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摇篮曲勃拉姆斯教学设计

摇篮曲勃拉姆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的这首《摇篮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

它通过强弱拍节奏的起伏,来塑造摇篮摆动的形象。

曲调优美抒情,语气安详平缓,细腻地勾画出一幅母亲对孩子亲切祝福的动人画面,也表达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母爱。

这首歌曲虽为3/4拍,但作曲家巧妙地从第三拍起音,把节奏进行了细致的改变,将节拍的舞曲化性格化为内在的韵律,使音乐更富于徐缓的叙事语气,而适于语义。

学情分析:
从歌曲的主题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爱中的另一个层次,爱分很多种有:博爱、母爱、情爱等,在这其中感受最普通而又伟大的爱-母爱。

让学生从浅显的意识中懂得其中的意义。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3、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二、欣赏与感受1、师弹奏歌曲《世上只有妈妈
好》,学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每当你
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时,你的心情
怎样有什么感受下面请同学来
谈谈自己在唱这首歌的心情和
感受。

师:是的,世上只有妈妈好,只
有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最无私
的。

古今中外许多的艺术家,都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歌颂伟大
的母爱。

刚才我们唱的在这首
《世上只有妈妈好》就是以优美
的旋律来歌颂母爱,下面我们看
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来表现母
爱的。

2、学生欣赏古诗《游子吟》及
图片
师:在我们中国古代,有位诗人,
在他50岁的时候写了一首歌颂
母爱的诗,这首诗脍炙人口,流
传至今,不知你们学过没有有那
位同学能朗诵一下这首诗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

师生共同讨论这首诗的含义和
所要表达的感情。

师:而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
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
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你
们从小到大是母亲含辛茹苦的
把你们带大,同学们想像一下,
你们小时候,躺在摇篮里,母亲
一边哼着摇篮曲,一边哄着你们
睡觉,那是多么温馨甜美,今天
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
的歌曲《摇篮曲》。

回答问题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了《游子吟》。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
生很快进入今天的主题,更
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
氛围中。


三、新课学习1、师弹琴范唱歌曲《摇篮曲》【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把握歌曲风格特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