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无缝线路》考试题库
命题人:鄢世林
一、填空题
1. 高速铁路正线应采用(跨区间)无缝线路,到发线应采用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无缝线路相邻单元轨节之间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 5 )℃。
3. 无缝线路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10 )℃
4. 无缝线路左右股钢轨锁定轨温之差不应大于( 3 )℃。
5.钢轨厂焊应采用(固定闪光)焊。
6.钢轨现场焊应优先采用(移动闪光)焊。
7.道岔内接头及道岔、调节器两端接头及断轨处理可采用(铝热)焊。
8. 无缝线路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钢轨支承位置不宜小于( 100 )mm。
9. 胶接绝缘接头宜采用现场胶接,胶接时插入钢轨长度不应短于20m。
困难条件下,道岔间因胶接插入钢轨长度不得短于( 12.5 )m。
10. 无缝线路维修管理应以一次锁定的(轨条)为管理单元。
11.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前后( 200 )m线路为管理单元。
12. 可采用钢轨应力检测仪等检测设备测量无缝线路(锁
定轨温)
13. 应做好无缝线路钢轨位移观测,位移观测可采用仪器观测或弦线测量。
累计位移量出现异常时,即锁定轨温变化超过( 5 )℃,工务段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4. 应加强隧道口前后( 100 )m线路检查,采取措施防止线路出现碎弯。
15.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每隔5~10m将长轨条搁置在(滚筒)上,并辅助反复撞轨,
15.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若为提高(锁定轨温)而放散应力,则应在长轨条一端或两端使用钢轨液压拉伸器张拉钢轨,并辅助撞轨。
16. 应力放散后,及时将应力放散日期、时间、放散轨温、重新锁定的轨温记入(技术档案),并及时重设纵向位移观测标记。
17. 短隧道内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与相邻单元轨节的锁
定轨温应( 一致 )。
18.长大隧道内距洞口( 200 )m范围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宜与洞外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一致。
19. 在跨度超过40m的桥梁,宜在梁端( 5~20 )m范围设置小阻力扣件。
20. 当线路连续出现碎弯并有( 胀轨 )迹象时,必须加强巡查或派专人监视,观测轨温和线路方向的变化。
若碎弯继
续扩大,应设置慢行信号防护,进行紧急处理。
21. 无缝线路位移观测桩应预先埋设牢固,或设置在线路两侧的(固定构筑物)上
二、判断及改错题
1. 无缝线路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轨缝绝缘端板距钢轨支承位置不应小于100 mm。
(╳)答:“应”改为“宜”。
2. 位移观测桩必须设置牢固,在轨条就位或轨条拉伸到位后,应立即进行标记。
标记应明显、耐久、可靠。
(√)
3.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施工前,应制订施工计划及安全措施,组织人力,备齐料具,充分作好施工准备。
(√)
4. 在应力放散的钢轨范围内扣件应部分拆除。
(╳)
答:“部分”改为“全部”。
5.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时,若为提高温度力而放散应力,则应在长轨条一端或两端使用钢轨液压拉伸器张拉钢轨,并辅助撞轨。
(╳)
答:“温度力”改为“锁定轨温”
6. 无缝线路放散应力应达到彻底、准确和均匀( √)
7无缝道岔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铺设和锁定,无缝道岔同无缝线路一样应进行应力放散。
(╳)
答:无缝道岔不应进行应力放散。
8.设计跨区间无缝线路时,在同一跨梁上宜采用同一扣件
类型。
(√)
9. 调节器可以设置在曲线地段,但不得与竖曲线重叠。
(╳)
答:调节器应设置在直线地段,且不得与竖曲线重叠。
10. 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应只设一组钢轨伸缩调节器。
(╳)答: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应少设、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
三、选择题
1. 高速铁路正线应采用( C )无缝线路,到发线应采
用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A、闭塞分区
B、单区间
C、跨区间
D、
固定区
2. 钢轨厂焊应采用( A )。
A、固定闪光焊
B、移动闪光焊
C、铝热焊
D、气压焊
3.钢轨现场焊应优先采用( B )。
A、固定闪光焊
B、移动闪光焊
C、铝热焊
D、气压焊
7.道岔内接头及道岔、调节器两端接头及断轨处理可采用( C )。
A、固定闪光焊
B、移动闪光焊
C、铝热焊
D、气压焊
8.无缝线路左右两股钢轨绝缘接头应相对铺设,且绝缘接头
轨缝绝缘端板距钢轨支承位置不宜小于( D )mm。
A、6.25
B、20
C、 26
D、100
9.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应每隔( D )m应作位移观测标记。
A、10~20
B、40~50
C、30~40
D、50~100 10.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应少设、不设钢轨伸缩调节器。
当需要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时,钢轨伸缩调节器的类型、数量、位置应通过( A )确定。
A、计算
B、比选
C、测量
D、扣件
11. 跨区间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按单元轨节等距离设置位移观测桩,且桩间距离不宜大于( C )m。
A、 100
B、200
C、500
D、1000
12. 无缝线路单元轨节始、终端左右股钢轨接头相错量不应大于( D )mm。
A、20
B、30
C、50
D、100
13. 无缝线路工地焊接接头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
段以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段范围内,并距离桥台边墙和桥墩不应小于( B )m。
A、 1
B、2
C、3
D、5
四、简答题
1.写出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计算公式,并注明式中符
号代表的意义。
答:
max min e k 2
T T T T +=±∆ 式中 k T ∆-设计锁定轨温修正值,一般取0~5℃。
max T -最高轨温,取历年最高气温加20℃;
min T -最低轨温,取历年最低气温。
2.无缝道岔如何设置观测桩?
无缝道岔宜分别在岔头、岔尾、尖轨跟端(或限位器处)分别设置一组位移观测桩,18号以上的大号码道岔宜在心轨处加设一组位移观测桩。
五、 问答题
1. 无缝线路钢轨位移观测桩设置有何要求?
(1)钢轨位移观测桩必须预先埋设牢固,均匀布置,桥梁地段应在固定支座上方设置。
(2) 区间无缝线路钢轨位移观测桩间距不应大于
500m 。
(3)道岔及其前后设置7对钢轨位移观测桩:岔头焊缝、限位器(或间隔铁)、岔尾焊缝(含直、曲股)、道岔前后50m 和200m 处。
岔区道岔间距大于50m 时设一对钢轨
位移观测桩。
(4)调节器及其前后设置6对钢轨位移观测桩:基本轨前端、尖轨
跟端、调节器前后50m和200m处。
2.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出现哪些情况时,应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
答:(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
(2)锁定轨温不明、不准确。
(3)两相邻单元轨条锁定轨温差超过5℃,或左右股轨条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3℃,或同一区间单元轨条最高、最低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
(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轨条产生不正常伸缩。
(5)出现严重不均匀位移。
(6)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
(7)通过位移观测或测试分析,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
3.桥上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有哪些技术要求?
(1)按设计要求,保持扣件布置方式和扣件紧固程度。
(2)高温和低温季节,应加强连续梁活动端或桥台附近线路状态的检查,防止碎弯和断轨,检查时间由铁路局规定。
(3)温度跨度等于或大于40m时,应加强梁端附近线路状态的检查,检查时间由铁路局规定。
4.无缝线路钢轨焊接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轨焊接》
(TB/T 1632)的规定。
请将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值填入表中。
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标准(mm/1m)
注:1 “轨顶面”一行中符号“+”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轨顶基面;
2 “轨头内侧工作面”一行中符号“+”表示凹进;
3 “轨底面”一行中符号“+”表示凸出。
答案:。