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反垄断法律制度


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融合与发展
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向,且二者不断地 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转向, 渗透与融合: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 渗透与融合: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 导致各国放松对结构的规制, 导致各国放松对结构的规制,而拆分企业 的做法本身导致巨大的社会成本 行为主义立法日益兴盛, 行为主义立法日益兴盛,但结构主义仍有 存在的必要
第十二章 反垄断法律制 度
第一节 垄断的含义
本节主要内容 垄断的界定 垄断的本质
1. 垄断的界定
经济学一般将垄断界定为一种市场结构 经济学一般将垄断界定为一种市场结构(单一或 市场结构( 少数出售者控制着某一产业),比较抽象, ),比较抽象 少数出售者控制着某一产业),比较抽象,内含 效率判断, 效率判断,以客观的眼光来诠释这一经济现象 法学意义上的垄断相对具体而且确定( 法学意义上的垄断相对具体而且确定(概念界定 须有可操作性),内涵价值判断, ),内涵价值判断 须有可操作性),内涵价值判断,具有社会性与 政治性(经济法民主、自由、 政治性(经济法民主、自由、公平都被纳入考量 范围) 范围) 从法律角度界定垄断较为困难, 从法律角度界定垄断较为困难,一般从两个方面 加以界定: 危害性; 加以界定:1、危害性;2、违法性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
本节主要内容 几个基本界限 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反垄断法与相邻法律的关系
1. 几个基本界限
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的协调: 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的协调:当前的中国是否需 要反垄断法?(从韩国的教训中总结经验) ?(从韩国的教训中总结经验 要反垄断法?(从韩国的教训中总结经验) 反垄断法与自然垄断行业: 反垄断法与自然垄断行业: 1、技术与相应管理领域的革新不断削弱自然垄断 行业的自然垄断性,为市场机制的引入、 行业的自然垄断性,为市场机制的引入、多元资 本的进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自然垄断行业“合法垄断”具有的自我强化趋 自然垄断行业“合法垄断” 势,已经成为改革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自然垄断行业的概念和经济学特征
规模经济明显, 规模经济明显,单独一个企业能比多个企业更有 效率提供全部产出的行业 规模经济性:随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或服务 规模经济性:随生产规模扩大, 的成本明显下降 巨额的沉淀成本: 巨额的沉淀成本:资源的专用性导致投资沉淀 生产运营的网络性:产品或服务的提供需要庞大 生产运营的网络性: 的网络 运营对象的公用性和运营目的的公益性 自然垄断的合理性,使其获得法律上的正当性, (自然垄断的合理性,使其获得法律上的正当性, 往往被反垄断法适用除外) 往往被反垄断法适用除外)
两组需要厘清的关系
垄断与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垄断与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 1、垄断组织是垄断的载体和存在方式之一 2、垄断组织中的一部分天然构成垄断(行为) 垄断组织中的一部分天然构成垄断(行为) 3、垄断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合法,但当其存在的状态对社会 垄断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合法, 有相当的弊害时, 有相当的弊害时,转化为垄断 垄断与市场支配地位 1、市场支配地位: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的一种状态,在相 市场支配地位:企业或企业联合组织的一种状态, 关市场上,拥有决定产品产量、 关市场上,拥有决定产品产量、价格和销售等各方面的控 制能力 2、市场支配地位是反垄断法的监督对象,但并非反垄断法 市场支配地位是反垄断法的监督对象, 所要规制的对象
2. 垄断的本质
垄断的消极作用: 垄断的消极作用: 1、经济危害:排除和妨害市场竞争,损害竞争效 经济危害:排除和妨害市场竞争, 最终侵害消费者利益, 率,最终侵害消费者利益,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 2、政治危害:限制、削弱了经济民主,从而损害 政治危害:限制、削弱了经济民主, 政治民主 垄断的积极作用: 垄断的积极作用: 1、降低生产成本 2、刺激垄断企业改进生产技术 3、一定意义上改进资源配置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方式
暴利价格 掠夺性定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掠夺性定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搭售 独家交易 拒绝交易 歧视待遇 瓶颈垄断 强制交易 限制转售价格
我国反垄断法所规定的认定市场 支配地位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第十八条 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 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素: 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 (一)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 争状况; 争状况; (二)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三)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四)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五)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的难易程度; 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六)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1.3 本身违法原则的评判
合理性:1、具有极大的确定性 合理性: 2、节约司法资源 缺陷: 缺陷:1、本身违法的范围受制于法院的不 同解释 2、可能妨碍有益的行为,从而损害 可能妨碍有益的行为, 效率和正义
1.4 合理原则的评判
