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的组成说课稿课件

水的组成说课稿课件

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说明是氧气。 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火焰颜色呈淡蓝色。
教学过程
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讲解试管2中产 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叫氢气。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以下结论: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 气体叫氢气。简称负氢(父亲)
水的组成说课稿
教材分析
地位:位于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 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的课题1
水的组成
自然界的水
分子和原子 水的净化
爱护水资源
教材分析
作用: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 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 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并在此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结合 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 概念。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
教学过程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氢气H2 、氧气O2、氮气N2、 碳C、磷P、硫S、硅Si、金属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某化某、某酸某,例如水H2O、 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 高锰酸钾KMnO4等)
小结: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 结论:
2.氢气的性质
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A )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
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
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
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B)
A.食盐水 B.水蒸气
C.氢气 D.氧气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当堂检测:
1.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C)
A.氧气 B.蛋白质
C.水 D.脂肪
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C)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教法
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探究
讲解总结
验证实验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学法
探究学习法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
多种感官协同法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耳听、眼看、 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说教法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了解氢气的性质。
(3)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难点
水的电解实验的探究,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是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
反应类型为 分解 反应。
(3)在氢气验纯实验中,说明氢气纯净的现象是_爆_鸣__声__很小
教学过程
比较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 的组成有什么不同。 教师写出氢气(H2) 氧气(O2) 水(H2O),
你能说出以下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 ①铁(Fe) ②铜(Cu) ③过氧化氢(H2O2) ①高 锰酸钾(KMnO4) ⑤四氧化三铁(Fe3O4)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过程
4、讲解总结
提问: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有新物 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有氢气和氧气生成,说明电解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
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 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
教学过程
氢气(H2) 最轻的气体
未来的理想能源
物理性质
(1)无色、无臭气体
(2)难溶于水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比空气小
化学性质
(1)可燃性(淡蓝色火焰)
点燃
氢气+氧气

(2)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爆炸
教学过程
注意: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
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 下,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 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教学过程
实验完毕后,学生回答,得出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 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 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教学过程
3、验证实验
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 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
教学过程
说学法
教学过程
1、 创设学习情景
资料
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个共 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 (亦称质量分数)一般都在60%以上。
成年人
65%~70%
鱼类
70%~80%
水母、藻类
90%以上
香蕉、生菜等
90%以上
教学过程
2、实验探究
水的电解实验
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 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 的体积有何差异
发出尖锐爆鸣声表 明氢气不纯,声音 很小则表示氢气较

练习
(1)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A )
A.2︰1
B.1︰2 C.8︰1 D.1︰8
(2)做电解水的实验时,
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 O2 , 验证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看到复燃 ;
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 H2 ,
验证方法是 将气体点燃,看到淡蓝色火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