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垄断法律制度.ppt

反垄断法律制度.ppt


“方便面涨价风波
• 北京网通被指以户籍区别服务遇反垄断诉讼
• 2008年8月1日,《反垄断法》实施的当天,北京网通 公司就因涉嫌垄断而被起诉。当天上午,在北京工作10 年,户籍在外地的“北京新市民”李方平向北京市朝阳 区法院提交了诉状,起诉北京网通公司利用其垄断地位 违法对预付费用户实行差别待遇。起诉状称,李方平在 北京网通处报装固定电话时,只能接受其格式合同第二 条规定“客户户籍所在地或注册登记地不在北京市的, 客户应按北京网通要求办理相应的担保手续,或者办理 预付费的业务(服务)”。李方平找不到也不愿求具有北京 户籍的市民担保,于是选择“预付费业务”;而一般北 京户籍市民则是办理“后付费业务”。在李方平看来, 二者一字之差,却导致他在北京网通推广的一系列资费 优惠活动中备受不公平待遇。比如,无法享受“亲情1+” 等服务优惠。
商业惯例法律范本 》 • 我国: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
定》 、《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
• 《价格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关于企业兼并的 暂行办法》
• 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内容 • 1993年12月《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 • 2007年8月30日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垄断法》,将于

内容

垄断行为的实施者
禁止或限制性义务
• 包括: 垄断行为的规制者
职权、职责

垄断行为的受害者
救济性权利
• 客体——国家法律予以维护的自由公平竞争秩序
* *二、非法垄断形式
• 根据垄断主体是政府还是经营者可将非法垄断形式 分为两类:经济性垄断与行政性垄断。
**(一)经济性垄断: 1、概念:经济性垄断是指经营者滥用自己的经济优
2008年8月1日起实施。
• 反垄断法姗姗来迟的原因分析:
• 1、认识上的阻力。
• 2、利益的阻挠。
• 3、法律上的冲突。
• (六)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
• ——国家对市场中主体间的垄断与竞争行为进行规制所形成 的社会关系。
• 反垄断法律关系:
• 主体:即依据国家反垄断法享有权利(或职权)和承担义务 (或职责)的当事人。
(三)垄断的分类
1、根据垄断的具体组织形式:短期价格协 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2、根据垄断者占有市场的情况:独占垄断、 寡头垄断和联合垄断。
3、根据垄断的实施主体:经济垄断、国家垄 断、行政垄断。
4、根据垄断产生原因,可分为自然垄断、人 为垄断。
5、根据法律对垄断的态度:非法垄断与合法 垄断。
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通谋等方式,限制、排挤 或阻碍市场正常竞争的行为。
2、特征: A、经济性垄断的实施主体——经营者 B、经济性垄断的主体处于市场经济优势地位 C、采用的方式:滥用经济优势地位或通过限制竞 争协议或经营者集中
D、行为的目的:反竞争性
3、表现类型:
(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A、概述
• ——又称为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指企业获得 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以后,滥用这种地位, 对市场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者排 斥竞争对手的行为。
经济法学(下)课件
——叶晓丹
• 一、反垄断法律制度 •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 三、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 四、广告法律制度 • 五、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六、价格法律制度 • 七、金融法律制度
第一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2007年7月28日中国快餐业联盟召集包括马兰拉面、和合 谷、丽华快餐、大娘水饺等20多家中式快餐企业高层召开行业 性涨价会议
本身违法原则
** 确认原则: 合理原则
(四)垄断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
• 危害性 • 违法性 • 独占或有组织的联合行动 • 经济优势或行政权力 • 限制和排斥了竞争 • *垄断与不正当竞争联系与区别 • 联系: • 区别: • 性质上是否排斥竞争 • 主体条件上是否具有一定经济优势 • 法律态度上是否必然受制裁
• ……
(五)反垄断立法的概况 • 法国《沙波利耶法》 • 现代反垄断法——美国反托拉斯法: • 1890年《谢尔曼法反托拉斯法》、1914年《克莱顿法》和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 欧共体条约第85、86条 • 1980年联合国《一套多边协议的控制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公
平原则与规则》 • 1984年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秘书处 《消除或控制限制性
• 质检总局被诉行政垄断
• 2008年8月1日,在反垄断法实施的第一天,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接到了一纸诉状。 被告者是国家质检总局,原告是北京的4家防伪 企业。原告认为被告在大力推广“中国产品质 量电子监管网”的过程中,使中信国检形成独 家垄断的地位,严重损害防伪行业的公平竞争, 违反了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涉嫌行政垄断。
分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上调,涨幅达10%至15%。毛利润一直在 行业领先的宝洁连续提价,引起了市场的质疑。但广州宝洁有 限公司公关经理表示,此次宝洁提价主要是因为成本快速上涨 的原因,并不涉及其他因素。宝洁方面认为,近年受到成本上 升压迫,利润空间已经收紧,而目前的调价仅是收回部分而非 全部涨价成本。 截至4月30日宝洁2008财年前三季度的财报 显示:销售额同比上涨了8%,净收益同比上涨12%;上一个财 年,销售额上涨12%,净收益上涨的幅度为19%;而2006财年 上述两项指标分别为20%和25%。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近三 年来,宝洁净收益的涨幅一直高于销售额的涨幅。并且在2007、 2008两个财年,宝洁净收益的上涨幅度相对于销售额上涨幅度 的比例来说,均高于2006财年。也就是说,宝洁近两年来的盈 利能力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
•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前提:企业取得特定市 场的支配地位。
• 通用标准:企业的市场份额
市场结构
时间 市场 产品
地域
消费者 替代品
生产者 企业
可否进入生产 主导
消费者 自主选择
份额
• “豆腐摊的垄断经营” • 关键点:是否滥用了该地位。 B、主要表现形式:
a、不正当的价格行为 • 案例:宝洁提价 • 2008年7月21日,宝洁中国启动第二轮提价,对妇婴用品等部
一、概述 **二、非法垄断形式 经济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 *三、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 四、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 五、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处理
一、概述
(一)垄断的利弊分析
(二)何谓“垄断”
——对法律上的垄断所下的定义是指主体违 反法律规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通过排他性控 制,或对市场竞争进行实质性限制,从而妨 碍自由竞争秩序的行为或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