄断行为的,诉讼时效从其举报之日起中断;b.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决定终止调查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上述情形之日起重新计算;c.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后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原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构成垄断行为的处理决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重新计算。

②持续性垄断行为的诉讼时效抗辩。

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已经持续超过2年,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向前推算2年计算。

【例题·单选题】(2019年)下列关于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间接购买该公司产品的消费者,不能作为反垄断民事诉讼的原告B.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具有相应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专门性问题所作说明,属于《民事诉讼法》上的证人证言C.原告起诉时,被诉垄断行为已持续超过2年,被告以诉讼时效抗辩的,损害赔偿应当自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计算D.原告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须以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相关垄断行为违法为前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反垄断民事诉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