优点:对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优点:对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具体处理, 有助于恰当掌握适法界限 不足: 不足:1、使企业行为面临不确定性 2、极高的成本 3、复杂的判断
2. 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
经济性垄断:市场竞争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在 经济性垄断:市场竞争主体依靠自身的力量, 竞争活动中实施的,排斥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 竞争活动中实施的,排斥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 其特征在于: 其特征在于: 1、主体要件: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经营主体 主体要件: 2、行为要件:通过各种行为方式 行为要件: 3、结果要件:限制或排斥了自由竞争 结果要件: 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多存在于体制转轨国家
第四节 反垄断法的实体控制制度
本节主要内容 经济性垄断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1. 经济性垄断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 垄断协议行为规制 经营者集中行为规制
1.1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
界定: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支配地位, 界定: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支配地位, 并在一定交易领域实质性地限制竞争、 并在一定交易领域实质性地限制竞争、违背公共 利益的行为 构成要件: 企业拥有市场支配地位; 构成要件:1、企业拥有市场支配地位;2、实施 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3、造成了损害后 果 宗旨 行为方式 认定与制裁
1.2 合理原则的适用
某些对竞争的性质比较模糊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某些对竞争的性质比较模糊的行为是否构成违法, 必须在慎重考察企业行为的意图、 必须在慎重考察企业行为的意图、行为方式以及 行为后果等因素之后,方能做出判断。 行为后果等因素之后,方能做出判断。只有通过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确实证明该行为对竞争造成实质性损 害时,才能认定其构成违法, 害时,才能认定其构成违法,一般需要考虑如下 因素: 因素: 1、行为的目的 2、行为的后果 3、当事人的市场力量
第三节 反垄断法的判断标准
本节主要内容 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 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
1. 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
本身违法的适用 合理原则的适用 本身违法原为已被司法判例确定本身就是 违法的,无需通过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去判断, 违法的,无需通过对其他因素的考虑去判断,其 适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适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 1、准确界定适用本身违法原则的范围和类型,一 准确界定适用本身违法原则的范围和类型, 般主要限定为价格固定、市场划分、 般主要限定为价格固定、市场划分、联合抵制和 搭售等四种情形 2、把握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处理竞争行为的方法: 把握适用本身违法原则处理竞争行为的方法: 不当行为仅因性质和特征就被认为是违法的, 不当行为仅因性质和特征就被认为是违法的,不 再考虑行为的目的、后果、 再考虑行为的目的、后果、当事人的市场能力等 其他因素
关于几种垄断组织的简单介绍
卡特尔:泛指各类限制竞争的协议(可以是各种 卡特尔:泛指各类限制竞争的协议( 类型,如限制价格、区分市场等等) 类型,如限制价格、区分市场等等) 辛迪加:同业者为统一购销而订立协议所形成的 辛迪加: 垄断联合 托拉斯: 托拉斯: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将股票交由一个托 管人持有,托管人为集体利益做出共同决策( 管人持有,托管人为集体利益做出共同决策(以 信托方式掩盖的垄断) 信托方式掩盖的垄断) 康采恩: 康采恩:同一部门或不同部门的大企业围绕其中 最为雄厚的企业所结成的垄断联合
3. 反垄断法与相邻法律的关系之一: 反垄断法与相邻法律的关系之一: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垄断法 对竞争过度进行限制,维 纠正市场主体排斥或限制 对竞争过度进行限制, 护商业伦理和公平竞争 竞争的行为,维护自由竞 竞争的行为, 争的市场结构 不正当竞争行为首先损害 垄断行为首先危及公共利 特定人利益, 特定人利益,反不正当竞 益,反垄断法呈现出强烈 争法呈现出私法色彩 的公法色彩 条款多,包容力强, 维护市场经济的根本机制, 条款多,包容力强, 维护市场经济的根本机制, 是经济宪法 是兜底法
3. 反垄断法与相邻法律的关系之二: 反垄断法与相邻法律的关系之二: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消费者权 益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潜在冲突: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潜在冲突:知识 产权是合法的垄断权, 产权是合法的垄断权,但其合法垄断有一 个限度,超越这个限度, 个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进入到反垄断 法的规制范围
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的协调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而使单位产 品成本降低、 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一种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使用、提高经济效 规模经济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使用、 率的手段和途径, 率的手段和途径,是市场主体以及政府产业政策 追求的目标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生产的集中, 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生产的集中, 进而走向垄断, 进而走向垄断,而垄断则是降低经济效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