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南雄市新城王锦辉中学李荣琼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
c、了解氢气的性质。
d、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模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揭示水的组成有利于学生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b、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元素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难点: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水的组成。
三、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投影仪。
四、课型:新知识课
五、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从总体上看,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提高教学密度、实验的可见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此外,老师要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及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巧妙诱导。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是氢气。
3.水(H2O)
−
−→
−通电
氢气(H2)+氧气(O2)
二、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符号(H2O) 。
三、物质的分类:
单质
纯净物
物质化合物(氧化物)
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