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生物圈中的生物类群主要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2、生物圈中的动物有的没有脊柱,有的有脊柱,没有脊柱的动物被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柱的动物被称为脊椎动物。
3、生物学上把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动物归为一类,称为一个动物类群。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主要有腔肠动物(如水螅)、扁形动物(如日本血吸虫)、线形动物(如蛔虫)、环节动物(如蚯蚓)、软体动物(如蜗牛)、节肢动物(如蜜蜂)等;脊椎动物的类群主要有鱼、两栖动物(如青蛙)、爬行动物(如蛇)、鸟、哺乳动物等。
例题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A、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B、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C、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D、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的腔肠动物有海蜇、水母、海葵、珊瑚虫、水螅等。
(1)海蜇:海蜇的身体分为伞部和腕部,伞体隆起呈半球形,上面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
下部是腕部,垂挂许多触手,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
经加工处理,可以食用。
(2)水母:水母身体内主要是水分,含水量可达98%以上。
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就像一顶圆伞在水中漂游。
(3)海葵:海葵身体呈圆柱形,上端是口盘,周围有许多触手。
下端是一个基盘,能紧紧地吸附在海底的礁石上。
不受惊扰时,触手张开像葵花,因此得名。
海葵体表有无数的刺细胞,刺细胞中的刺丝囊中含有带倒刺的刺丝。
海葵的食性很杂,食物包括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甚至鱼类,海葵通过刺细胞将这些动物麻痹后,由触手送入口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4)珊瑚虫:珊瑚虫是一种很微小的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
珊瑚虫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
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在珊瑚虫死后堆积形成珊瑚礁。
例题1: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D)A、海葵B、海蜇C、珊瑚虫D、乌贼2、腔肠动物的代表动物——水螅(1)水螅的生活习性: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以水虱等小动物为食。
(2)水螅的形态结构:水螅形态修长,长约1厘米,身体浅褐色,几乎透明。
身体呈指状(圆筒形),分不出前后、背腹和左右,只能分出有口的一端和与口相对的一端。
口的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只要经过水螅身体的纵轴,就可以将其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型称为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是比较原始而低级的体形,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同时,辐射对称便于水螅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面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的消化: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
内外胚层之间填充着两层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
内胚层细胞围绕成一个空腔,叫消化腔。
消化腔与口相通,吃进去的食物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4)水螅的捕食:水螅体壁的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刺细胞是其中的一种。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最多。
水螅的刺细胞里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时,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将猎物包绕起来,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将其麻痹或杀死,然后经口送入消化腔。
(5)水螅的生殖:水螅有两种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主要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生殖。
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水螅的体壁上会形成许多芽体,芽体慢慢长成小水螅后,就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在食物较少、水温较低时,水螅进行有性生殖。
3、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水母、海蜇、海葵、珊瑚虫、水螅等都属于腔肠动物。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例题1:下列关于腔肠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A、珊瑚虫、海葵、海蜇都是腔肠动物。
B、腔肠动物的身体呈左右对称。
C、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有口进出。
D、腔肠动物的刺细胞主要位于外胚层。
例题2:海蜇、海葵、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依据不包括(B)A、体表有刺细胞B、体壁由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组成C、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D、身体呈辐射对称4、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食用:海蜇经加工处理后可以食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珊瑚礁:①珊瑚礁的形成:珊瑚虫生活过程中会分泌石灰质物质,珊瑚虫死后,这些石灰质物质堆积起来就形成了珊瑚礁。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
②珊瑚礁的作用:珊瑚礁不仅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防,还为海底的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和庇护地。
③珊瑚礁的现状及保护: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珊瑚礁破坏严重,珊瑚虫大量死亡,导致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庇护所。
为了维护生物圈的繁荣和稳定,为了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家园,我们应当爱护、保护这美丽的珊瑚礁。
例题1:下列关于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A、海蜇经加工后可以食用。
B、珊瑚礁可以形成岛屿,加固海防C、珊瑚可以用作建筑材料D、珊瑚虫就是珊瑚。
