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队列研究精品PPT课件

队列研究精品PPT课件

• 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 • 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平行对照parallel control • 总人口对照total population control • 多重对照multiple controls
22
1.内对照
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的人群 作为对照
17
• 观察法 • 实验法 • 数理法
二、研究方法
18
三、研究人群
• 确定研究现场:江苏省海门市—目标人群
– 研究目的、暴露特征 – 代表性 – 可行性:稳定、发病率高、组织管理方便
• 确定研究人群—研究对象
–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未患所研究疾病的 人群
– 根据暴露情况分为
• 暴露人群 • 非暴露人群
• 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已经出现
+
• 无需随访
-
•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暴露情况分组
前瞻性
• 确定研究队列的时间是过去 • 结局在研究开始时可能已经出现,
也可能在将来出现
• 需要随访
13
特点
– 前瞻性:足够的人、财、物力来支持长期工作, 并且所选观察人群相当稳定,可长期随访
– 历史性:足够数量完整可靠的历史记录和档案 资料
5
6
7
暴露exposure
• 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 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 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 与结局有关
– 危险因素:使发病率增加 – 保护因素:使发病率降低
• 根据暴露的普遍性
– 一般暴露:暴露在人群中较常见 – 职业暴露:职业人群中的暴露 – 特殊暴露:较为罕见的暴露
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暴露 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队列),追踪观察(随访) 两组或多组成员的(预期/研究)结局发生情况, 比较各组之间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 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程度的一种 观察性研究方法
3
队列研究结构模式
Cause 暴露
结局
暴露组
研究人群
非暴露组
• 形式
– 根据是否暴露分成暴露组与对照组-定性变量 – 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分级,最低水平的人群作为对照组-
定量变量
• 特点
– 简单易行,可比性好 – 对研究人群的代表性强,对发病率的估计准确 – 可能存在“污染”,即对照组不可避免接受暴露
23
2.外对照/平行对照
– 在暴露组所在的人群之外寻找对照组 – 在职业暴露、特殊暴露中常用 – 免受“污染“ – 注意可比性
Effect
结局发生 结局未发生 结局发生 结局未发生
易感人群
时间间隔
4
队列cohort
• 特定的研究人群组 • 有共同经历或共同状态的一群人
– 根据条件不同
• 出生队列:有相同的出生年代 • 暴露队列:有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群人
– 根据实际进入研究的时间不同
• 固定队列fixed cohort-固定时间/短时期 • 动态队列dynamic cohort-不断退出与随时加入
24
3.总人口对照/一般人群对照
以现成的、整个地区发病或死亡资料为对照, 相当于以全人群作为对照
9
比较
基本思想:如果某因素是某事件发生的影 响因素,暴露人群发生率一定与未暴露人 群有差别
• 比较的范围:未患有研究疾病人群 • 比较的对象:暴露组和未暴露组 • 比较的内容:结局发生情况 • 比较的基础:基线和随访
10
二、特点
– 属于观察法范畴 – 属于分析性研究的范畴
• 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8
结局outcome
• 研究队列中规定的、体现研究因素作用的预期结 果事件
– 终末结局:发病或死亡 – 中间结果:健康状况或生命质量变化
• 通过随访得到,个体一旦出现结局则结束观察 • 一次队列研究可有一个或多个结局
– 一种疾病的多种状态或临床表现 – 多种疾病,提高研究效率
• 定义明确: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
往往相同,可增加其同质性
– 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中罕见的特殊暴露 – 职业暴露人群:某种可疑的职业暴露因素与疾
病或健康的关系
21
(二)非暴露人群/对照组的选择
– 基本原则
• 未暴露于/低水平暴露于研究因素 • 可比性——除暴露因素与暴露组不同外,其它因素
或人口学特征应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或一致
– 对照形式
– 研究疾病自然史-临床、队列研究 – 新药临床实验上市后监测
• 大人群中,用药/不用药人群远期不良事件比较
12
四、类型
• 根据研究对象现在暴露情况分组
• 确定研究队列的时间是现在
• 结局在将来某时刻出现
• 需要随访(follow-up)
+
• 根据研究对象过去暴露情况分组
-
• 确定研究队列的时间是过去
– 因果研究,由因到果
• 前瞻性研究:结局发生前开始研究 • 时间顺序明确 ,因果关联的证实力强
– 研究对象按照暴露与否进行分组
• 计算发病率,比较差异,确证暴露的病因作用
11
三、用途
– 检验病因假设
• 暴露因素与一种疾病的关联 • 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联——一因多果
– 评价预防效果 考查自发预防措施的效果-人群自然实验
– 双向性:满足历史性但需继续随访
14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15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队列研究
16
一、研究目的
检验病因假设,即暴露与疾病间的因果关联
– 提出假设:根据前期描述性研究、病例对照研 究基础上,检验病因假设
• 乙肝病毒感染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 确定研究因素/暴露:乙肝病毒感染 – 确定结局:原发性肝细胞癌死亡
第五章 队列研究
Cohort study
1
第一节 概 述
•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病因
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 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 频率就会下降
2
一、概念与基本原理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 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发生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19
(一)暴露人群
暴露于待研究因素的人群
– 具有暴露:暴露的定义明确
• 暴露水平 • 累计暴露时间 • 暴露方式
– 外部特征的限制:增强针对性及组间可比性
20
暴露人群的选择
– 一般暴露人群:暴露与疾病在人群中均较常见
• 地区性人群中的暴露者作为暴露组 •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便于组织、随访,职业和经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