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
24 血 药 浓 度
T> 时间
()
: Craig ET AL Gerber ET AL
Antibiotics O N
10 9 CONTROL 10 8 10 7 10 6 10
Time Time with Concentrations Below the MIC
Time
PAE
CURED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给药方法
美洛配能(美平)抗菌作用与亚胺培南相似, 不被脱氢肽酶水解。
抗生素应用 内酰氨类
氨曲南(菌克单) 抗菌谱窄,仅对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对假
单胞菌有活性。
Antibiotics MIC
Time with concentrations below the MIC
TIME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壁的通透性更强,和的亲和力更高,对染色体介导和质 粒介导的 -内酰胺酶()耐受性好,杀菌作用更强。 头孢匹罗()与三代头孢菌素比抗菌谱广, 对G(+)球 菌作用强,对某些染色体介导的B内酰胺酶较稳定1/2为 2h,80-90%由肾排出, 头孢克丁()对绿脓杆菌较头孢他定强4-16倍,对大多数 肠杆菌科细菌较三代强,对各种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头霉素类
头孢美唑(先锋美他醇)
对菌及菌有效,对脆弱类杆菌有效,酶稳定性 好,对产的大肠杆菌有效。
头孢西丁
头孢米诺() 头孢拉他()
相当3代头孢菌素
抗生素应用 内酰氨类
碳青霉烯类 伊米配能 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特点:1 对 内酰氨酶十分稳定
2 谱广,作用强,快速杀菌 3 对厌氧菌活性在 内酰氨类中最强
103 102
PAE
101
PAE
CURED
24 血 药 浓 度
T> 时间
抗生素应用氨基糖甙类
特点
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有 强大抗菌活性,部分 品种对绿脓有效
对菌作用差
副作用:耳毒性、肾 毒性、神经肌肉阻滞 作用
代表药物 庆大霉素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依替米星
抗生素应用氟喹诺酮类
特点
对菌、菌、支原体及分枝杆 菌均有效
影响叶酸代谢 磺胺类、异菸肼 乙胺丁醇
阻断核糖体蛋白合成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 红霉素和氯霉素
β内酰胺酶
肽糖层
细胞浆膜层
青霉素结合蛋白
革兰阳性菌的结构
通道
革兰阴性菌的结构
β内酰胺酶
青霉素结合蛋白
细胞壁 肽糖层 细胞膜层
抗生素应用 —— 青霉素类
口服制剂:青霉素V,羟氨苄青霉素——对主 要菌和部分菌有效 注射制剂: 青霉素G:主要针对菌,少数菌有效 苯唑青霉素:主要对产酶的金葡菌有效 氨苄青霉素:对菌菌均有效 氧哌嗪青霉素:对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和厌 氧菌有效,对产酶的葡萄球菌无效 替卡西林:主要对菌有效,对假单胞菌有良好 抗菌活性
抗生素的分类
内酰胺类
利福霉素
青霉素类
磺胺类
环
氨基糖甙类
喹诺酮类
大环内酯类
多肽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内酰胺类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类
头孢一代
头孢二代
头孢三代
•球菌 •部分菌 •部分厌氧菌 •有肾毒性
•菌 一代 •菌>>一代 •对酶的稳定性增强 •肾毒性很弱或无
•菌相当或较弱 •菌›››前两代 •对酶高度稳定 •无肾毒性
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
课程内容
常用抗生素特点及应用 抗生素临床使用原则 抗生素不良反应 常见感染性疾病及治疗
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一. 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阻断细胞壁的合成 B内酰胺类、万古霉素、
杆菌肽
损伤细胞浆膜影响通透性
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和制霉 菌素
核酸 叶酸
核糖体
阻断 的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平 阿糖腺苷、新生霉素 乙胺丁醇 甲硝唑
对大肠杆菌菌耐药率达50% 以上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皮疹、 精神神经反应、关节病变和 肝损害、与茶碱有相互竟争 排泄
嗪、菌必治)
对G(-)杆菌杀菌作用强
头孢唑肟(法洛西)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类
三代头孢 头孢哌酮(先锋必)
头孢他啶(复达欣、 凯复定)
对绿脓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
对其它菌、菌抗菌活性与头 孢噻肟相似
对菌作用不如一代头孢及头 孢噻肟
对绿脓有强大抗菌作用
对不动杆菌作用优于头孢噻 肟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类
四代头孢 头孢吡肟(马斯平)对酶稳定,不易被破坏,对细胞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 类
一代头孢 主要作用于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 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A群溶血性链球 菌、草绿色链球菌、D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作 用。对G-杆菌和球菌如:白喉杆菌作用强; 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杆菌、奈瑟 菌属有中等作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消 化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菌敏感。 头孢唑啉 头胞拉定 80-90%的给药量在6小时内以原 形经尿液排出
A.头孢唑啉
B.头孢唑啉
C.头孢唑啉
2g 小壶入 25%葡糖液100 1h 25%葡糖液500 滴
浓
度
时
间
间隔时间: Q8h Q12h
9-3-9 9-5-1 9-9 (对半衰期长的)
病 死 率
0.4
T>给药间隔 时间
影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因素
1、抗生素的浓度 2、抗生素透过细胞膜的能力 3、对酶作用的抵抗力 4、对靶酶的亲和力
抗生素应用 内酰氨酶抑制剂
内酰氨酶抑制剂与内酰氨类抗生素
安美汀 特美汀 舒氨新 特治星
阿莫西林0.25克 克拉维酸0.125克(2:1) 替卡西林3克 克拉维酸0.1克/0.2克(30:1/30:2) 氨苄西林0.5克 舒巴坦0.25克(2:1) 哌拉西林4克 他唑巴坦0.5克(8:1)
抗生素应用 内酰氨类
抗生素的应用 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棒酸) 抑酶谱广,对革兰阳性球菌 和革兰阴性菌产生的酶菌有抑制作用,对I型 诱导酶的作用差。 舒巴坦(青霉烷砜) 对I型诱导酶无作用,与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体内 过程与氨苄西林相似。 他唑巴坦 半合成的酶抑制剂,抑酶谱广,包 括所有-V型酶和少数I型酶,酶的抑制作用优 于克拉维酸和舒巴坦,体内过程与哌拉西林相 似。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
二代头孢
头孢呋辛(西力新、利福乐) 头孢呋辛酯(西力新片) 头孢克罗(希刻劳)
抗生素应用头孢菌素类
三代头孢
头孢噻肟(凯复隆)
代谢产物对G(+)菌有效 脑膜通透性好
对菌、菌、厌氧菌有作用
头孢地嗪(莫敌) 具免疫调节作用
抗菌谱与头孢噻肟相似,半衰期长达
8小时
头孢曲松(头孢三 脑膜炎时可达到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