二、扁形动物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等。
其中涡虫等少数种类营自由生活;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大多数种类营寄生生活,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这些寄生虫的消化器官都很简单,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1)华枝睾吸虫:华枝睾吸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形似瓜子。
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因体内精巢发达,呈树枝状而得名。
华枝睾吸虫通常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中,然后进一步感染草鱼、鲫鱼等淡水鱼以及虾类,人或动物若是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该吸虫的鱼虾,就会被感染。
(2)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个体较小,雌雄虫经常抱在一起。
血吸虫病就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
日本血吸虫的成虫生活在人体内,以吸血为生,雌雄虫交配后产生大量的卵。
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虫(毛蚴),毛蚴侵入钉螺体内,在钉螺体内经过无性生殖,产生大量的尾蚴。
尾蚴自螺体内逸出后进入水中,借尾部摆动,遇到人或动物就会从其皮肤钻入,引发感染。
例题1、下列关于人感染血吸虫病的叙述,正确的是(B)A、与血吸虫病人接触B、血吸虫在感染人之前首先在钉螺内繁殖发育C、由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可以直接感染人D、食用了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虾会感染血吸虫病例题2:(1)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成虫生活在人体内,以吸血为生。
(2)血吸虫在动物类群上属于扁形动物,它的身体呈两侧对称。
(3)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虫卵——→毛蚴——→尾蚴——→成虫(4)请列举出三条防止血吸虫病传播的措施:①管理好粪便,不让粪便污染水源;②消灭钉螺,灭绝血吸虫幼虫繁殖发育的场所;③下水劳动时穿防护靴,不让血吸虫幼虫接触皮肤。
例题3: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途径是(A)A、幼虫经皮肤侵入B、蚊子吸血时传染C、吃了未煮熟的鱼虾D、吃了感染血吸虫虫卵的食物(3)绦虫:绦虫又长又扁,由头、颈和一个由许多节片组成的链条状的身体组成。
绦虫身体的长度并不相同,最短的不到2.5厘米,最长的可达23米以上。
绦虫的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包括人)的肠道中。
绦虫没有消化系统,通过自己的体壁直接从寄主的肠道中吸收已经消化了的食物。
被绦虫感染了的猪肉被称为米猪肉。
人们食用了未经充分煮熟的米猪肉,就会发生绦虫感染。
预防绦虫病,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需要很好的清洗和烹熟食物。
例题1:绦虫等最发达的器官是(C)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生殖器官D、消化器官2、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涡虫(1)涡虫的生活环境:涡虫多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常隐蔽在水底的石块或树叶下面。
(2)涡虫的形态: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体长约1~1.5厘米。
背面微凸,呈褐色;身体前端呈三角形,两侧略突起,称为耳突。
前端背面、耳突内侧有一对黑色可感光的眼点;身体后端稍尖。
腹面扁平,颜色较浅,密生纤毛。
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
(3)涡虫的取食:涡虫的口长在腹面近体后1/3处,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后面连着肠。
咽可以伸出口外。
涡虫主要捕食水中的蠕虫、甲壳类、昆虫等小动物。
涡虫有口无肛门,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扁形动物有了口、咽、肠的器官分化,而腔肠动物只有口和消化腔,说明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
(4)两侧对称体形对动物运动的意义:绝大多数的动物身体都呈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头部)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这样的体形能够使运动更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例题1:下列对涡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B、涡虫吃的食物主要在口中消化C、涡虫生活在淡水中D、涡虫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从口中排出例题2:涡虫眼点的作用是(B)A、观察周围的环境B、感觉光线C、帮助捕食D、交配器官例题3、关于两侧对称体形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两侧对称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B、两侧对称可以分出动物的前后、左右、背腹C、两侧对称的动物前端感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的刺激D、两侧对称的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都属于扁形动物。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例题1: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A)A、都生活在水中B、身体呈两侧对称C、有口无肛门D、身体背腹扁平例题2、下列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D )A、体壁都由三个胚层构成B、身体都可以分出前后、左右和背腹C、两者进化的地位是一样的D、都是有口无肛门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常见的线形动物有蛔虫、钩虫、秀丽隐杆线虫、蛲虫等,其中蛔虫是线形动物的代表动物。
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
线形动物有的营自由生活,有的则营寄生生活,寄生在人体、家畜、家禽和农作物的体内,危害这些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2、蛔虫: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寄生于人的小肠内,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
(1)蛔虫的形态:蛔虫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由肛门。
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
雌虫长约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尾部常卷曲。
(2)蛔虫的体表:蛔虫的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可以防止蛔虫被人体小肠内的消化液等物质侵蚀。
(3)蛔虫的消化管:蛔虫的消化管是连接口和肛门的一个管道,贯穿整个身体,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组成,可以消化小肠中的食糜。
(4)蛔虫的生殖:蛔虫雌雄异体,雌虫稍大于雄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